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前用于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的实验装置的复原品。
本报记者 许琦敏摄
昨天,“纪念人工全合成结晶牛胰岛素50周年展”在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化与细胞所开展。多位当年参与合成工作的老科学家前去观展,已近耄耋之年的他们对中国科研的年轻一代提出了期待:最前沿的科学,永远要靠年轻人去完成;而敢想敢做、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在任何时候都必须得到传承。
进入合成牛胰岛素的科研团队时,陈常庆只有24岁,刚刚研究生毕业。他回忆,当时整个团队非常年轻,领导项目的邹承鲁、钮经义等后来人们眼中的大师,当年也只有30多岁,而下面的科研团队更是由20多岁的年轻人组成,技术员里还有不少中学生。简陋的设备、年轻的团队,最后这个项目能够取得成功,最关键的就是有好的科学想法,有敢于挑战“不可能”的勇气。陈常庆说,无论仪器先进与否,最好的科学想法,永远是做出杰出科研工作的灵魂。
作为一项基础研究,人工合成牛胰岛素曾非常接近诺贝尔奖,已被人们熟知,可它所带来的产业化价值,却并不太受关注。其实,在完成这项科研的同时,该科研团队还完成了催产素的人工合成,并实现了产业化,一直使用至今。
当年,刘逸云正是为催产素产业化奔忙的科研人员之一。“从实验室几克的合成量,放大到工厂公斤级的生产规模,其中生产环节的摸索,都靠科研人员来完成。”她回忆起这段历史,依旧充满激情,“我们不仅跑工厂,还要跑医院,与临床医生沟通——从1967年开始,只用了一年多时间,就在工厂实现了生产。”
50年前的基础研究,尚且对推动产业化如此全力以赴,为何50年后的今天,科研成果产业化却会出现这么多难题?刘逸云说,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对单一项目而言,只要对社会有用,就可全力推动,看上去力度是很大,但它并不适合全面开花、各种要素通过自由组合而实现效益最优。
不过,当年科学家那种从不抱怨、不怕任何困难的劲头,却值得现在的年轻科学家们学习。合成牛胰岛素工作需要大量试剂,当时国内这方面几乎一片空白,为此他们专门成立了东风试剂厂,自己尝试研制生产各种试剂,最终发展起了我国自己的试剂产业,这也是合成牛胰岛素的一大产业化成果。
当时,我国著名有机化学家汪猷在主持合成工作时,坚持每一步都必须严谨仔细。当年参与合成工作的陆熙炎院士回忆,当时汪猷坚持,每个多肽合成都必须经过元素分析的检验,尽管检验很费时,但他每一步都不肯放松。“对的不一定对,不对的一定不对”——汪先生的这句名言,直到现在还在有机所被沿用。它的意思是,元素分析的检验下来如果结果不对,就一定要返工检查问题在哪里,即使通过了元素分析检验,也需要别的实验来验证多肽合成是否正确。
“当我们在实验室里指导学生的时候,感到他们最缺的就是科学精神,而这种科学精神恰恰是合成牛胰岛素工作中,最为突出的亮点。”生化与细胞所所长刘小龙说,“胰岛素精神”可能是50年后最值得我们纪念的。
文汇报记者 许琦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