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伯纳说:“人生有两个悲剧,一个是心愿无法达成,另一个是终于达成心愿。”这略显悲观的哲学道理又似乎总是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家庭治疗大师瓦茨拉维克称第二种情况为“乌托邦综合征”中的一种,叫做“永远的旅行者”。意思是说,有些人永远在乎前方的目标,而对旅行的过程、一路的风光没有兴趣;但每次达到目的地,他们马上“无感”或失望,又焦虑于远方……
一凡去年大学毕业,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后,决定放弃学习了四年的城市规划专业,来到上海进修服装设计。只身来沪后不久,一凡便经常失眠、烦躁、身体不适。父母觉得女儿可能对集体宿舍环境不适应,建议在校外和同学租房子住。但是,她和新室友相处并不愉快,常因生活琐事发生争吵。一凡逐渐出现自责,认为自己的状况给父母增添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辜负了他们的希望;认为自己很没用,和同学的关系不良都是自己的错;自己做出了改变专业的决定,却怎么也做不好,非常后悔。她整日悲伤难过、哭泣自责、情绪低沉,夜晚经常辗转反侧无法入眠,对食物亦无胃口,体重也在下降。
当一凡和父母走进治疗室时,很难想象眼前这个娴静似水、温润如玉的女孩患上了抑郁症。一凡是家中独生女,自小便聪明漂亮,多才多艺,绘画和古筝都曾获得过国家级竞赛的大奖,高考成绩也很优秀,顺利进入重点大学。可是,这个“别人家眼中的好孩子”却很少听到父母表扬和鼓励自己。一凡的父母来自内地小镇,当初因为家庭贫困未能实现自己的大学梦,从女儿出生的那一刻,这对夫妻就将早年未实现的愿望寄托于女儿身上。钢琴、古筝、绘画、健美以及各类学习补习班填塞了一凡的所有时间和空间,父母力争将女儿打造成一个完美的姑娘。父母秉承严厉教育,不停的寻找一凡做得不够好的地方,给其反馈,总是期望她“再加一把劲”就可以获得成功。但是,父母从不在女儿面前表露满意和欣赏之色,生怕恃宠而骄。一凡也很努力,按照父母规划的完美路线一路前行,人生显得那么耀眼而灿烂。
却很少有人知晓,从高中开始一凡便反复出现恐惧和紧张,总是担心自己不如别人好,常常责备自己,非常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她不敢将这些恐惧和不安告诉父母,怕辜负父母的希望,在父母和别人的眼里她的人生是不能有半点差池的。因此,一凡常常生病,从小时候的哮喘、咳嗽、感冒,到青春期的过敏、皮肤病、胃炎、失眠,直到现在的抑郁症。在一个不允许表达失败和缺点的家庭中,病痛常常成为个体或家庭宣泄负面情绪的突破口。
一凡和她父母的处境对于我们是否有一种似曾相似的感觉呢? 在社会经济文化如此快速发展的今天,知识体系的日新月异带给每个人的除了高效、便捷、服务以外,还有深深的焦虑和恐惧———一不小心,我们就会被时代抛弃。作为从贫困年代走过来的中年父母们,他们的焦虑可能更加显著。如果父母无法处理自己内在的焦虑和不安,就会通过代际传递到达子女身上,将问题投射给了孩子,子女在某些时候就成了“替罪羊”。当我们焦虑不安时,倾向于夸大生活中的不稳定因素和危险信号,努力地去克服才能心安。结果就形成了“悖论怪圈”:努力克服不稳定因素却制造了新的不稳定,因为只有不稳定因素一直存在,我才能持续努力。
一凡和她的父母陷入了这种自己都未觉察的悖论怪圈中。父母将年轻时未完成事件的遗憾和焦虑传递给了一凡,作为家庭中“权利等级”最弱的孩子往往是这种情绪漏斗的底端,承接很多成人的负面情绪。父母渴望成功,总是紧张不安地关注孩子做得不好之处,赶紧加以批评教育;孩子为了满足父母期待,总是深明大义地努力改正。逐渐形成:“努力地改正缺点”却制造了新的缺点,因为只有缺点一直存在,才会持续努力,才会成功和完美。这或许会创造出别人眼中的成功,但是你却不会快乐和满足。过度专注于成功,以为“再加一把劲”就一定更好,其实常常起到反作用。一凡一家就是如此,出于功利的刻苦、勤奋,却制造了妨碍成功的心理障碍。你是否也是如此呢?
如何打破这种悖论怪圈呢?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在一所学校做了这样一个试验,随意从每班抽3名学生共18人写在一张表格上,极为认真地对校长说:“这18名学生经过科学测定全都是高智商人才。”半年后,罗森塔尔又来到该校,发现这18名学生的确长进很大,超过一般学生许多,再后来这18人全都在不同的岗位上干出了非凡的成绩。这一效应就是期望心理中的共鸣现象,就像一则希腊神话一样———一位叫皮格马利翁的塞浦路斯国王,因太爱自己雕刻出来的一尊少女像,对其长久、深情地凝望,结果这个雕塑变成了活生生的美女,所以也被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意指人们的某些期望或预言,因为会对人产生积极的暗示、激励作用而自我应验。
“皮格马利翁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是: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当一个人获得另一个人的信任、赞美时,他便感觉获得了支持,从而增强了自我价值,变得自信、从容,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因此,我们给一凡全家的建议是:学会用语言和行动表达对彼此的欣赏、赞美和关爱。她们家不缺乏爱,缺乏的是表达爱!
萧伯纳说:“人生有两个悲剧,一个是心愿无法达成,另一个是终于达成心愿。”这略显悲观的哲学道理又似乎总是出现于我们的生活中。家庭治疗大师瓦茨拉维克称第二种情况为“乌托邦综合征”中的一种,叫做“永远的旅行者”。意思是说,有些人永远在乎前方的目标,而对旅行的过程、一路的风光没有兴趣;但每次达到目的地,他们马上“无感”或失望,又焦虑于远方……
为了防止陷入“再加一把劲”的怪圈,减少“达成心愿的悲剧”发生,结合一凡的案例,改变可以从家庭开始尝试:
★学会在人生路上发现和欣赏别人的美好,体验自己的积极心态,同时,学会表达和理解负面情绪,做到心事有人知。一凡的家庭成员由于对成功的极度渴望和对失败的极度恐惧,失去了享受人生道路上无限风光的兴致与能力,不敢直面内心的消极体验,也不允许公开表达失败和缺点。这些情绪去哪儿了呢? 通常转化为躯体或者心理疾病了。
★学会用语言或行动赞美和欣赏自 己,在社会生活中用客观比较的方法确认自己的价值和位置,而不仅仅以父母亲“派遣”给自己的愿望或任务为好坏的标准。在别人眼中,一凡是如此的优秀,但是她自己却不这么认为。因为她最亲密的人 (这里是父母) 从未用语言当面赞美过她,她总是担心自己做得不够好,而没有发现她做得足够好的地方。她陷入了一个悖论怪圈:她越努力,就越不优秀,最终只能无助而自责。
★好好爱自己的另一半,他(她) 比你的孩子或父母更重要。夫妻是家庭的核心,夫妻关系和谐美满才能更好的处理亲子关系和婆媳关系。一凡的家中,父母过分关注女儿的学习,而忽略了对彼此的关注,形成家庭、婚姻关系的倾斜,易导致被不恰当关注一方的情绪和生理问题。
★成人的冲突在成人之间解决,学会处理自己的未完成事件和情绪。人格独立的个体可以处理彼此的冲突,而不会牵涉他人。尤其是人格不独立的父母,非常容易将自己的负面情绪和未完成的心愿投注给孩子,孩子并不情愿承接这些本不属于自己的任务和情绪,易形成情绪行为问题或身体疾病。
文/陈发展 赵旭东 (作者均为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临床心理科医生;赵旭东为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门诊时间:东方医院临床心理科特需门诊预约电话:58822171。
陈发展门诊时间:周五上午上海市浦东新区精神卫生中心分部源深路622号心理咨询门诊;周五下午东方医院临床心理科普通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