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代上海,有这么一条街,南起福州路、北终南京路,今山东中路一带,短短200米,却是中国近代报业的摇篮。这就是“中国的报馆街”——望平街。
昔日,这条上海著名报馆街上,一代又一代报人在此细观世界风云,记录历史沧桑,承载光荣梦想。
今时,在这条路上现今唯一保存的老报馆——申报馆里,文化、金融界精英齐聚一堂,再次开启上海文化公共空间新领地。
申报馆今昔对比
百年申报馆重焕活力,引领公共空间回归
1872年4月30日创刊的《申报》是近代中国发行时间最长、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报纸。矗立在汉口路山东中路路口申报馆是汉口路上现今唯一保存的老报馆。
建成于1918年的申报馆,百年间几经变迁。1949年5月27日申报停刊后,《解放日报》开始在这里办公,宣告新中国新闻宣传工作的开始。《解放日报》新址启用后,这里又一度成为创意办公楼、茶餐厅。
直到去年5月,由复旦校友众筹的申报馆咖啡(The Press)正式揭牌成立,一代报人的“精神故乡”焕发了新的活力。申报咖啡馆搜集了申报百年来的老照片,高挂于墙壁,装修设计上也保留了其原有的雕花穹顶及钢筋水泥柱,更将其刊头“申报馆”三字拓印在了二楼中厅。一年来,申报咖啡馆不定期举办各类论坛、讲座与展览,聚焦媒体、文化,金融,支持创业创新,试图以咖啡馆的机制建立起文化交流的平台,引领文化公共空间的回归。
今日申报馆咖啡内景
4月30日,在申报咖啡馆(The Press)开业一周年之即,由申报馆咖啡发起,东方历史评论和复旦大学校友会协办的第二届申报馆论坛举行。原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刘吉、上海市历史学会会长熊月之、中国新闻史学会理事秦绍德、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张力奋等嘉宾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上海近代公共空间的演变。
论坛现场
上海近代公共空间何以形成?
作为率先结缘全球化的中国都市,近代上海不仅成为中国的经济、文化中心,也成为近代公共领域的开启之地。
上海近代的公共空间究竟是如何形成的?
论坛上,中国新闻史学会理事秦绍德从报业巨子史量才先生的公共活动聊起,阐释了上海公共空间的两个要素:一、近代上海的大码头属性,促进了商业和文化交流;二、公共租界的存在,使上海形成了微妙的政治格局和公共空间。
申报馆编辑部
而上海市历史学会会长熊月之认为,上海近代的公共空间的形成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是由制度差异早成的缝隙效应。当时的上海有“一市三制四界”,一个城市有三个政府,实行着不同的制度。 “一大会址就诞生在当时法租界刚刚新开发的地段,而二大会址出现在法租界和华界的边界。” 熊月之表示,制度之间的差异,导致了法律、文化等领域有缝隙存在,这些缝隙使得公共空间得以生存。
二是物理公共空间和舆论空间融合的扩大效应。近代上海,存在着许多物理上的公共空间,比如位于今泰兴路的张园。“作为一个集会场所,这里提供的所有服务都明码标价,只要付费,任何人,不论政党派别都能来这里演讲。”熊月之介绍,张园可谓“近代中国第一公共空间”。与此同时,演说的内容一经望平街上的大小报纸的刊载,立即传遍全国,这就是两者融合的扩大效应,从晚清到民国都是如此。
有“近代中国第一公共空间”之称的张园
张园价格明细
另外,移民人口带来的特殊网络也起到重要作用。上海开埠时人口不到25万,到1949年已经增长至546万,其中85%以上的人口都来自全国各地。由于当时民国政府人员的精简,大量移民人口的组织和管理都依靠“同乡组织”进行。从晚清到民国,同乡组织最少时56个,最多256个。这些同乡组织不仅为“老乡”介绍工作、排解纠纷,还开办学校、医院,功能相当之大。三个政府无一能奈其何,上海便成为了全国有名的“安全之所”,吸引了更多文化人聚集。
公共空间需要“思想性”
反观如今的上海,哪里才能寻找到一如当年的公共空间?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张力奋在论坛现场提出了这样的思考。
张力奋表示,在近代中国,上海曾是一个公共思想的市场,一个文化重镇。“回看《申报》刊载的内容,觉得上海一度离世界的中心很近。而如今,上海作为一个思想的市场、文化的市场的影响力正在逐渐褪去。”
在张力奋看来,一个城市的公共空间,有三个层面上的意义。首先是沙龙、咖啡馆、酒吧等可供自由讨论的物理空间;其实是优秀的大学;而最重要的则是文化的内涵。“真正的公共空间需要世界量级的博物馆、实验剧团、交响乐团、包括媒体来支撑。”张力奋表示,没有“思想性”,任何公共空间就是一个物理上的空间而已。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原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刘吉表示,应该增加一些像申报馆咖啡这样文化和实体空间并存的公共空间,发展形成气候,相信上海能够重现辉煌,成为中国最自由,最具有国际意义的公共空间。
活动后,沪上知名画家韩辛向申报馆赠送其画作《永远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