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2016年首个交易日,A股市场用一波大幅度跳水对刚刚生效的“熔断机制”展开了一番“实测”——根据上交所盘后的公告,昨天13时12分和13时33分,沪深300指数先后触及5%和7%跌幅。按照交易规则,先后实施两次熔断后,沪深两市、股指期货“破天荒”地提前一个半小时收盘。
如此戏剧性的局面,无疑把全新的熔断机制推上了风口浪尖。
首个交易日两次熔断
如果对昨天A股的走势做个复盘,两市大盘低开后基本是一路下探。13时12分,沪深300指数触发5%的熔断阈值,两市暂停交易15分钟。恢复交易后各主要指数继续全面下挫,短短5分钟后,沪深300指数再度触发7%的“二次熔断”阈值,导致股票现货和期货交易于13时33分全面暂停。
二次熔断后,沪深300指数收报3469.07点,跌261.94点,跌幅由熔断时的6.98%扩大至7.02%。与此同时,沪指收报3296.26点,跌242.92点,跌幅达到6.86%。深成指和创业板指数则分别以11626.04点和2491.24点报收,跌幅高达8.20%和8.21%。两市呈现“千股跌停”的局面,跌停股票总数高达近1500只。股指期货方面,三大主力合约也是全线跳水,中证500期指IC1601、上证50期指IH1601、沪深300期指IF1601皆以暴跌收场。
新年首个交易日A股触发熔断,与多个不利因素叠加不无关系。除了宏观经济面的疲软外,由于去年7月8日管理层采取的对重要股东“减持禁令”将于1月8日到期,机构测算当月限售股解禁规模高达1.1万亿元,这引发投资者对减持压力的担心。另外,注册制渐行渐近,市场对于新股扩容的考验也有忧虑。
不过,这些理由似乎还不足以解释“熔断与暴跌究竟有多少关联”。
恐慌引发“羊群效应”
中金公司发布的策略报告称,目前熔断机制设计本身会对市场波动产生一定影响。例如,相比上涨,市场下跌更容易导致集体性的非理性行为。在存在熔断机制的情况下,当市场下跌幅度在接近阈值时可能会导致投资者担心熔断生效而恐慌性地抛售,从而引致触碰熔断阈值的情况。该机构估算市场下跌达到4.5%-5%区间交易日占比0.9%。
从昨天分时图中的成交量来看,熔断机制在-4.5%之后对股指确实产生了向下的牵引作用。而一旦-5%熔断之后,会放大市场恐慌情绪,引发“羊群效应”,复牌之后将瞬间跌向-7%。客观上讲,熔断机制的实施必然会对流动性的需求造成影响,市场参与机构为了及时赎回资金,会被动做些减仓的行为,从而加深市场调整的空间。
国泰君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林采宜表示,从昨天的交易过程来看,熔断机制设定的阈值无意中给恐慌的投资者一个明确的“止损”目标:触发第二档阈值(7%)仅仅用了5分钟左右,这5分钟的交易时间里沪深股市跌势加剧伴随成交量显著放出,显然是投资者赶在触发第二阈值前卖出所致。
申万宏源证券首席市场分析师桂浩明认为,昨天沪深300指数下跌5%后很快跌破7%,让市场加剧恐慌情绪,堆积更多抛盘,今天投资者或会以更低价格卖出,大盘继续下跌可能性大。
配套措施要及时跟上
当然,在A股引入熔断机制不仅仅是给予投资者避免恐慌的冷静期,更是给予愿意提供流动性的交易对手准备交易的时间,从而减轻交易风险、稳定市场。随着金融市场计算机交易的普及,一些投资策略会在证券价格下跌时触发卖出指令,如果没有熔断机制,则可能发生滚雪球式的市场崩盘,因此可以防止杠杆交易者因为价格波动过大而无法满足保证金要求。
中金公司在报告中指出,熔断机制的引入可能会起到部分稳定市场的作用。由于市场波动加大时,交易将被强制性中断,能够起到一定的稳定市场的作用。不过,这种熔断机制起作用也将是有代价的。目前一级阈值幅度较低(根据历史数据几乎每25个交易日就有一个交易日波动幅度超过5%),且二级阈值与一级阈值设置差距过小(仅2个百分点),正常交易可能会比较频繁地被中断。
统计显示,从A股历史上来看,沪深300指数涨跌停超过5%的有67个交易日,超过7%的只有20个交易日。
中国股市散户比例偏高,投资者结构决定了投资理性程度相对较低,这是市场易大起大落的根本原因,靠熔断机制显然远远不够。业内人士指出,当务之急是要让上市公司信息及时准确披露、投资者教育等配套措施及时跟上,降低熔断机制被触发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