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律之剑铸就美丽人生
西安交大李生斌教授
“从事法医工作,我见过了太多生命的不幸遭遇。珍惜生命,不仅是一句话,更是对自己、对家人、对社会的承诺。感恩生命,使我更加意识到生命之重,使我更加懂得了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一直以来,我坚守家国情怀,积极投身教育事业,将自己在学习、教育方面多年的思考付诸实践、创造价值、影响他人、服务社会,真正体现生命的意义。”李生斌教授在2015年宝钢奖颁奖典礼上的一段话,引起了场下经久不息的掌声。
李生斌,西安交大法医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多年来一直从事法医学、遗传学、基因组学的科研、教学和司法服务工作。自1983年毕业到西安医科大学任教以来,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专业教学应不断适应国家法制建设需求的教育理念,自觉遵守党的各项教育方针,带领法医学教学团队,紧紧围绕国家战略目标,积极投身新形势下法医学教育质量工程建设。
法律之剑的铸造人
就是靠地上的一个烟头,通过DNA鉴定分析,在曾经轰动全国的陕西省汉阴县邱兴华特大杀人案中,帮助公安民警排除了多个嫌疑人,迅速锁定杀人凶手邱兴华。
此次鉴定分析就是在西安交通大学卫生部与公安部、最高人民法院共建法医学重点实验室进行,该实验室是全国唯一的省部共建法医学重点实验室,李生斌担任实验室的主任。
法医学院的教学和实验大楼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干净整洁的办公楼掩不住岁月的痕迹。“我们把国家拨给做科研的每一分钱都用到了刀刃上。”说到这里,李生斌显得格外自豪。的确,就在这看似有些破旧的大楼里,拥有着国家一流的服务于国家法制建设的法医学专业实验室,各种大型、精密仪器设备价值和功用之高让每一位到访者瞠目结舌。
自1987年起,他带领课题组人员开始致力于“中华民族群体基因组多态性与个体识别基础研究”,该项目在国家九五攻关、十五重大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下历时20余年完成,从技术层面上,发展了特殊微量生物证据的分析方法与质控标准,建立了中华民族不同地区、不同民族DNA遗传学基础数据。
他们的成果在陕西省及全国法医学司法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参与检案数千例,特别是为2006年邱兴华特大凶杀案的侦破以及2005年泰国海啸遇难者亲缘鉴定和个体识别等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影响,收到了显著社会效果,提升了我国证据科学的研究水平与侦察手段。此项目还基于基因多态性数据建立了“中华民族群体遗传资源数据整合共享平台”,向社会提供免费的中华民族群体遗传资源信息服务网络,为人民健康和国家法制建设服务。研究成果在民族进化、疾病诊断、器官移植等领域均有广泛应用价值。
在法医学院的实验室一楼大厅,“铸剑”二字刻于墙上。李生斌特别喜欢这两个字:“公正的法律之剑要靠不断发展的法医事业来锻炼它、磨砺它。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铸剑,就是我的事业,我的今生。”法医摇篮的呵护人
作为法医学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和教育部法医学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李生斌教授发起和主持建设了我国第一个法医学国家重点学科、第一个法医学院、法医学博士点和法医学博士后流动站、第一个也是唯一的卫生部与公安部、最高人民法院共建的法医学重点实验室;2007、2011年法医学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以优秀成绩通过国家评估;2005-2015年西安交大法医学科连续多年名列全国第一。
李生斌教授科研任务十分繁重,但他始终坚持将很大精力投入教学,主动开展教学改革,带领团队创建了中国特色的法医学教学新体系:在知识结构、教学内容方面引入学科发展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成果,构建了由理论教学、专业技术、现场教学组成的现代法医学知识结构,根据法医专业的教学特色,将理论-技术-现场的课时比例设置为1:1:1;探索和实践“以问题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以项目为中心”的课内外能力培养模式和“以案例为导向”的现场教学模式,形成法医学“宽基础,重实践,善分析”的教学特色;率先在上海、北京、深圳、西安、新疆、内蒙古等地的公安、检察、法院、司法系统共建了20个现场教学基地,学生在实际的现场勘查、物证提取和法医鉴定中,深入学习和理解专业知识与技能;指导大学生开放实践活动,培育学生创新思维。以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支撑本科生组成跨学科创新团队,完成“西汉张安世家族墓群动植物鉴定和家谱DNA识别”、“朱鹮鸣声行为及相关基因研究”等大学生创新实验,获得国家级优秀等级评定。
以樊代明院士为代表的陕西省教学成果鉴定专家组评价:该成果特色鲜明、创新性强、应用或效果显著、推广价值高,对我国新型法医学教学模式的创建和高素质法医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和借鉴意义。
国际著名法科学家李昌钰博士这样评价西安交大法医学科:法医之摇篮,公安之良友,人民之灯塔,中国之希望;培养世界顶端法医英才。
“法医国家队”的领军人
在李生斌的案头放着一本《洗冤集录》。一千年来,这部著作在我国宋、元、明、清历朝历代的司法检验进程中有着深远的影响,检验人员检尸验伤遇到疑难时,就打开书向它求教。书的作者———宋代伟大的法医学家宋慈,李生斌对他充满了崇敬之情,他经常向学生讲述宋慈的传奇故事……在先贤身上,李生斌汲取了精神和力量,孜孜不倦地探索生命科学的奥秘,攀登法医学科的座座高峰。如今的西安交大法医学院在他的带领下已成为在全国具有骨干和示范作用的法医学教学、科研、鉴定服务基地,堪称名副其实的“法医国家队”。
邓亚军在2005年东南亚海啸遇难者遗体的个体识别工作中表现出色,荣获中国“五四青年奖章”,王轶男等在“西汉张安世家族墓”动植物鉴定和家谱DNA识别工作中取得重要突破,荣获国家优秀创新训练项目。他们都是李生斌的学生,李生斌教授过法医学、基础医学、口腔医学、法学等专业本科生、硕博士研究生多达1000余人,他们分布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奋斗在公、检、法、司及法医学教学、科研第一线,成为我国司法技术队伍的科技主力军。不管是作为学业导师,还是任课老师,李生斌教授都是勤勤恳恳,爱岗敬业,对工作精益求精。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坚持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求真务实,能以良好的政治素质和思想品德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别人做了10年的事情,我可能需要花20年,但是会尽全力做到更好。”“时不我待,我现在总感到一种紧迫感,该做的事情太多太多,想做的事情也太多太多。”李生斌教授言谈中,透露着对科研事业的不懈坚持,对时间的极度珍惜。
李生斌教授谈到未来时说,之前的成绩都已过去,“十三·五”期间学院将探索建立学科发展新模式,推动法医学、生理学、医学、法学、装备、信息、管理等学科的深度交叉融合,瞄准国家重大需求,聚焦科技反恐、毒品防治、法医大数据应用等,跻身国际先进行列,这也是我为之奋斗的目标。
在接受宝钢教育奖时,李生斌说,法医工作,在外人看来冷漠无情、高深莫测甚至觉得有点可怕。但通过多年的工作、思考和感悟,李生斌明白,法医生涯使他更加冷静、理性、客观,使他具备了理性思维,使他懂得了感恩生命,使他学会了平衡人生。他会把荣誉和褒奖化作实际行动,继续努力,不断前行,为法医教育的创新发展、司法公正、和平正义的中国梦早日实现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西安交通大学郝亚楠/文)
当一名教学科学都优秀的好教师
上海大学陈立群教授
1997年,从上海交通大学博士毕业的陈立群到上海大学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做博士后。1999年博士后出站,陈立群担任上海大学理学院力学系教授。上海大学校长和力学所所长钱伟长院士告诫年轻人,“你不上课,就不是教师;你不搞科研,就不是好教师。”“教学没有科研作为底子,就是一个没有观点的教育,没有灵魂的教育。”钱老的话,为陈立群树立了职业目标,做一名好教师,在科研基础上,开展有观点、有灵魂的教学。
一、本科教学辛勤耕耘
早在1984年陈立群从辽宁科技大学毕业就留校开始教学生涯。博士后出站后,他仍活跃在本科课堂教学的第一线,先后主讲《振动力学》《工程力学》《理论力学》《高等动力学》《混沌与非线性思维》《工程中的振动问题》等本科生课程,近5年本科生课堂实际教学时数730学时。
陈立群对“教书”的理解就是教师用专业知识服务学生,与学生分享知识,体会求知的快乐,并共同探讨知识发现的过程和方法。每门课程开始的时候,他会把自己的电子邮箱告诉学生;不论工作多么繁忙,总会当天处理学生的邮件。他认真对待学生的各种要求,回答课程有关问题,为出国求学或国内深造的学生写推荐信等。他对“育人”的理解就是基于教师的专业经验和人生阅历,帮助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无论课堂讲课还是课下讨论,他总是问学生,“我是否说清楚了?”而不是“你们听明白了吗?”力求使自己的教学精益求精。
陈立群教授在系统地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弘扬科学文化,使听课学生全方位受益,有助于提高学生素质。在为文理等各大类学生开设的通识课《混沌与非线性思维》中,他以通俗形象的方式阐述了混沌、分岔、分形等概念,并用文学语言帮助学生理解,这门课程已经开设12轮,听课学生1600多人。不同时期教学情况的总结相继在国际力学家大会“力学教育”报告会和高校力学课程教学系列报告会大会上作介绍特邀报告,并发表于《国际机械工程教学杂志》。
陈立群教学具有新意,体现出高屋建瓴的学术洞见。他从科学技术现代发展的角度审视取舍基本教学内容,以科研的思路处理教学内容,并将当代研究成果通俗化。这些举措帮助学生们打下了坚实的力学基础,后来多名学生进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科院力学所等著名力学研究机构继续深造。在《理论力学》课上,学生经过他辅导,参加国际工程力学竞赛,取得团体总分第二名,三名参赛学生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的优异成绩。陈立群作为课程负责人的“工程力学”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教学成果“学生成才教师成功的基础力学教育改革”获上海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在课堂教学的同时,陈立群教授还致力于教学研究和教材建设。他在力学核心期刊上发表 《北美中级动力学若干新教材》《国外振动新教材的内容和特点》《分析力学的3部经典著作及其作者》等多篇论文,系统地评介了国外动力学和振动力学等教材。这些有较大影响论文引起同行关注。他参与编著的“面向二十一世纪教材”和“教育部重点教材”《振动力学》1998年出版后被国内高校广泛采用,相继获1999年上海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和2000年中国高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陈立群领衔编著的上海市高校重点教材《理论力学》出版后被多所学校采用。并获上海市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该书2014年出版第二版,2015年获上海市普通高校优秀教材奖。
二、博士培养业绩斐然
陈立群言传身教培养一大批研究生,2001年陈教授开始指导博士生,已经有24名学生通过答辩获得博士学位,博士论文有的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有的获上海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从2012年设立国家优秀奖学金以来,陈教授的博士生6次获奖。已经毕业的24位博士现均为高校教师,有些已成长为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他们在科研工作中成绩突出。有2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入选“北京市属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三年行动计划特聘教授”、“辽宁省高等学校杰出青年学者成长计划”、“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和“上海市科技青年启明星计划”各1人。在教学工作中也取得佳绩。1人作为第一完成人获河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人获浙江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1人被评为“浙江省高等学校优秀教师”,1人获“中国力学学会全国徐芝纶力学优秀教师奖”。
陈立群教授在研究生建设方面也有贡献。他共同编著的教材《非线性振动》入选“教育部研究生推荐用书”。他合著的专著《非线性动力学》入选“上海市研究生教育用书”。三、科学研究成果卓著
陈立群教授长期从事动力学、振动和控制的研究,完成了多项有意义、有难度的工作。提出了内共振能量采集、整星非线性吸振器等新思路,发现了内共振中双跳跃演化的新现象,并发展了陀螺连续体摄动分析、混沌参数开闭环控制等新方法。他的研究论文在多种国际力学著名期刊上发表,被国内外同行广泛引用,取得了较大的国际影响。
在完成自己科研工作的同时,陈立群教授热心为同行服务,积极参加学术交流。他是《力学学报(英文版)》《力学学报》《应用数学与力学(英文版)》的副主编,也是《国际非线性动力学与控制》等十余种国内外期刊的编委,并为数十种国内外期刊审稿。他的学术水平和敬业精神为国内外同行称道。
陈立群先后主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项、重点项目1项、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1项和面上项目4项以及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上海市人才基金、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点专项科研基金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其它项目。多次获得省部级自然科学奖,作为第一完成人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3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合作出版英文专著两部,中文专著两部。他所发表的论文被SCI收录160余篇,SCI检索他人引用2200余次,学术谷歌检索引用5400余次。2014年和2015年两度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作者。
已故钱伟长校长生前殷切希望上海大学教师的科研“站在学科发展第一线,有了成绩,全世界承认”。陈立群教授以此为目标,创新进取,继续在科研中取得丰硕成果。
陈教授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取得了有目共睹的职业成就。2004年获宝钢优秀教师奖。2005年被表彰为“全国优秀博士后”。2007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08年入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上海市领军人才。2009年被表彰为“全国模范教师”,入选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资助计划。2011年获上海市教学名师奖。2012年获上海市“教书育人楷模”提名奖。2013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5年获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
(上海大学理学院宋丽芬)
为了引领新兴学科工业工程专业的更好发展
上海交通大学江志斌教授
工业工程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引进中国的新兴学科。作为当今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工业工程学者,江志斌教授秉承“关注细节、持续改善、放眼全局、追求卓越”的工业工程素养,认真讲好每一节课,精心培育每一位学生,系统谋划学科专业建设的每一项工作,在不同层面上为工业工程创新人才培养作出了重要贡献。
江志斌祖籍安徽省歙县,1958年出生于安徽省安庆市。作为恢复高考后第一届大学生,1982年1月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1985年毕业于江苏工学院(现江苏大学)后,在合肥工业大学任教。1995年起先后在丹麦、香港、加拿大留学,1999年获得香港城市大学博士学位。2001年作为学科带头人被引进上海交通大学,任工业工程与管理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至今;2006年起任上海交通大学中美物流研究院副院长;2007-2014年任上海交通大学教务处处长。
江志斌主要从事工业工程专业教学和科研,其研究方向包括复杂生产与服务系统运作管理、医疗健康服务工程以及管理创新方法。
立足三尺讲台,践行教书育人
在上海交大执教十五年来江志斌高度重视本科教学。无论是担任系主任,还是到学校担任教务处处长等行政工作,他始终坚持为本科生开设核心专业课程 《生产计划与控制》,2010年起又承担了该专业基础课程《微观经济学》主讲任务。为了满足学校人才培养国际化和留学生教育需要,所承担的课程均采用国外原版教材并用全英文或双语教学。由于行政工作繁忙,经常晚上回家后备课到深夜。他经常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对于社会当前热点问题的关注,帮助他们正确理解国家方针政策,树立社会责任感。例如在《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在讲到市场机制和政府作用时,他向学生解读十八届三中全会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关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的重要论述,以及《中共中央关于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决定》 中法治经济与市场经济一致性的论述,使同学们从微观经济学原理的角度深刻理解党中央决策的正确性和重要性。为了培养未来工业工程领域高端人才,鼓励学生出国深造,学成归来将来为国效力,他每年帮助学生写推荐信达数十封,在他的帮助推荐下,每年均有10多位本专业毕业生赴国外一流大学深造。
投身教学改革,取得丰硕成果
一是不断改进教学课程,提高教学效果。在他所主讲的两门课程教学过程中,他让学生成立若干小组,结合教学内容并针对当前经济运行、产业发展以及企业管理问题,在课堂上陈述与讨论,并由学生彼此之间评分。在《生产计划与控制》课程教学中,让学生结合课程学习组成项目小组,完成一个项目。此外,采用“Retrievalstudy(检索式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不时穿插课堂小测验,以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二是积极建设优质课程,不断提高课程质量。作为创始负责人,江志斌先后获得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以及国家级精品专业导论课程等国家级精品课程。三是采用全英文或双语教学,采用原版教材(配备中文教参),以满足本专业留学生教育需求 (本专业每年均有一定数量的留学生),提升本专业学生在国际化背景下从事本专业工作能力,也有利于学生出国留学。用全英文主讲的《GroductionGlanningandControl》课程获得国家级来华留学生精品课程。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办一流工业工程专业
传统的工业工程主要面向制造业,鉴于国家经济转型和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需求,2009年设置了面向制造业和服务业两个专业限选课模块,满足了部分学生在服务业就业的需要。二是推进优质课程建设,近年来工业工程专业共获得国家和省市级精品课程6门次。三是狠抓教学团队建设,建立青年教师传帮机制,他领衔的工业工程专业骨干课程教学获得国家级教学团队 (全国200多个工业工程专业中仅有2个学校获得此殊荣)。三是大力推进全英文专业建设,满足人才培养国际化和留学生培养需要。四是积极推进工业工程专业综合改革,使之成为教育部一类特色专业。在他的带领下,上海交通大学工业工程专业建设、人才培养质量在国内200多所高校中名列前茅,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广泛好评。工业工程专业“兼顾制造与服务业需求的国际化复合型工业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于2013年获得上海教学成果一等奖。立足交大放眼全国,引领中国工业工程专业发展
作为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工程分会副理事长、教育部管理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及其工业工程组5人成员之一 (2006-2013) 和现任教育部工业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一副主任委员,他立足交大放眼全国。为了提高我国工业工程专业师资教学水平以及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他发起并先后两次主办华东地区工业工程专业教学研讨会 (至今已经举办11次),发起并承办了第一次全国工业工程专业教学研讨会;与全美排名第一的乔治亚理工大学工业与系统工程学院及Intel合作举行了全国工业工程专业教师培训班等。2005年他带领中国大陆工业工程代表团第一次参加国际工业工程师学会会议,提出了国际工业工程师学会中国组织架构,即将台湾分会改组为台北分会,新设北京分会担任首任分会主席,使得中国工业工程加入了国际大家庭,同时回避了敏感问题,维护了国家统一。2015年,时隔十年,他再次在国际工业工程师年会的工业工程系主任联席会上,提出了中国工业工程学科创新发展的思路和架构,受到国际同行高度评价。由于在工业工程专业领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社会服务等方面的突出贡献和在国内外产生的重要影响力,江志斌先后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2013年被遴选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4年被评为国际工业工程师学会会士,2013年获得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有突出贡献工业工程专家”称号。
(上海交通大学李红梅/文)
勤钻研知书晓理为师表秀外慧中
中南大学范晓慧教授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昌黎的《师说》阐述了为师之道。而生于河北昌黎的范晓慧老师,从教近二十年来也一直身体力行践行此道。
范晓慧,中南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南大学本科生院副院长、烧结球团与直接还原研究所所长。先后入选“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湖南省普通高校学科带头人”,获“湖南省芙蓉百岗明星”、中国金属学会“冶金青年科技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有教无类,润物无声
“范老师,感谢您在我最困难的时候资助我”,“范老师,感谢您在我最迷惘的时候耐心地指导我”……当毕业学生或在校学生如是说的时候,范老师总是欣慰地笑着说:“这是我应该做的。”
简简单单的一句“应该做的”饱含了范老师对教师这份神圣职业的崇敬心与责任心。她二十年如一日,把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学生的关爱融为一体,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范老师还常说:“我们不但要把优秀的学生培养好,更重要的是给那些迷失路途的学生以最大的帮助”。有教无类,一直是范老师培养学生的一个原则。曾有个沉迷网游的学生,因成绩太差甚至面临退学,范老师主动找到该学生,像母亲一般耐心劝导他,像迷途中的一块指路牌,这名学生在范老师的帮助下最终顺利完成学业。学生从进校到走向工作岗位,始终伴随着范老师的关心和温暖。新生见面会上讲述着自己的经历和经验,让学生更为迅速融入色彩斑斓的大学生活;日常生活与学生相处,亦师亦友,让学生增长专业知识的同时拓展了视野;为毕业生联系用人单位,事无巨细,让学生圆满解决了就业问题。此外,班导师津贴用作班费,工资为困难学生补贴生活费,彻夜等待手术中学生平安的消息……范老师以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爱,诠释着一名师者润物无声的情怀。
范老师用心用爱教书育人得到了老师和学生们的肯定与高度评价。她先后获得中南大学首届“师德标兵”、“师德先进个人”、“我最喜爱的十佳教师”、“十佳青年教师”等荣誉称号。中南大学官网、校报还围绕范老师的先进事迹作了“让爱成为一种品德”、“别样女博士,别样新精彩”、“我与导师面对面”等专题报道。倾力教改,成果丰硕
深耕教苑的范教授不仅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倾注着爱与责任,在教育教学改革上更是以学生为本,打造了“以科研项目为依托,培养富有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新模式,由她主持的“矿冶类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项目获得2013年湖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汗洒教坛二十载,范教授先后主讲本科生、研究生课程10门,指导实习实践环节5项,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100多人、博士和硕士研究生70余人。在教学过程中,范教授丰富和完善了“以问题驱动为导向、以过程考核为手段”的研讨启发式课堂教学新方法,提升了学生研究性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评价反映“特别喜欢范老师的课,充满趣味而且能调动积极性”。由范老师主持的教案曾获中南大学首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教案十佳”。指导的学生获国家级和省部级创新项目和成果奖达42人次。
范教授改革实践过程中,不断凝练,注重品质,主持、参与精品课程和精品教材的建设。她主编了教育部高等学校教指委规划教材《烧结球团厂设计原理》;参与编写“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资源加工学》、《矿物资源加工技术与设备》和“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烧结球团生产技术手册》、《选矿工程师手册》;参加国家精品课《资源加工学》的建设;主持湖南省研究生精品课《钢铁冶金数学模型与人工智能》的建设;2002年出版国内第一部造块过程控制的专著《烧结过程数学模型与人工智能》;2010年参加专著《ExpertSystems》的撰写;2013年出版《铁矿烧结优化配矿原理与技术》和《铁矿造块数学模型与专家系统》,获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1项。
此外,范教授作为中南大学本科生院副院长,认真贯彻落实学校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积极深化本科人才培养综合改革,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体系梳理及专业综合改革工作,推进了以“开放式精品示范课堂计划”引领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及以卓越工程师、卓越法律人才等教育培养计划引领的行业协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潜心科研,勇于创新
作为中南大学钢铁冶金学科带头人,范教授始终潜心科研,不断创新。每天深夜里的台灯伴着她阅读和思考,周末和假期实验室里常能见到她的身影。
范教授先后完成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子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湖南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国际合作以及校企合作项目等100余项,在难造块铁矿资源制备炼铁炉料、铁矿造块过程优化控制数学模型与专家系统、造块节能与污染物减排等方面取得创新性成果,并成功应用于宝钢、武钢、鞍钢等十余家大型钢铁企业,取得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她获得2012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4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技术发明一等奖、2011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001年中国高校技术发明一等奖、1998年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2010年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7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007年云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并获省部级三等奖4项;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45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5项,发表学术论文180余篇,被SCI、EI收录100余篇次,应邀作国际学术会议报告11次。
在学科建设方面,范老师十分重视学科队伍建设和青年人才培养。经过团队多年的努力,已建成湖南省烧结球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共建了难冶有色金属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等国家级研发平台,同时承担了湖南省“2011计划”战略金属矿产资源清洁高效利用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形成了铁矿造块理论与新工艺、直接还原、钢铁冶金过程数学模型与人工智能、复杂铁矿与二次资源综合利用等特色研究方向,打造了具有中南大学特色的钢铁冶金学术梯队,成为国内外从事钢铁冶金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并牵头举办了我国首次国际铁矿造块学术会议,与日本、美国、巴西、澳大利亚等高校、科研单位建立并长期保持紧密联系和交流,提高了学科在国内外学术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近年的迅速发展使得本学科已达到国内同类学科的先进水平,在直接还原与铁矿造块研究方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中南大学(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