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记者 赵征南
“5年内,要让7000万贫困人口脱贫。我认为,十三五期间,什么事情都没有这件事情艰巨。”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国家统计局原总经济师兼新闻发言人姚景源说。
在日前于四川省西昌市举行的“扶贫攻坚PPP凉山行”活动上,来自政商学界的多位专业人士针对“精准扶贫”时面临的政府融资问题进行探讨。在他们看来,PPP模式能有效解决政府融资难题,但实施过程中仍需细化,注意化解其中的风险。
贫困地区脱贫可借力社会资本
“我把妈妈接回家,坐了一会儿,我就去给妈妈做饭。饭好了,去叫妈妈,妈妈已经死了。”去年,被称为“最悲伤作文”的《泪》引发各界关注。文章的作者名叫苦依五木,一个来自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小姑娘。
凉山是中国最后消除废除奴隶制的地区,地处川滇黔交界处,境内6万余平方公里几乎都是山地,平均海拔在1500米以上,交通闭塞,地势险恶,农业生产基础条件薄弱,自然灾害频繁。
2007年,凉山有150多万人的人均年收入在1000元以下。虽然数据显示,2014年凉山农民人均全年纯收入已达到8264元,但至今,凉山州辖1市16县中仍有11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72个贫困村、逾39万贫困人口,一些特困家庭家徒四壁、一贫如洗。“从绵阳转到凉山任职已有一年,脱贫工作压力很大,我都高血压了。”凉山州委书记林书成在谈到凉山州“十三五”脱贫任务时说,目前凉山的扶贫攻坚进入冲刺期,市场、政府、社会多种力量、多方资源能共同推进。
对此,姚景源指出,国家近年来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平台等方面投入了巨大的资金,但在贫困地区的投入还是要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因此未来在未脱贫地区还应继续加大投入力度。“过去都是政府投入,但贫困地区政府需要投入的地方太多,能力有限,所以需要利用社会资本进行脱贫。”他说。
“用未来的钱办现在的事”
如何利用社会资本呢?与会专家认为,从欧美地区引入的“PPP”,就是一个很好的项目融资模式。所谓“PPP”,即英文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的缩写,一种新型的公私合作模式。在该模式下,鼓励私营企业、民营资本与政府进行合作,参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它以特许经营权协议为基础,政府和私人组织之间形成一种伙伴式的合作关系,并通过签署合同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实施上就是由私人组织负责项目的融资、建设、运营和维护,政府以绩效为基础在项目合同期限内分期支付。
“PPP带来的最直接改革是融资机制的升级,最终将实现经济社会治理模式的创新升级。而且社会公众可以得到收益和实惠,从而实现政府、资本与社会公众1+1+1>3的综合效能。”中国PPP研究院院长、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贾康认为,在国家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大背景下,精准扶贫应统筹管理,区别对待,优化结构,找到致贫原因,对症下药,进行结构特征明显的实施方略。而PPP模式对减少政府财政支出压力、提高资金使用绩效、增加有效供给等方面体现出正面效应。
不过,目前PPP模式在地方上的落地仍面临一些争议。有一种声音认为,在我国新型城镇化和地方政府背负大量债务的双重背景下,积极推进PPP是必然选择。不过,也有专家对PPP的未来推广持谨慎态度,他们认为,部分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地位悬殊等问题;各地对公共服务领域不敢开放、不愿开放和暗箱操作等现象仍相当普遍;而且PPP引入社会资本建设基础设施,只是改变了政府资金支出的时间,一次性支出转变成若干年的支出,还属于政府长期债务。
“我的理解是,PPP是用未来的钱办现在的事。我们贫困地区要根据承受能力考虑额度,量多少,轻重缓急,都需进一步细化研究。”林书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