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楼南书房”主体有三间书房,每间都靠墙置放着大小不一的八层书架,按不同出版社排列书籍。本报记者赵征南摄
本报记者 赵征南驻苏记者 吴跃龙
南京市秣陵路21号,在闹市高楼包围下宁静古朴的民国建筑片区,“二楼南书房”的第一个春节和平常一样:有人陆陆续续地来,有人陆陆续续地走。不变的,是迷人的书香。
“不灭的理想,不关灯的书房。”“二楼南书房”的口号简单而有力。近日,记者循着书香来到此处,探寻这家仅仅60平方米的书店为何能吸引南京人甚至外地游客的目光。
走进书房要经过四道门
秣陵是南京的古称。从秣陵路走进二楼南书房要经过四道门。第一道门,左右两边挂着两块木牌,上面刻着两句现代诗,摘自生于南京的诗人余光中所作《乡愁》;第二道门,选摘的则是李清照在江宁(今南京)所作《临江仙》中的两句。两副诗词与南京都极有渊源。
再往里走,第三道门,右侧挂着白底黑字的“二楼南书房”牌子,旁边贴着书房所处四号楼的历史简介。这里原是民国时期上将刘峙的住宅,二层砖木结构,独门独户。进入“二楼南书房”的内院,两排花架摆满了各式植物;院子中央两棵枇杷的枝头恰好伸进书房阳台;左侧是一条又长又陡、摆满了花盆的楼梯,等着来客轻轻地推开最后一道小木门。
“第一次上这里的楼梯,真有一种‘朝圣,的感觉。”在这里看书的高三学生李韬告诉记者,“小木门一般是关着的,对外人来说很神秘,吸引着你打开。陡峭的楼梯仿佛‘高耸入云,,顺着书香推开门,就是书的殿堂。”李韬从广东来到南京准备艺考,听朋友说附近有个“二楼南书房”,就支付120元办了一张会员卡(其中100元为图书押金)。“独立书店坚持下来不容易,应该支持他们。”他说。
李韬还是一位背包客。此次来南京,已经提前订好宾馆的他,两天都空着房间选择“住”在二楼南书房。他说:“在这里,读有意思之书,识有意思之人。我在这里结识了一个新朋友,比我大12岁,晚上书房里就我们两个人,我们坐在沙发上边看边聊,聊到深夜一起出去吃夜宵……相逢何必曾相识嘛。”
目前会员数约1500人
这一天,“二楼南书房”的管理员是南师大的大四女生,寒假来兼职,抽空做做读书笔记。据她介绍,“二楼南书房”去年4月开业,高峰时每天人流超过60人。这里只租书,不售书。“现有3000本书,主要是人文社科类,每个季度更新200本左右。我们都是提前选好,参考标准包括主观推荐、豆瓣评分高于7、亚马逊超过4星以及借阅量等。”她说,“目前的会员数接近1500人。”
“二楼南书房”的主体由三间书房组成。每一间都靠墙置放着大小不一的八层书架,按不同出版社排列书籍;除了书之外,最显眼的还是茶几上的各种盆栽,充满活力;暖暖的黄色纸灯,窄高的木窗,满满的文艺范儿。
靠外的一间,空间极小,没有桌子,但外面连着阳台,在月光的照射下,枇杷树,木桌椅,美不胜收。
这里的书不多,但都是老板精挑细选过的,而且没有关门时间。随便拿一本,想读多久是多久。有时候,楼下厢房还会举办读书会、图书管理员培训等线下活动。
走出内院已是深夜,周围店家、住户大多已熄灯。回头向书房望去,黑暗中有一束温暖的灯光,静悄悄目送你离去。
带动南京“书店进社区”
第二天,记者联系了二楼南书房的创始人陈烨,请他介绍书房的发展轨迹。
“民国建筑是南京独特的文化资源,但有的保护开发处于不健康状态:一种是过度商业化,多改为酒店、会所、饭馆,文化承载力不足;另一种是像秣陵路21号这样的老社区,破旧不堪。我把书店开进民国建筑,可以激发出建筑本身的文化价值。”陈烨说。
书店的经营难题又是如何破解的呢?“我很少谈经营,因为开书店主要考虑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公益性质比较强。”陈烨告诉记者,“二楼南书房”虽然会员费不高,但基本能运营,关键在于成本低。和位于旅游景点的民国建筑动辄30万—40万的月租金相比,这里租金很低。管理员也大多是兼职。租金加上水电费每个月不过5000元。
书房的主要困难是什么呢? 陈烨表示,最大的阻力在于融入社群。“老旧社区文化水平不高,很多居民觉得,开个麻将馆比开书店对他们帮助更大。”他说,“但我觉得还是有意义。年纪大了可以不看书,但他孙子呢? 以前放学到处跑,现在书店开了来我这看书、做作业,这种潜移默化的转变对这个社区乃至城市而言都很重要。”
随着媒体的不断关注,“二楼南书房”的名声响了。当地的朝天宫街道重视打造文化社区,河西一社区也主动来联系,愿意提供社区阅读空间开办书房。“我有我的要求。过去社区阅读空间随社区上班时间开关门,实际上社区居民的阅读时间段应该是下班后的18时至22时,这个时间段能保证吗? 还有,书不用多,2000本足矣,但不能都是别人送的,我一定要自己选,行吗? 可以再继续谈。”陈烨希望,在“二楼南书房”落地生根的情况下,通过它的影响力,开枝散叶,带动“南京书店进社区”,使每个社区的公共阅读空间都能得到充分利用。
(本报南京2月13日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