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对全上海700多所小学开展全面的筛选,考虑大量家长目前把学区房锁定在市区范围,我们最终聚焦市内11个区(静安、闸北分开算)。在评估标准中,我们确定了以下指标:
1、2015年统考平均成绩作为硬指标,占据了70%的权重,毕竟学习好是目前家长最关切的,必须声明的是,这一考试不是为了排名,仅仅是作为教学质量的品控,但对于我们了解学校教学质量和学生成绩有重要参考意义(你懂的);
2、学校知名度,占据了20%权重,这里我们结合了百度云数据提供的搜索大数据分析结果;另一方,我们也充分考虑教学理念的转变。比如向阳小学的洪雨露校长,是著名的特级教师、特级校长,他倡导的快乐教育,尽管考试成绩并非徐汇区最高,但是在那里上学的孩子非常快乐(有些只看成绩的家长会不快乐),因此我们也加入这一权重;
3、对口中学的品质,占10%权重。某些小学虽然不是名校、成绩也并非三甲,但是对口重点中学,依然有很旺人气。比如上海小学,因为对口了上海最牛的华育中学,排名也提升很多。至于华育中学有多牛,据说,该校的平均分是很多普通学校的最高分……
从排名可以看到,民办学校数量不多但名列前茅。而且,优秀民办学校如世界外国语小学、上外附小、福山外国语小学等和普通校的差距越拉越大。这背后,不仅由于更高的收费、更大投入,可以吸引很多优秀师资,教学质量更高。
另一方面,由于区内招生,民办小学有几轮筛选:
1、学生的学习成绩好,综合素质高;
2、家庭富裕(支付能力真是强啊);
3、家长的学历高、综合素质高(家长也要接受面试的),土豪家长被拒是大概率事件。
经过这样海选, 这些学校已经集中了学龄前孩子中“精英中的精英”。而且孩子们很快也会形成一个精英圈层,一路奔向各类重点中学。任何有短板的学生和家长,勉强入学后也会撑不住学习成绩和各方面压力而放弃。换句话说:生源已经决定了学校的排名!
而公办学校,则真正逐步实践了教育资源的均匀分配。每年教育部门也通过大数据测算人口增长和流动,尽可能让教育资源分配更加均衡,从热力图上,我们也可以看到这106所小学的分布情况,是相对均匀的(为上海市教委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