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席记者 邵岭
■上海戏曲艺术中心总裁张鸣认为,“时代需要英雄,人民呼唤英雄,用创作来呼应这样的精神需求,为民族塑魂铸魂,是文艺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与时代担当。”作为一部新编历史题材的沪剧,《邓世昌》能够获得上海与北京两地观众的认同,首先应归功于此
11月1日晚,北京梅兰芳大剧院座无虚席。这是上海沪剧院新编沪剧《邓世昌》在北京的首次亮相。界内关注的是,对于这一用南方戏曲来讲述宏大历史题材的尝试,北方观众能否接受?
2个多小时的演出中,满满的座位,十几次潮水般的掌声,这些都告诉人们,这部叫《邓世昌》的新编沪剧在北京的演出大获成功。昨天,上海戏曲艺术中心总裁张鸣、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以及部分主创人员接受记者采访,回顾了《邓世昌》诞生的前前后后,不约而同地表示:去年是纪念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今年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这样两个时间节点,让主创萌发了以甲午海战为题材创作的初衷。他们说:“用今天的眼光回望历史,用当下的手法再现历史,是戏剧创作的使命与担当。”
还原一个有血有肉的真英雄
2013年,上海沪剧院启动了《邓世昌》创作,由导演陈薪伊执导,编剧蒋东敏、庄一执笔,朱俭领衔主演,茅善玉饰演剧中唯一有名有姓的女性角色、邓世昌的妻子“何如真”。
剧本创作大约历时一年。可以说,《邓世昌》承载了上海沪剧人的理想主义。尽管时隔120年,“邓世昌”三个字仍然足以唤起人们对英雄的崇敬与感念。而在具体创作过程中,如何以今天的视角来审视历史,以今天的审美来呈现历史,是剧组面临的首要课题。所谓笔墨当随时代,文艺代表的,是一个时代的风貌。
记者了解到,为了更加准确地展现历史,刻画人物,编剧之一蒋东敏在动笔前独自到刘公岛住了一个星期,查阅资料,参观甲午海战纪念馆,努力寻找人物的气质和感觉;剧组其他成员也翻看了很多历史资料。就在这样的过程中,邓世昌、刘步蟾等主要人物都变得生动鲜活起来,比如邓世昌,一方面有传统的儒家性格,同时又会多种外语,在海政学校通过英国教授接触了很多西方思想。有了这样的认识,在最终的剧本中,邓世昌从以往“高大全”的英雄形象,回归到了一个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全剧以24岁的邓世昌开始,到他的生命在45岁生日时戛然而止结束,既有“恰同学少年”的生机勃勃,也有人到中年时面对民族危机的忧国忧民;甚至在同僚们与腐败朝廷同流合污时,他也有过无奈、困惑与彷徨。这样的呈现更加接近历史与人性的真实,新鲜而深沉。
仿佛是一种巧合——就在该剧此番北京上演前夕,考古学家在黄海海域发现了甲午海战沉船“致远舰”,一些重要文物陆续被打捞出水的消息轰动了全国,一句“邓大人,我们接您回家”瞬间刷屏网络。张鸣说,“时代需要英雄,人民呼唤英雄,用创作来呼应这样的精神需求,为民族塑魂铸魂,是文艺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与时代担当。”作为一部新编历史题材的沪剧,《邓世昌》能够获得上海与北京南北两地观众的认同,首先应归功于此。
在宏大题材上沪剧同样有所作为
毫无疑问,沪剧是一个以关注现实题材见长的地方戏剧种,《邓世昌》作为一出清装男人戏,在舞台呈现上如何尊重艺术规律,扬剧种所长,是摆在剧组面前的全新挑战。
和很多以甲午海战为主题的文艺作品不同,《邓世昌》没有正面表现那场战争,而是围绕邓世昌和周围人物的关系展开,充分利用了沪剧在刻画人物情感上的优势,以夫妻情、战友情、兄弟情来推动剧情发展,完成人物塑造。
沪剧的唱腔以柔、糯为特点,在该剧最后“撞沉吉野号”的段落,作曲家汝金山将京剧麒派风格的高拔子融在了唱腔中,显得格外铿锵有力,同时也在作品的“上海味道”上保持了统一。此外,邓世昌和刘步蟾一起去找李鸿章要军饷一段,也是请了上海京剧院的技导现场指导,将“趟马”等京剧特有的形体动作补充到了沪剧的身段里,丰富了剧种的表现。
记者了解到,该剧于去年12月11日在上海首演,此后一边演出一边听取专家和观众意见,不断打磨,在创新的同时着力凸显沪剧特色。有两处改动非常有代表性。一处是在开场时,最初的版本引入了流行歌曲《大海啊故乡》,希望引领观众从现代时空进入,但现场演出时效果并不好,最后果断拿掉。另一处是官兵们为邓世昌过生日,用英语演唱《生日快乐歌》。尽管这一情节符合当时北洋水师的确很“洋范儿”的历史真实,但演出时感觉和整体风格不搭,最后也忍痛割爱。
可以说,正是在反复修改中,《邓世昌》对于沪剧如何在宏大题材的表现上有所作为,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据悉,该剧本月14日15日将亮相天蟾逸夫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