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测黑料产生污染 自编PM2.5动态地图
在完成了黑料包装安全性探讨后,组员们还发现,黑料带来的外在安全隐患不仅局限于包装,在生产过程中带来的空气污染也可能会危害健康。立足于自身环境专业,组员们进行了为期7天的空气质量采样工作,通过专业检测仪器和自己编辑PM2.5动态地图程序,对同济大学黑料店铺出摊前后pm2.5数据变化进行了比对检测。
“与我们传统所用excel处理数据,或者是环境专业普遍使用的静态污染地图不同,PM2.5动态地图可以更直观地显示监测过程中黑料出摊前后PM值随时间空间的变化。”小卢向记者介绍道。调研过程中,小组成员在同济大学南门口的黑料出摊点一共设置了26个采样点,点位的PM2.5值的大小可通过颜色直观反映,颜色越深的点,PM2.5越高,对人体健康的损害程度越大。
当成员们把几天监测到的PM2.5平均值做一个对照时,他们发现,黑料出摊后,深色区块明显增加,严重污染点增多,大部分点位的空气质量由原来的良变为了轻度污染。小卢还向记者展示了实时检测页面的截图,通过截图可以清晰地看出,出摊后近半数点位颜色由原先的黄色转变为橙色甚至紫色,“通过地图就能看到,黑料产生的大量油烟颗粒物的空气会对健康造成影响,尤其是上呼吸道敏感人群。”小卢说道。
[建议]
使用环保餐盒 设置去油烟系统
在整个实践调研过程中,成员们总结出黑料引发的三个问题,分别是大量使用发泡塑料包装、露天黑料摊排放大量油烟造成突发短期PM2.5值增大和黑料摊附近的垃圾外溢。针对这些问题,他们希望黑料摊位能得到规范化管理的前提下,能为摊位配备油烟净化系统,呼吁摊主使用环保饭盒以及进行垃圾桶优化。“对于优化方案的可行性,我们向同济大学环境科学系研究PM10、PM2.5方面的专家刘颖教授进行了咨询,他对我们方案的设计构思和PM2.5动态地图的创新性都给出了肯定。”
组员们还向黑料摊主宣传使用环保餐盒,得到了一部分摊主的认同,摊主们也都表示0.2元一个的环保餐盒属于可接受的范围以内。
“不过最重要的还是摊位能得到规范化的管理,我们查询过曹安街就是一个政府规划流动摊贩的成功案例,其中对于每几个摊位配备垃圾筒等措施都值得借鉴。如果有所规范,让黑料街成为小吃街,就可以考虑为他们设置去油烟系统,也可以为PM2.5户外整治起到作用。”小卢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