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出租车行业三大矛盾
本报记者深入实际的走访调查,体会到了上海出租汽车行业的纠结和无奈。在千头万绪的矛盾中,抓住主要矛盾或许是求解的捷径。
[矛盾一] 供需之争:打车难
普通市民最初的需求其实很简单:在我需要的时候,能有辆车。近几年愈演愈烈的“打车难”,正是专车出现的最初土壤。
打 车真的难吗?从数据上看是的。上海市交通委运管处副处长马斐介绍,出租车与人口之间的配比,国家建设部曾在参考全球行业状况后,具体规定为每万人60辆左 右。于是,上海2000年后参照这一标准设置了出租车的总量控制,但问题是,此后却很少随着上海常住人口增加相应增加。
“市场的供与需,永远是一对矛盾,其实争论双方在两点上已有共识,一是城市需要发展公共交通,二是要明确出租车应满足哪些需求,想清楚这两点,下一步的改革才会有的放矢。”一位业内专家说。
[矛盾二] 管理之争:“份子钱”的暴利
从2014年下半年起,专车出行在中国许多城市几乎一夜间风生水起。但在另一边,许多城市的交通管理部门,却屡屡将专车视作“黑车”,属于应打击范畴。
抛开技术因素“外衣”,出租车与专车,合法与非法之间的界限,核心就在于管理运营模式的根本迥异。
公司化管理有其好处,比如对司机的整体管理、消费者的投诉、城市重大事件时的交通保障处理都更有效率,但也存在这一个近年来饱受诟病的话题:“份子钱”。一直以来,出租车司机缴纳的“份子钱”被指责过高,是让出租车公司躺着也挣钱的“暴利”。
与之相比,专车则显得“轻松得多”。这样的模式,更具市场化、更高效,但也有专车司机背景不明,甚至有犯罪记录等弊端。
[矛盾三] 效应之争:专车激化出租车矛盾
不少受访者都承认,即使没有专车,出租车也到了必须改革的时候。群众对打车难、出门拥堵、绕路宰客、乘车脏乱差等各种出行之苦和不满,似乎借助着“新势力”的出现,进行了一次总爆发。
优步CEO卡兰尼克(TravisKalanick)说:“成为众矢之的的出租车行业先锋并不好受。几十年来出租车行业改革条件已成熟,但只有科技才让改革成为现实。”抛开专车带来的效应,“我们可以肯定的是,专车的出现已进一步激化了原有出租车市场的矛盾,并势必会大大加速改革的步伐”。经济学家黄少卿说。
关于上海TAXI未来,他们有话说
出租车司机
一天机器人,一天植物人,期盼改变
出租车公司
越是没人开车,服务质量就越差
专车司机
不过闲来开开,“名份”有点糊涂
政府声音
改革,离不开政府的推动和引导。对于上海出租车行业的现状和未来,上海市交通委主任孙建平有话说——
●上海的出租车供需矛盾是潮汐式的,在早晚高峰时段或特殊气候条件下处于“供不应求”状态,而在平峰时段,有不少出租车是空车行驶。
因此,出租车不能按高峰需求配置,而只能按照平峰配置,当出租车高峰里程利用率高于70%,就会出现驾驶员“挑客”现象;当里程利用率低于60%,则会出现部分驾驶员在平峰时段就会没活干。
●改革的前提是转变定位。出租车过去定位于“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轨交运营里程的逐步增加,慢慢会变成“公共交通的补充部分”,而未来到 2020年,当轨交运营里程达到800公里时,出租车定位必将是“满足个性化需求的交通工具”;而专车则是出租车的组成部分,是对顶灯出租车的一种补充。
●专车肯定要和出租车“错位服务”,车子要好一点,价格要贵一点,服务要多一些。至于专车的车从哪儿来,有两种途径,一方面可将租赁公司的车辆放开,另一方面可以将专业打车平台视为企业,关键是在这一平台上注册登记的车辆必须具备一系列要素。
“比如说,为了安全问题,它应该买第三方承约人责任险;它有经营收入,应该按照有关法律规定进行纳税;乘客认为它的服务有问题,要有处理投诉的机制。”
市交通部门正在与几大第三方打车软件平台完善方案,但在现行法律框架下,对不符合专车标准的非运营车辆还是要坚决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