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办的爱心暑托班名难报,社会上的暑托班质量难判断,如何给孩子创造一个丰富安全的暑假?位于浦东唐镇保利金爵社区的白领们吹响集结号,创办了社区互助亲子圈和社区教室,解决了自己和邻居孩子们的暑期托管问题。不过,这样依靠家长自愿组织起来的暑托班比较松散,随着自己孩子年龄增长、需求改变,往往最多坚持两三年,难免风流云散。
小区家长中“卧虎藏龙”
每天早晨8点半,李志刚会和5岁的儿子一起走出唐镇保利金爵社区。他先把儿子送进小区斜对面的乐拼社区教室,目送孩子与小伙伴们“打成一片”后,再安心离去上班。在这里,汇聚了社区里100多个孩子,他们一起学习艺术、学科类的各种课程,度过暑假。
与众不同的是,乐拼社区教室的创办者,是金爵社区里的8个80后白领,李志刚就是其中之一。
创办暑托班源于自身的需求,李志刚称,尽管不少公立幼儿园会设置暑托班,但私下里,老师都会“劝”家长把孩子领回去。市面上的暑托班质量良莠不齐,且大多针对小学生,想要找到符合自家孩子成长规律的暑托班并不容易。
乐拼社区教室的创办,依托的是小区里白领们发起的“互助亲子圈”。3年前,同在社区居住的白领妈妈张雪意识到3岁的儿子缺少一起玩的小伙伴,便利用家长资源,为高楼里的孩子们找“发小”。去郊区远足、设置兴趣课程、集体过生日、举办小型运动会……借助平台,小区里每周都有热闹的活动,前后吸引了几百个家庭融入其中。
起初,为了让孩子们不仅能够一起娱乐玩耍,还能学到有趣的知识,社区白领的家长们各展所长,自己设计起了课程。发起者之一何瑜回忆说,比如想教孩子们学英语,几个家长会凑到一起研究教案、反复确认修改。
张雪发现,小区家长中“卧虎藏龙”,凭借工作的资源和自身爱好,就能开发出不少有趣的活动内容:从事中医的家长给孩子们开设了幼儿健康讲座,还接受小区里的义务问诊;从事行政业务工作的家长,三不五时地组织起团购水果的活动;还有在大学期间当过足球队队长的爸爸,自告奋勇当起了孩子们的足球教练……
家长自发设计遴选课程
今年春节后,几位发起人在小区周边租赁了一块有4个教室的场地,取名为乐拼社区教室。除了延续平日互助亲子圈的活动,还自助解决起了小区里幼儿园年龄段孩子的暑托问题。
随着孩子逐渐增多,李志刚意识到,随机课程已经不能满足孩子们的需求,便开始与市场上的培训机构合作,把优质的课程“带回来”。
因为是从自身需求出发,李志刚和创立者在遴选课程的时候格外严格——一般是根据孩子成长规律,先划定适宜的课程范围,并有针对性寻找愿意与社区进行合作、且师资课程质量都有保证的教育机构。李志刚举例说,例如3岁的时候是孩子语言发展期,社区里的家长们商量,要开设英语课程,促进小朋友的语言发展。几经调研,李志刚在市场上寻到了一家起源于日本的英语培训机构,将其课程引进社区课堂。
课程设计还要注重课程内容和质量。在这里,孩子们最喜欢的课程之一是乐高课。“乐高团队的负责人是中科大少年班毕业的一位博士,他们前期课程准备精心,对孩子引导耐心,对课堂表现还能进行总结。”在李志刚看来,拼搭乐高的过程可以锻炼孩子扩展空间能力和思维能力,并培养孩子们的团队精神,这些与家长们的教育理念保持一致。
若需求没了,暑托班还有吗
社区白领互助自创暑托班的模式能否复制?对此,张雪坦言,表面上互助模式热闹方便,但想坚持下来并非易事。“总结下来,办好这个事首先是发起的家长们孩子年龄相近、需求趋同,且教育理念接近。”
李志刚认为,让暑托班和亲子圈平台维持到现在的原因,也在于家长核心团队都充满热情、分工明确。创建初期,张雪负责总体策划、小区里彤彤妈妈负责活动落实、奕铭爸爸负责微博互动,其他几位家长负责资料归档、小区宣传和财务管理等,还有很多家长担任志愿者。“大部分家长都是上班族,处理乐拼社区教室的事务,只能占用自己的业余休息时间,需要有足够的责任心才行。”
乐拼社区教室的运营并非一帆风顺,例如寻找课程和师资的过程就破费周折。李志刚举例说,“原本想在社区教室开设钢琴课程,但苦于社区教室比较远,且公益运营的性质导致我们不会付更高的学费给老师,苦苦找寻了3年,也没有一个钢琴教师愿意来授课。”除了课程教师,乐拼社区教室还需要聘请大学生志愿者协助管理,或是部分家庭的老人帮忙一起看护。
这个暑假过去后,几名创始人的孩子都到了上小学的年纪,也有人陆陆续续搬出了社区。当交友、托管的需求没有了,亲子互动圈和乐拼社区教室还会继续存在吗?李志刚说:会延续,但如何运营和转型,这是个问题。
文汇报记者 张鹏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