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敏娴
“呼,哈,呼呼呼!”这是马的呼吸声,没有听错,舞台上有一匹“马”,但眼睛看到的,分明是由人操控着的马偶,它们像真的马一样奔跑、嘶鸣。马偶身上的每一个关节都灵巧可动,抬腿、甩头、小步奔跑……3名马偶师就能活灵活现地表演马的各种姿态。
昨晚,来自南非的著名木偶大师亚德里恩·科勒把木偶剧《战马》带到了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舞台,让我们见识了“偶”的奇妙。这门古老的艺术其实发源于中国。前不久刚去过敦煌的科勒说,中国的艺术经由丝绸之路传开来,也传到了他的故乡马里,现在那里还有很多珍贵的独特木偶,甚至可以追溯到中国的皮影戏。
演员操作使它“有了生命”
木偶演员和真人演员的区别在于,木偶是通过技术手段制作出来的物品,它没有生命,但是通过受培训的专业演员操作,使它“有了生命”。每天,木偶师都要仔细观察日常生活的细节。为了让木偶栩栩如生,木偶师们每天都逼着自己解决各种遇到的新问题,去马场观察马;上网站了解马;通过各种视频研究马的嘶叫声;了解关于马的各种艺术表现形式……最后发现,马最重要的是头部。最有趣的是耳朵——因为马的眼睛长在两侧,所以耳朵成为他们观察世界的一个重要工具,相比视觉,马的听觉更为出色。同时,马尾巴也负责释放信息。对科勒来说,研究木偶的“微动作”,就是木偶戏剧的魅力所在。
科勒说,肢体是学习动物偶的第一部分,其次是呼吸。人和动物的呼吸非常不同,人是有规律的“呼,呼,呼,呼”,动物则是有变化的,被称为微动作。这种对动物的学习也运用到人偶操作上。在比利时演出歌剧《尤利西斯》的时候,科勒第一次发现“呼吸”在木偶剧中的重要性。“木偶需要和演员一起呼吸,观众就会觉得真实”,除此之外,木偶在台上要活灵活现,就要考虑到视觉、触觉、听觉、味觉各个方面。
刚开始设计的时候,他们遇到了问题——马在喘粗气的时候胸腔是在起伏的,但是木偶师在操纵马腿的同时还要支撑马身的支架,根本腾不出手来操作胸腔。科勒最终找到了解决方法——他把支架设计成上下动的结构,这样只要马偶师的脚弯曲,配合喘粗气的声音,就可以模拟胸腔起伏的动作。
马偶身体95%手工制成
要在舞台上呈现出灵动的马的形态,背后付出的是整个团队的辛勤汗水。马偶本身自重50公斤左右,加上骑在马身上的演员,至少要有110公斤的分量,就压在后面两个马偶师的身上,这可是不小的考验。因为身上戴着麦克风,所以马偶的操控不能通过语言,而是要求马偶师锻炼出通过肢体和伙伴沟通的“本能”,对默契度的要求极高。3名马偶师中的一位要负责做决定,在训练中,首先要确定谁来负责哪个部分。比如说站在后方的马偶师动一下马的尾巴,位于前方的马偶师就要很敏感地接收到“信号”,并且立即在动作上作出回应。
马偶的身体95%都经由手工制作而成,只有膝盖关节部分使用电脑镭射切割。马背脊柱线条所用的铝虽然是机器加热,但一样由手工定型。这也是为什么28人的团队制作一匹马要费时近一年的原因。
在《战马》获得成功之后,几乎每周要演出9场,很快科勒就发现他需要为马准备8条腿而不是4条,并且还要准备2个头和臀部。科勒和他的团队始终做好了最坏的打算:每晚有3000人来看演出,这时如果舞台上马偶的一条腿裂开了,就必须通过一个开关迅速换腿,绝对不能影响演出的正常进行。科勒自己描述这个过程“有点像F1”。所以,每次表演前,都会有一个很长时间的类似瑜伽的热身,演出结束后休息室会出现一大桶冰水,让马偶师给手臂冰敷。
科勒提到,《战马》在全世界造成的轰动,给南非木偶师行业带去了新转机,原本对这门技艺的未来有颇多疑虑的他也渐渐产生了信心。可以说,《战马》的成功给中国乃至全球的木偶剧创作和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