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读二:上海男人“小家子气”
先问个问题,什么是不“小家子气”?“浪头”乱掼,胸脯乱拍,就不是小家子气了?这种人到后来,弄弄“喇叭腔”。
在上海人的思维里,是不会去做“吃力不讨好”的事。这种精明、实惠,虽然容易与“俗气”挂钩,但实用、理性,其实是一种现代化的价值。上海人不喜欢夸夸其谈,比较务实、善于做事。
上海男人谨言慎行,不多言,不妄交,绝无某些北方人“见面就熟,无话不说”的“豪爽”,奉行“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的信条,较之传统社会中人尤甚。这就是当年“十里洋场”上尔虞我诈、一不小心就会上当受骗的教训所致。
张爱玲在《到底是上海人》里这样写道:“上海人是传统的中国人,加上近代高压生活的磨练。新旧文化种种畸形产物的交流,结果也许是不甚健康的,但是这里有一种奇异的智慧。 ”
一个“上海男人”,有专属于上海的行为细节。这不是做秀,而是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的不经意流露。老话说,“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对于上海男人来说,则应该说成“穷且益坚,不坠上海人的派头”。
上海著名文化人马尚龙,在他的著作《上海男人》中这样解读“上海男人”:一个上海男人可以贫穷,可以卑微,可以一事无成,但是,不可以被人家耻笑“路数不请”,没规矩不成方圆,没路数不成上海男人。上海男人要做大老板先做“小赤佬”......这就是上海男人,独特的做人规范与处事标准,是一种对己、对人的游戏规则。
误读三:上海男人怕老婆
过去,在很多人眼里,上海男人就是“妻管严”(注:上海话里,音同“气管炎”),被老婆呼幺喝六,畏畏葸葸,还“马大嫂”(注:上海话“买(菜)汰(衣)烧(饭)”)一条龙。
上海当然也有家庭暴力,当然也有男人打老婆,可是好像听起来很少。倒反而是在家里面,妻子唠叨着数落丈夫的比较多,上海人家的老婆,是一边勤勉地做事,一边叽里咕鲁地埋怨老公,懒惰啦,贪玩啦,不卫生啦,不管教孩子啦,不关心家庭啦,这种埋怨也好数落也罢,既不痛也不痒,男人一般的原则是,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权当一阵风吹过,球照看,牌照打,小酒照喝。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上海男人“怕老婆”,实际上是一种谦让,是一种宽容,是一种关爱,是一种呵护,是不愿看到老婆不高兴,不愿让老婆生气。因此,“惧内”其实也是上海男人的一种处世之道,一种处理家庭关系的“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