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26日在上海宣布,上海博物馆东馆已确认选址上海科技馆西侧,与上海科技馆、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形成“三足鼎立”之势,成为浦东又一重要的文化地标。上博东馆建筑面积至少为现在上海博物馆的两倍,计划于2016年开工,2020年建成开放。
杨志刚表示,上海博物馆始终在思考,如何在人类历史发展的大背景下,更传神地展现中国文物,讲好中国故事;如何在古代艺术为主的展示体系中,有机地融入现当代艺术;以及如何利用数字化和多媒体手段,把博物馆打造成兼具创新和互动体验的教育机构。
事实上不只是博物馆,上海的文化服务设施一直在酝酿“东进”。包括上海图书馆东馆、上海大歌剧院等重要文化设施项目均落户浦东。位于临港的上海天文馆也在酝酿,计划与上海科技馆、上海自然博物馆建成“三位一体”的科普机构。
杨志刚表示,上博东馆的建设定位是把上博建成“世界顶级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让民众在此获得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满足。而随着博物馆功能的全方位升级,从业者也要尽快形成和培养适应两馆一体的思维方式。
上海博物馆将于今年启动大修。上海博物馆自1996年建成开放以来,已经全年无休开放近20年。杨志刚表示,上博今年将举办包括“中国与埃及——两个文明的源流(暂名)”在内的五项大展,大修第一阶段将在不闭馆状态下进行,主要对直接影响安全的设施进行维修和更换。上博东馆落成后,再进行全面的闭馆大修。
相关阅读
上海平均每20万人拥有1座博物馆,图书馆总量赶超纽约
上海已实现每20万人拥有1座博物馆,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近1倍,全市现有公共图书馆238家,总量已经赶超纽约。
1月26日,在上海人代会“加强文化建设,提高文明程度,增强城市软实力”专题审议会上,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广局局长胡劲军做情况介绍时表示,“十三五”期间,上海市文化设施总量将继续提升,总建筑面积将超过400万平方米,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公共文化设施建筑面积达到0.18平方米。
上海市公共文化设施面积312万平方米
“十二五”期间,上海市规划建设和在建的重大文化设施项目共30个,总建筑面积约98万平方米,全市公共文化设施面积约312万平方米。全市各类博物馆(含纪念馆和陈列馆)121座,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上海已实现每20万人拥有1座博物馆,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近1倍,全市公共图书馆238家,总量已经赶超纽约。
上海文化设施服务范围广泛,“十二五”期间,全市拥有的93座博物馆向社会免费开放,图书馆流通服务达3400万余人次,美术馆观展突破500万人次,剧场观演近750万人次,影院观影超4500万人次。
上海还在全国率先推出《上海市剧场管理标准》和《上海市剧场服务标准》,有效提升了剧场的管理与服务水准。上海博物馆连续两年在国家一级博物馆运行评估中均名列第一。
“十二五”期间,社会主体参与上海重大文化设施建设及运营管理的热情和品质不断提升,全市民营美术馆占比超过70%,上海成为全国民办美术馆的重要集聚地。非国有博物馆办展质量提高,上海在2013年全国非国有博物馆运行评估中位居首位。
上海积极推进文科、文教、文商旅融合。开展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纪念馆、展览馆数字化和信息化建设,丰富“文化上海云”平台内容。开启电影、音乐、讲座、表演、数字化等多种形式的跨界合作,打造“艺术服务综合体”。在商业和旅游设施中注入文化功能,丰富城市公共空间的文化内涵。
胡劲军说:“在看到‘十二五’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与纽约、伦敦、巴黎、东京等国际文化大都市相比,在文化设施门类结构的完整性、空间布局的合理性、文化内涵的丰富度、运营管理的市场创新度等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十三五”基层公共文化设施达标覆盖率100%
胡劲军介绍, “十三五”期间,上海将借鉴国际文化大都市经验,在中心城区打造若干具有国际水准的博物馆、美术馆、剧场集聚区。公共图书馆、电影院和基层文化设施逐步提高布局均衡性,满足市民文化需求。
“十三五”期间,上海市文化设施总量将继续提升,总建筑面积将超过400万平方米,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公共文化设施建筑面积达到0.18平方米。布局方面,按照服务人口均衡公共文化设施布局,实现基层公共文化设施,达标覆盖率100%,逐步缩短郊区文化设施服务半径,持续扩大公共文化服务范围,发挥集聚效应,在全市范围形成若干个博物馆集聚区、美术馆集聚区、特色剧场群。
胡劲军表示,“十三五”期间,上海还将发挥重大文化设施服务功能,保障市民尤其是老年人、残疾人、来沪务工人员等弱势群体基本文化权益,推动文化设施的公益性开放,力争接待和服务参观者与观众超过1.5亿人次,超过12小时开放的公共文化设施超过200个。
另外,上海市还将新建、改扩建、储备类和续建类重大公共文化设施项目共29个,规划总投资约154.2亿元。
其中,新建、改扩建和迁建类项目共18个,包括上海博物馆东馆、上海图书馆东馆、上海大歌剧院、上海大世界传艺中心等重要文化项目;积极策划储备健康(医疗卫生)博物馆、教育博物馆、儿童博物馆、城市交通博物馆、中国设计博物馆、世界级博物馆中国分馆、亚欧美术馆等7个项目;全力推进完成世博会博物馆、国际乒联博物馆、天文馆和虹桥舞蹈中心等4个续建类项目。
未来文化布局“一轴双心、沿江沿河、一环多圈”
“十三五”期间,上海文化布局将形成“一轴双心、沿江沿河、一环多圈”的发展新格局。其中“一轴双心”是指打造横贯中心城区的文化轴线,完善人民广场文化设施集聚区,构建浦东花木地区文化设施集聚区。
未来在浦西,充分发挥上海博物馆、上海大剧院等现有文化设施的集聚融合作用,改建大世界传艺中心等重大文化设施,推进环人民广场老剧场的改建恢复及多元演艺空间的创新建设,激发区域文化发展活力。在浦东,重点推进上海博物馆东馆、上海图书馆东馆等设施建设,结合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等现有文化设施,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资源新高地。
“沿江沿河”布局,是指继续加强黄浦江两岸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利用苏州河沿岸的工业遗存和景观资源,不断完善苏州河以北文化设施布局。优先布局黄浦江沿线的文化设施建设,重点推进世博文博区、徐汇滨江、前滩、后滩等文化集聚区建设。
“一环多圈”是指结合商业副中心、新型城镇建设,抓紧城市更新契机,形成“中环文化金腰带”。加强市区联动,发挥区县积极性,实施文化点灯工程,推进区县重大文化设施建设,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周边区域文化整体发展和文化内涵提升,重点推进上海戏曲艺术中心、上海马戏城剧场和中剧场改建、上海轻音乐团迁建、桃浦文化艺术中心等项目。
上海博物馆当期特别展览
吴湖帆书画鉴藏特展
展期:2015-12-10 ~ 2016-03-13
简介
本次展览集中展出原属清宫或吴湖帆等旧藏古书画珍品,展览位于上海博物馆中国历代绘画馆。分为两期展览,前期时间为2015年12月10日至2016年1月24日,后期时间为2016年1月28日至2016年3月13日。上海博物馆作为曾经吴湖帆鉴藏过的古书画的主要收藏机构,是次策办的“吴湖帆书画鉴藏特展”,遴选吴氏所藏及相关精品文物共97组(计113件)。其中,以古书画及吴氏本人作品(包括鉴定手稿)为主,配合部分碑帖名品、古籍善本,旨在较全面地展示梅景书屋之鉴藏特色。
热点详解
作为重点部分的古书画,时代跨度自唐宋及清千余年,可窥吴氏鉴藏规模之一斑;所选展品来源,不仅包括吴湖帆家藏名迹,且扩延至经其鉴赏的藏友秘籍,以便更好地反映当时海上藏家的群体面貌;所涉古书画作者,包括吴湖帆本人题跋在内的内容,也尽可能充分体现吴氏本人的画学追求、鉴定方法,以及购藏理念、家藏特色、交易管道及雅玩方式等方方面面。
背景介绍
二十世纪上半叶之际的大规模文物聚散,是当今海内外各大公私收藏机构格局定型前的最后一次,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以海上吴湖帆为代表的古书画鉴定家,恰逢其时见证并经历了这个历史性的聚散整合,所达到的卓越鉴赏水平更与这个特殊时代密不可分。
集创作、鉴藏与研究三位一体的吴湖帆(1894-1968)所获成就,在其同辈中属佼佼者,更有当时江南“画坛盟主”美誉。作为当时主要艺术活动中心的“梅景书屋”,不仅是古书画聚散鉴藏的重要场所、有着极为丰富的私家珍藏,更成为了正宗传统文人画学的代表与象征。二十世纪上半叶,穿梭往来于上海的古代书画文物,涵盖了现今海内外各大公私主要藏品,尤其是三十年代故宫书画南迁寄存沪隅之际,更是达到空前,是中国书画鉴藏史上的重要篇章。而期间发生的鉴藏活动及其研究成果,同样是中国画学史上的重要组成,以吴湖帆为核心的书画鉴定家,也代表了那个时代的高度与成就。兼具传统文人与现代学者双重特质的吴湖帆,与稍晚的张珩等鉴定家一样,业已展示出兼融传统画学与现代科学研究方法的趋势。
酌彼金罍
展期:2015-11-19 ~ 2016-01-31
简介
本次展览由上海博物馆与湖南省博物馆携手,将集中展出皿方罍与湖南出土青铜器精品,使观众透过皿方罍了解湖南地区商周时期的青铜文化。展出时间为2015年11月19日至2016年1月31日,展览地点在上海博物馆第三展厅。
热点详解
湖南商周青铜器以造型独特、纹饰精美、铸造精良著称于世。皿方罍造型雄伟,纹饰瑰丽,是目前所知青铜罍中器形最大的,堪称“罍中之王”,是一件举世无双的青铜艺术瑰宝,极具艺术价值。它的辗转流传经历更是令人感慨:1919年出土于湖南桃源的一个小山村中,后器身被文物商人购得流失海外,自此身、盖分离近一个世纪。2014年秋,皿方罍从美国回归祖国的新闻轰动国内外。它对于湖南地区商周时期的青铜文化,以及中国古代青铜器及其铸造工艺的研究都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背景介绍
湖南位于长江中游。考古发掘表明:商代早中期,来自中原的青铜文化进入湖南;商代晚期开始,湖南成为长江以南生产青铜器的主要地区之一。湖南出土的商周时期青铜器具有多种面貌,其中一部分器物在形制、纹饰和铭文方面均与中原地区青铜器一致,应来自中原;另一部分器物则显现出不同于中原地区的地方风格,既有融合中原青铜器形成新的特点,也有与长江流域其他地区相互联系而产生的结果。湖南青铜器绝大多数出于窖藏,出土地点多在山顶、山坡、河、湖及其岸边。大多为一件单独出土,有些容器出土时,腹内装有玉器和其它小型铜器,有人认为这是源于当时湖南地区一种独特的祭祀礼仪。湖南出土的青铜器多动物造型与大型器物,以酒器为主。展览中的11件青铜器是从湖南发现的300多件商周青铜器中精选而来的,基本涵盖了上述特点,不仅在学术研究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也为观众提供了一个了解湖南地区青铜文化的重要契机。
上博今年要展出日本醍醐寺国宝、埃及文物、金缕玉衣
徐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金缕玉衣。
上海博物馆一年一度的系列展览向来备受艺术界关注,在“吴湖帆书画鉴藏大展”第二期展品换展之际,1月26日下午,上博负责人在2016年媒体联谊会上透露了上博今年的展览计划。今年的两大重头展览,一是日本的“醍醐寺藏佛教文物展”,另一是由上海博物馆与德国柏林国家博物馆合作的“中国与埃及——两个文明的源流”展。
2016年全年,上海博物馆将推出日本醍醐寺藏佛教文物展、芷岩风流——周颢的艺术世界、中国与埃及——两个文明的源流、明代吴门书画家手札墨迹展、孙煜峰家族捐赠书画精品展(均为暂定名)等五大展览。同时,正在展出的“吴湖帆书画鉴藏特展”第一期已于1月24日结束,第二期展出时间为2016年1月28日至3月13日,目前正在进行30余件作品的更换。
上博副馆长李仲谋介绍,“日本醍醐寺藏佛教文物展”和“中国与埃及——两个文明的源流”将作为上海博物馆新一年度的重头展览推出。醍醐寺是日本京都的一个国宝级单位,以收藏日本平安时代、镰仓时代的佛教艺术品为主,主要是东密艺术,其展品甚少出国展览,因而难得一见。而“中国与埃及”展是上博即将举办的第一个两个古代文明的对比展,展现两个文明古国方方面面的深度比较。
上博收藏的明代手札。
日本醍醐寺藏佛教文物展计划于2016年5月11日开展,为期两个月,之后将移师陕西历史博物馆。
据悉,日僧空海于公元804年来到中国长安学习密教,806年回国创建了真言宗。其徒孙圣宝(理源大师)于874年在京都建立了醍醐寺,由于得到醍醐天皇的推崇,醍醐寺不断扩建形成现今的规模。1994年醍醐寺被世界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寺内的金堂、五重塔等许多建筑物也被指定为日本的“国宝”。本展将通过雕刻、工艺、绘画等六十余件组珍贵文物,向观众展现日本密宗文化艺术以及醍醐寺的风雅。
李仲谋表示,策划醍醐寺文物赴中国展览难度非常之大。醍醐寺的珍藏从来没有在中国展出过,它们唯一一次出国展览是在德国。醍醐寺的藏品,日本国宝和重要文化财产占的比例很高,要想体现醍醐寺收藏的整体面貌,涉及到出国的日本国宝和重要文化财产需要占一定的比例。而日本对此控制得非常严格,超过一定比例需要日本文化厅批准,所以难度相当大。
另外日本对于材质脆弱的织绣、纸质绘画、木雕等文物都有非常严格的展览规定,最多只能展示四周至八周。由于上海博物馆不能直接和寺庙签署协议举办展览,此番是通过东京国立博物馆作为日方的协调方进行协调沟通。
该展在上海仅展出短短两个月,之后将移师陕西历史博物馆展出。“西安青龙寺是醍醐寺的祖寺,是日本佛教真言宗的发源地,所以在西安举办该展览有很重要的意义。”李仲谋说,届时,两地加起的国宝和重要文化财产将占所有展出文物的百分之五十以上。
日本醍醐寺。
上博年度规模最大的一个展览是中国与德国柏林国家博物馆合办的“中国与埃及——两个文明的源流”,该展计划于9月29日开幕,展期持续至2017年2月19日。
中国与埃及同为文明古国,两国文明皆由大河孕育,源远流长。本次展览特别将来自柏林国家博物馆埃及馆和纸莎草文稿收藏馆的文物精品与华夏瑰宝并列展出,品类涉及青铜器、陶器、玉器、雕塑、护身符、建筑构件、珠宝等,从文字、统治形式、日常生活、宗教信仰和丧葬文化等方面开展多维度、深层次的对话,从而上探中埃文明发展的源流,继而呈现出两者不同的演进与变迁。
李仲谋表示,该展是上博即将举办的第一个两个古代文明的对比展。这个展览将分成不同板块,反映中国古代文明的文物将从夏商周时期一直到汉代,古埃及文明主要从古埃及的起始时期到托勒密王朝时期。“上海博物馆出一半展品,德国柏林国家博物馆出另外一半展品,还将借展徐州博物馆的金缕玉衣。”据悉,江苏徐州楚王陵金缕玉衣是现今出土最早、做工最好、最有价值的国宝,西汉时期,长174厘米、宽68厘米,1994~1995年徐州狮子山楚王墓出土,现藏徐州市博物馆。
对于初定2016年10月展示的“明代吴门书画家手札墨迹展”,上海博物馆方面表示,此展将展出明代王鏊、李应祯、沈周、文徵明、唐寅、吴宽、王宠、陈淳、张灵、王世贞等数十位著名书画家的精选手札约60件(组),李仲谋说:“手札看似冷僻,不易欣赏,其实文化含量高,这次展览也是上博尝试探索把严肃艺术通过展览变得既通俗,又有研究深度。”
综合 中新网 澎湃新闻 上海博物馆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