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晶卉
作为互联网界“三座大山”,百度、腾讯、阿里巴巴(以下简称“BAT”)的动向一直是市场风向标。最近,三家又有了一个“一致的动作”,却并非是个好消息——招聘“缩水”,BAT在不同层面上开始缩减招聘规模。
在一段时间的高速增长之后,对于互联网行业来说,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专家表示,BAT的集体行动标志着互联网行业的寒冬正式来临,过去“摊大饼”“撒胡椒面”式的扩张已然进入“刹车期”,未来“精兵简政”是大势所趋。
两个月内集体削减人力预算
在BAT中,最早开始缩减招聘规模的是阿里巴巴。9月,阿里巴巴在其校招官网发布通知表示,“由于集团人才战略调整,阿里巴巴2016校招名额确定将要缩减,各岗位将执行更加严格的择优录取标准。”
在阿里巴巴招聘“缩水”之后,10月20日,百度也证实已暂停社会招聘。百度人力资源行政副总裁刘辉20日发布邮件称,“鉴于当前的业务形势,经公司研究决定,从即日起停止招人。对已经发出的Offer,继续有效。如有个别极特殊战略考量需求,需我和李彦宏特批后,方可招人。”
就在一天之后,腾讯的一封内部邮件显示,腾讯所有外包招聘全部暂停,“今天总办会审批2015年的人力预算,要求公司人力严控,外包不让增,而且存量要尽量降低。”记者就此事向腾讯方面求证,得到了肯定的答复。
互联网将进入“小冰期”
BAT在招聘上忽然集体“踩刹车”,是一个值得警惕的信号,因为这脚“刹车”必定是嗅到了未来的某种危机。
互联网商业模式分析师郝智伟认为,BAT都不是缺少数据的公司,这三家互联网巨头从海量大数据的多维度分析上,必然会比别的公司更早看到全球资本的动向,互联网公司都要面对“其兴也勃,其衰也忽”的规律,根据预测提前收缩,储备过冬,无可厚非。
这或许也从另一个维度证明了互联网环境即将步入“寒冬期”。事实上,今年下半年以来,资本一级、二级市场都不再火热,O2O创业公司成批死亡,P2P互联网公司也规模性倒下。所谓“唇亡齿寒”,上下游企业的衰亡必然影响到互联网巨头。单从股价来看,由于外间对于中国O2O模式的不看好,阿里巴巴、百度的股价都遭遇沉重打压,腾讯也较最高点时有一定幅度的滑落。而最近一连串的收购并购,如滴滴与快的合并、携程与去哪儿联姻,无一不是因为资本的捉襟见肘,才促成了横向或者纵向的深度整合。
郝智伟认为,目前的互联网环境或许不会像2000年初互联网大泡沫破裂时那么恐怖,但是进入“小冰期”是必然的。
精兵简政深度调整迫在眉睫
从趋势上看,BAT集体削减人力成本,不是一桩好事,但对于互联网长期的理性成长而言,这未必是一件坏事。
“社会招聘不是停止,是暂缓,百度最近招得有些猛了,需要消化一下。”百度首席执行官李彦宏近日在参加复旦大学演讲时告诉记者。百度方面表示,公司规模已经达到5万人,不可能一直高速扩张下去,接下来就是提升效率,寻觅高精尖人才。
腾讯也抱有相同的想法。“我们时刻充满着危机感,必须以居安思危的态度不断对每年的人才结构进行回顾与优化调整,防止管理危机。”腾讯人力资源方面的负责人这样表示。精兵简政、深度整合,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各大企业的重点,这意味着,互联网行业对于人才标准开始变得明确而且要求更高。
在龙腾资本董事总经理周璐看来,此番深度整合也与线上线下的发展步调脱节有关,“经过前一轮的跑马圈地后,企业和投资人发现,光靠线上的商业模式改变并不足以支撑O2O,因为线下业务完全跟不上线上发展。”他认为,此后很长一段时间,深度整合都在于线下实体业务的完善、业务部门的纵横整合、以及线上线下的通路整合。过了这一阶段,互联网企业还将迎来一段大发展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