■本报记者 张晓鸣
距离发车还有15分钟,公交车内没开空调,温度高达35℃。此时,是选择继续站在车内忍受高温,还是干脆打辆“黑车”,随到随走?
从16号线鹤沙航城站上车,只要两站就能到罗山路站换乘11号线,四站能到龙阳路换乘2号线。然而,你却发现,在早高峰远眺鹤沙航城站的站台容易,要挤上站台,或许还需要在烈日下排队半个小时。
最近上海连日高温,骄阳酷暑之下选择公共交通出行的市民的最大心愿就是:脚下少走一步,阴凉再多一片。不过,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最后一公里”总还是差了一口气。
社区巴士不够用
地铁1号线,共富新村站。昨天晚上6点,记者在该站2号口公交枢纽处看到,一辆1602路在等候发车,所有的座位已经坐满,有十多位乘客只能站在过道上。此时,发车时间显示为18时17分。
因为车辆没有发动,所以车内没有开启空调,车内温度计显示为35℃。记者看到,乘客脸颊、脖子上都是汗水,大家都在用广告纸甚至公交卡扇风。而站立在过道上的乘客,因为彼此紧挨着,更是满头大汗。一位女乘客告诉记者,她准备在水产西路大黄馨园下车,“车内很热,但是挤不上这一辆车就要再等好久,只能提前先到车上等待。”18时10分,车辆已经完全被乘客塞满,有的乘客甚至在公交车的上车台阶处站立等候,但没有人愿意下车等。在车外,已经有十几位乘客在排队等候下一班车。
18时55分,记者返回共富新村站,此时站台共有3辆1602路。第一辆车已经挤满乘客,第二辆车只剩一点点站立的空间,乘客大多只能选择第三辆车。19时,第一辆等候的1602路发动,此时站牌显示第二辆车的发车时间为19时15分,以此类推,第三辆车的发车时间要到19时30分。
无奈之下,一些乘客只能选择“黑车”。在记者观察的5分钟内,有大约十辆面包车和一辆私家车载满客人离开。据了解,“黑车”的价格为每人2元,比1602路1元车费略贵,但要方便许多。
地铁站外排长队
从小区到地铁不方便,可更让人郁闷的是,到了地铁站门口还要排长队。最近,许多市民反映16号线一些站点限流导致排队现象严重,等待时间过长。
此前,微博上一度传出16号线鹤沙航城站“排队排到四条马路外”。对于刚刚开始的高温日,很多乘客忧心忡忡。有乘客表示,酷暑天坐16号线犹如挂专家门诊号一样累;也有乘客担心如果排队中暑怎么办。
对此,地铁运营方介绍,鹤沙航城站早高峰客流在5000人次左右。经过运营方的努力,早高峰站外马路排队的队伍有所缩短,比以前减少了一半。
据了解,自从运营方采取设置站区候车遮阳棚、安装大电扇、引导乘客到站厅候车、准备防暑降温物品等措施后,鹤沙航城站排队情况有所好转,“一般情况下,早高峰在站外露天排队的时间在20分钟到半小时之间,而且队伍始终在移动。”地铁运营方一位负责人描述。
不过,网友“梦的味道920”昨天反映,早上7时10分就到了车站,却发现蛇形通道里已经绕来绕去排了好多人,“旁边有喷雾机,但还没使用。”此外,在马路上设立遮阳棚,由于涉及到多个部门和安全评估,目前还没有实施。
线路设计是细活
对于市民在公共交通“最后一公里”中遇到的各种困惑,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陈小鸿教授向记者表示,还是要通过多种方式来配套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在根据需求制定好规划的同时,更要做好规划的落地。
以16号线为例,全线存在运能和客流在早晚高峰期间不对称的客观矛盾,治本的方法还在于加快“三改六”等运能调整。但是,陈小鸿也提出,在制定规划的时候,应该对客流量有更加科学的预测;在制定限流措施的同时,相关便民的配套更应该想在前面,而不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对于轨道、公交、社区巴士“三网融合”,陈小鸿表示,公交线路的设计是细活儿,需要根据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仔细设计,包括公交巴士的车型、走向、线路、发车频率等。比如:最初的社区巴士,早晚高峰时,乘车的人很多,但当中一段时间乘客很少。于是,公交公司减少运行车辆。但车辆减少之后,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发车间隔时间拉长,导致乘车的人越来越少,或不得不选择乘坐“黑车”。如此恶性循环,百姓出行仍不便利。
此外,陈小鸿还建议在轨道交通建设的同时,优化步行环境。“如果从地铁出来走的都是林荫大道,那么即便走上500米,我们也不会抱怨,”陈小鸿说,“而如果头上顶着大太阳,脚下路面坑洼不平,就算只有50米,我们也不满意。”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