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男士在蒙自路检测点接受检测。宁镇 摄
今年是我国首次报告发现艾滋病30周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国强在近日召开的“2015年艾滋病学术大会”上透露,近年来我国年轻男性感染率上升,现有的防治技术策略、手段和能力尚不能满足需求,防治工作中仍然有许多难题需要科学研究予以破解。
上海市艾滋病防治协会常务秘书长庄鸣华也告诉记者,上海疾控系统从事艾滋病防控的人员仅100多人,难以应对来势凶猛的艾滋病疫情。与此同时,多项国际合作的艾滋病防控专项基金2013年到期,上海与全国一样面临着“断粮”的困境。如何可持续地推动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上海于去年底开始积极探索防艾新模式--设立艾滋病防治孵化基地,引入社会小组共同开展防艾工作,成功实现了防艾工作走出疾控的新模式。
检测点成为防艾新模式
庄鸣华说,伴随着对艾滋病患者“四免一关怀”政策的实施,2004年,上海市疾控中心在中山西路开设了沪上第一家艾滋病VCT检测门诊,V、C、T三个字母分别是自愿、咨询、检测的首字母。然而,由于地理位置等诸多因素,当时一周只有10来个人接受检测,没多久便关门了。
2005年艾滋病日当天,上海疾控中心租下蒙自路268号建立“艾滋病小屋”,设立了当时市中心的唯一一个检测点。问题是,检测人群虽然渐渐多了起来,但最终被确诊的感染者却依然处于“失联”状态,无法实现对感染者进行有效的随访。仔细分析后发现,感染者流失的原因,竟然是不知所措、无法面对!于是,上海市疾控中心尝试着与社会组织开展合作。
在庄鸣华和他的同事们看来,“动员和促进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是国际通行做法,也是实现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提出的'2030年终止艾滋病流行'目标的一项重要措施。”
去年底开始,市疾控中心在蒙自路268号设立“社会小组参与上海艾滋病防治孵化基地”,引入2家社会小组--以往防艾社会小组工作普遍面临资金问题,其中包括场地租金以及生活开销、人力成本支出等,而在这里,政府可以免费给他们提供场所、水电煤等基本生活保障。走进蒙自路268号,上楼便是检测点,一旦检测为“阳性”,检测者便由志愿者引入咨询室,与社会小组成员面对面,接受心理疏导、健康评估、治疗流程、法律咨询等相关服务。
“同伴教育”提升检测率
张华(化名)是一名男同,去年起,他发现身边的6个伙伴中有5人先后被检测出HIV阳性,深陷困境的他通过朋友圈知道了这个检测点的存在。从小在国外生长的张华感慨上海的艾防工作已经如此深入--在蒙自路268号,仅仅用了20分钟时间,他便检测出了HIV阴性,而一般的医疗机构需要花费3-5天时间。
庄鸣华介绍说,目前在这里孵化的两家社会小组,一家是上海心生,一家是美丽人生,前者更加注重发现与劝导检测,而后者则提供心理支持、治疗教育、社区关怀及随访关怀工作。
谈及为何会创立这样的社会小组,小组负责人说得最多的字眼是:“感同身受”。周易,美丽人生的负责人,2004年被确诊为HIV阳性,2009年进入抗病毒治疗,期间于2006年3月创办“美丽人生”互助会。
周易说,他把帮助艾滋病患者重拾生活的信心作为自己的工作目标,而在工作中他也慢慢重拾了自信。“在艾滋病患者的圈子里,彼此称为同伴,同伴关怀和'同伴教育'对艾滋病患者最有说服力。”周易坦言,如所有检测出感染HIV病毒的人一样,那一刻是无助甚至于是绝望的,他不知道该如何面对父母、妻子或身边的朋友,往往会选择沉默。但他十分清楚,沉默不仅会使身边的人存在被感染的风险,同时会让自己无法及时接受抗病毒治疗。
“从某种意义上说,控制传染源不但可以延长自己的生命,对社会也影响巨大。”周易说,他时常接受感染者的委托去告知病毒感染者身边的人主动接受检测,同时通过同伴告诉他们何时开始治疗、会出现什么药物不良反应等情况,正是这点点滴滴常人眼中的琐事,让感染者从最初的紧张、慌乱、崩溃,逐步进入到一个慢性病长期管理之中。
以发现与动员检测为服务内容的上海心生,其发展同样离不开“同伴教育”的理念。负责人刘光(化名)是一名男男同性者,他的小组中有4名全职、6名兼职人员。小组成员除了通过网站发帖宣传,还会去一些男同较多的浴室、酒吧发放宣传单,并通过“同伴教育”协同劝导、鼓励高危人群前来检测。
尽管防艾工作开展很艰难,但值得欣慰的是,“同伴教育”带来的效应非常明显。仅仅通过1年多时间,在这两个社会小组的共同参与下,去年仅男男同性人员就动员检测近8000人,今年保守估计将达到12000人,相当于60%以上因男男同性感染艾滋病的人群在这里被发现、被干预。
眼下,“怕感染艾滋病毒,就去蒙自路268号”,已成为男男同性圈的共识。
上周三下午记者在蒙自路孵化基地采访时,第一个小时内,就有3人艾滋病病毒检测为阳性。
文汇报记者 陈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