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龙全(左)设计的宠物粪便回收袋的自取箱已推广至周边小区,为社区养宠物的居民提供了便利。 袁婧 摄
两年前,不文明养宠成了耀江花园的一大困扰,狗狗不听话随地大小便,主人们也没有收集意识,小区保洁人员成了“屎壳郎”,无宠物业主们则集体发声:这个小区脏到离谱。
对于这一小区通病,小区所属的半淞园街道特意下拨一笔资金,让居委会买“便便收集袋”挨家挨户送上门,林龙全转念一想,居民意识很难迅速转变,还不如在绿化周边设立固定的宠物便便箱,居民遛狗时,可从里面抽出垃圾袋,方便捡拾小狗排泄物。
今年,这一绘有卡通形象的宠物“便便箱”在整个黄浦区推广,区内十个街道119个小区及部分公共绿地用上了林龙全的创意,耀江花园的林书记一下子“火”了。街道领导说他有办法,小区保洁人员再也不会“中招”,居民们则为焕然一新的小区环境“点赞”。
处理难事过程中,慢慢变成“百科全书”
“耀江居委会下辖九个小区,刚来的时候骑上自行车兜一圈,没有半天工夫回不来。”2009年,林龙全刚来时,小区规模之大是他印象最深的。与2906户居民相对应的居委会团队,却只有12人,工作状态经常是“5+2”和“白+黑”。当时家住普陀区的林龙全,经常一个电话就骑助动车赶回来,一个来回就是3小时。
“想偷懒,根本不可能,”为了加快效率,林龙全把在四层阁楼的办公桌挪到居委会门口,成了名副其实的“大堂经理”。他提出,要像“田里的土豆一样”深入群众,弥补社区工作的“死角”。
几年忙下来,林龙全原本一头乌黑的头发也慢慢变白,牙齿掉了几颗。居民区比他年长的老人见到林龙全,都让他当心身体。他自己也在发愁,这样夜以继日恐怕不是个事儿,社区工作也是要讲可持续发展的,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和机制?
团结能人能办大事,团结好人来做好事
2012年10月,新一届耀江花园小区业主委员会完成换届。13个委员中中共党员有7名,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8位,55岁以下的9个。看到居民们选出这些颇具热情和干劲的委员,最开心的就数林龙全了。能否让业委会发挥更大作用?林书记满怀期待和希望。
令人始料未及的是,这些业委会“新人”虽然学历高,但“怎么当委员”却成了难迈的第一道“坎”。
何不让业委会主任们相互学习,建立平台呢?耀江社区下辖九个自然小区,有九个业委会,林龙全设想把这些业委会联合起来。2013年4月25日,业委会主任联谊会正式成立。
耀江花园小区业主委员会主任裴建国是复旦大学毕业生,上任后面对的第一道难题就是小区停车难。当时,由于原物业不作为,小区内乱停车成了一大困扰,有时连救护车都开不进来。业委会主任联谊会平台上,大家纷纷支招。业委会与家家户户沟通,把道路上乱停放的私家车迁移到一路之隔的世博停车场。
“居民小区业委会是一个非职业化、非专业化、非市场化的民选组织,它承载着广大业主的期望,但有时却孤军奋战、不胜负担,难以解决重重矛盾,所以要依靠大家的力量,团结能人能办大事,团结好人来做好事。”林龙全说,通过搭建平台,加强各业委会的相互交流,促进了社区治理机制的完善和业委会对法规的深入了解,提高了主任们的政策水平、专业水平和管理小区的底气,切实为业主维权。同时,小区业主的多样性需求也得到了满足。
经常做梦,有一半以上都关乎社区治理
在林龙全的带领下,居委会创办的“耀江小报”满足了居民对社区工作的知情需求;他组织社区20位居民成立民间调解小组,化解了不少邻里纠纷;他紧紧抓住综合治理工作,保持了小区五年连续零发案的纪录,把平安送到千家万户;每年一次的“平安耀江杯”群众文艺汇演,推动了社区文化的积淀,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指数。
“耀江工作是有起色的,但这只是事业的一部分。作为职业,我做好了,但作为事业,要有人继承,我还要为将来继续努力。”林龙全经常做梦,有一半以上都关乎社区治理,最近一次在梦中出现的,是一支有事业心的社区工作者队伍,是年轻化、知识化的社区工作接班人。
今年居委会换届,1986年出生的胡惜文成了林龙全所在居委会的主任,在他眼中,林书记是自己奋斗的榜样。“他经常说要用我们的辛苦指数换取居民的幸福指数,虽然真的很辛苦,但看到居民们的日子越来越好过,感觉就值了。”
林龙全说,现在社区工作吸收了大量年轻人参与加入,我也可以“偷偷懒”了,希望耀江能成为社区工作者的“黄埔军校”,自己梦中的队伍也能够实现。
文汇报记者 祝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