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剁手族”里未成年人所占的比例正在上升。日前,黄浦区检察院的检察官在调查中发现,未成年人涉网型被侵案件中,因网购引发的刑事案件不在少数,受骗上当的未成年人往往会暴露出经验的盲区,对产品不了解,对渠道不清楚,对于交易的常识更是一无所知,一旦权利受到侵害,甚至都不知道如何维权。值得引起重视的是,少年“网呆”现象背后,未成年人之间对物质的攀比心与炫富心已日益向成人社会靠拢。
初中生急购新车就为“晒”
几个月前,初中生小光在某知名信息类网站上看到一则个人卖二手自行车的广告,某品牌推出了一个新款的越野型山地车,九五成新,仅售1880元,小光是个运动族,平常也喜欢炫耀装备,于是毫不犹豫地拨通了网站上留下的手机。
对方是一个声音甜美的女性,称车子是刚买的,因为觉得不适合自己骑,所以无奈割爱。自感已在经济上占了大便宜的小光,听着女子温婉的陈述,心里更是萌生出一丝好感,不仅一口答应先往对方账户里汇500元作为定金,还约定在人民广场碰头交易。
到了指定地点后,小光却发现人没来,突然接到来电,对方称车已在路上,再要通过银行支付600元,思车心切的小光便迷迷糊糊地就近找了银行又汇了一笔钱,钱还没打完,该女子电话接踵而至,说网上又有人要了,叫他再打300元,车子就确定给他。一个又一个电话并未令小光产生疑惑,反而激发出小光势在必得的冲动,凭着春节时的压岁钱,他也终于可以“潇洒”一把。直到1400元全汇掉,再打对方电话时,小光才发现中招了。
犯罪嫌疑人曾某、李某夫妻不日到案,据他们交代,这对骗子“鸳鸯”在近一个多月来已成功欺骗了5名被害人,最高一笔达6500元,而其中有4人还不满18岁。当他们被检察官问到为何选择摩托车、自行车这类物品作为诱饵,回答主要是发现青少年很热衷攀比好车,口袋里又没多少钱,因此利用了这种虚荣又想占便宜的心理。而选择让年轻的妻子作“公关小姐”,也是增强诈骗电话的亲和力和吸引力,因为一般买车的都是男孩。
检察官:错不在网络在人心
根据检察机关对近几年办理的案件统计,未成年人涉网型被侵害案件,主要体现为网络购物被骗、网络交友被骗、网络赌博、网络色情、在网吧中被敲诈,以网络为媒介或因网络而起的犯罪数量和被害数量也在增加,且形式更加多样化。一些未成年人,有的因网络聊天、网络游戏引发“流血事件”,有的因“网恋”遭受欺骗导致被奸淫,有的在上网过程中或出入网吧时被劫取或索要财物,亦有不法分子以网络为工具对未成年人实施犯罪。据了解,这些案件中不少集中在假期特别是暑期,究其原因,往往是由于假期内孩子疏于监管,有大把的时间可以上网消遣,并可放飞心情、走出家门,实现其在网上“未尽的梦想”。
由此检察官也提出自己的见解,青少年涉网型被侵害事件的关键不在于网络,更不在于暑假,而在人心。对此,单纯的“严加管控”并不是最好的途径,一方面网络化趋势乃历史潮流,一方面也压制了孩子正常的娱乐需求,但如果我们从青少年的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入手,网络非但不会成为“拦路虎”,有时甚至可能成为孩子社会化、成熟化的“催化剂”。
[国外经验]
定期组织社会活动不让孩子做“网呆”
在美国,一般公立学校的中小学有几个星期的暑期活动,暑假之前老师会在家长会详细分析孩子的长处以及暑期活动当中可能需要注意的地方,然后孩子就会去参加适合他们的夏令营活动。夏令营大多数非盈利,由学校和社区的专业人员负责组织。主题则较多样,比如橄榄球、登山、探险,也有一些孩子会去参观警察局、消防队。此外,当社区义工也是美国学生热衷的实践活动之一。假期里很多社区都可以看到在当义工的学生,他们会帮助社区打扫卫生,去医院去照顾病人,到动物庇护所去照顾小动物等等,也常会有学生在当地的一些收容中心照顾无家可归的人,或用油漆粉刷建筑物。这些也都作为美国大学录取学生时重要的参考依据。
在澳大利亚,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都会鼓励孩子们去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学校每年都会通过网络,发布一些社会调查报告需要孩子们去完成。比如在悉尼的唐人街,中午经常会看到学校老师带着孩子们在街上到处转悠,每个孩子手里拿一块小板记录他们发现的中国元素。这种集体出行开展社会调查,在澳大利亚非常流行,每年学校都会组织。孩子们可以把这作为一次外出的郊游,更是一次更好了解社会的机会,随后再通过网络查阅资料完成调研。
其实说了这些,关键还是引发一系列思考。我们的教育制度究竟需要反思什么,是断然将网络与课本知识割裂开,还是把“网络猛于虎”的观念灌输于教育?国外的孩子们也上网,但他们大多不把网络视为自己生活的全部乃至精神的寄托,而是更多作为联系现实世界的一种有效工具。青少年既要有独立、自由以及与其他成人平等的权利,同时也要承担自主与自我负责的责任。暑期实践,关键是了解社会各层面的生活现状,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通过实践来培养社会经验,像小光这样的“网呆”就会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