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7月28日凌晨,一场7.8级的大地震使唐山这个有百万人口的工业重镇遭受灭顶之灾,23秒被夷为废墟,242769人在这场大灾难中丧生,164851人重伤,还有7200多个家庭断门绝烟,4202人成为孤儿……
这场20世纪世界上伤亡人数最多的地震,震惊了中国,也震惊了世界。40年过去了,大地震留给人们的不仅是沉痛的记忆,还有深刻的教训和反思,更有让人感到鼓舞和感动的人类最本真的精神。
地震发生后,全国各地10余万解放军官兵紧急奔赴灾区救援,5万多名医护人员和干部群众紧急集中,救死扶伤和运送救援物资,10万名危重伤员被第一时间转移到11个省市治疗。震后不到一周,数十万群众的衣食、饮水得到解决;1个月后,灾区供电供水、交通通信等生命线工程得到恢复;震后的第一个冬天,灾民全部住进了简易房,1年后,98%的居民搬进了新房。而在10年后,一座新唐山重建完成。
40年,伤痛无法被磨平,然而人类面对灾难时所展现的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得到了永恒的传承。在唐山救援和重建的过程中,上海和唐山两座城市紧紧相连。在第一时间,上海不仅派出了大量医疗团队,还动员社会各界进行物资支援,为“新唐山”建设规划了方案,派出工程团队重建了“新唐山”的一个区……
因此,在唐山大地震40周年之际,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组织下,上海社科院和上海文化出版社组成项目团队,对上海当年参与救援者进行了发掘和口述采访。口述采访的重心放在了医疗系统,但在对一位医生的采访中,意外地发现了一直未被注意的来自上海青浦的解放军战士。这一发现,让项目团队感到兴奋,并迫切希望能够找到他们,同时也觉得应该把口述采访对象的范围扩大到上海参与救援的各行各业。
姜海莹现在是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当年参与救援唐山大地震时只有22岁。三个星期经历,让年轻的医生一生都难以忘记,至今很多细节都记忆犹新。
正是从姜海莹的回忆中,项目团队第一次捕捉到了“青浦兵”的痕迹。
“有一次我们奉命到50XX部队出诊,刚到驻地,看见几辆大卡车拖着加农大炮驶出,我们好奇的询问司机,司机战士告诉我们:部队是接到是紧急战备命令赶赴唐山的。38军是当时解放军最精锐的机械化部队,他们是坐着车,带着所有军事装备赶到唐山,到了目的地才知道是抗震救灾……我们来到运输兵营房,为战士们服务。发现他们非常疲劳,懒得说话。碰巧有两位士兵说的是上海口音的普通话,一问是上海市青浦人。他们告诉我们,部队在救灾中,在废墟里挖掘救人是一线战斗员,一日三餐有保障。汽车兵属于二线人员,因供应紧张,经常断顿,有时一天只有两餐,而且是稀饭。汽车兵除了白天工作晚上还要轮流出车运送死难者遗体,躺着的两位战士就是刚出车回来休息的。我们真是感慨万分,在最困难的时刻,部队把急需的大米给了我们医疗队,而有多少战士忍受着饥饿坚持着。人民军队以这种真正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大无畏精神,在灾区奋勇战斗,建立的功勋无愧于人民子弟兵的光荣称号……”
作为项目负责人,上海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金大陆感觉到“青浦兵”的事迹正是这个口述项目所需要的。所以,他们于3月3日在上海文化微信公众平台上,推送了一篇寻找上海“青浦兵”的文章,很快就得到了信息反馈。
“我父亲是救援唐山大地震青浦兵。”
“我知道两个青浦人,黄忠良、吴永法。”
“我爸爸也是青浦人,当时是28军的军医,在震后几天去的,是跟着军队医疗队的。据他说真是惨啊!”
“我虽不是你们要找的兵,但我是兵团战士。唐山大地震第八天从内蒙古二冶赶赴灾区,走过四十年的历程,唐山恢复建设我流过血和汗,终身难忘。我自豪我也是青浦人。”
这些微信文章下的留言,读来令人感慨,也让金大陆他们坚定了寻找“青浦兵”,寻找更多各行各业救援人员的信心。“我们不单单要寻找那两个‘青浦兵’,保存他们的记忆,也要寻找更多参与救援的人员,还原历史的细节。‘青浦兵’的形象是上海乃至全国救援人员的缩影。”金大陆告诉澎湃新闻记者。据悉,项目团队预计于7月出版《上海救援唐山大地震》口述、资料、研究丛书。
所以,如果你有关于“青浦兵”以及其他相关线索,请联系“上海救援唐山大地震”项目团队。
联系人:王文娟
联系电话:15921912385
电子信箱:wangwenjuan1220@163.com
联系地址:上海市绍兴路7号3楼上海文化出版社
邮编:20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