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被拆除的原子能楼。(网络图片)
■本报记者 许琦敏
前天,有着“共和国科学第一楼”之称的中科院原子能楼,在挖掘机的轰隆声中倒下。这栋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一条的五层灰色老楼,曾孕育过中国的“两弹”,从这里走出两位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6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数十位泰斗级院士,分化出了一批重要的核科学和物理学研究机构。
在中国科学发展史上具有如此特殊意义的一栋楼,为了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建设“纳米集成技术与纳米制造综合研究平台”被拆?为何不能作为文物建筑保留? 为何不能改建博物馆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文物专家表示,对于不可移动的文物认定,有着一定的规范,并非有历史意义的建筑就一定要保留。来自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的信息显示,原子能楼的南墙将按原貌复制在新建实验楼南墙,同时在旧址设立纪念标志物,以达到保护和传承原子能楼历史价值的效果;在新建楼内设立一展室,以展示老科学家的科学精神和事迹。
世事变迁,这幢老楼逐渐荒废
前天被拆的这幢钢筋混凝土大楼竣工于1953年,当时由于入驻了中科院物理所,而被称为“中关村物理楼”。1958年,物理所更名为“原子能研究所”,该楼亦随之而称原子能楼。原子能所后来发展成原子能院,它在1973年留给了从原子能院分离出去的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以又称“高能楼”。
而那些老中关村人如今仍习惯称其为原子能楼,是因为它作为中关村科学城中第一座科研大楼、中华人民共和国“两弹”研究的发祥地,留给人的印象太深刻了。当时,原子能所科研人员在前苏
联撤走在华专家的背景下,攻克了六氟化铀生产、点火中子源研制、核爆燃耗测定、氢核理论研究、核数据测量和验证等道道难关,为“两弹”成功研制作出重大贡献。
据不完全统计,1959年至1965年,原子能所有关研究室、组,成建制地调出去,输送给外单位的科技人员就达914人。从这座大楼里,走出了6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分别是钱三强、王淦昌、彭桓武、邓稼先、于敏和陈芳允;走出谢家麟、于敏两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走出了数十位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如赵忠尧、张文裕、何泽慧、黄祖洽、叶铭汉等。
从这座大楼“裂变”出我国一批重要核科学和物理学研究机构,包括现在国防系统的诸多核科学技术研发机构,也包括中科院系统的高能物理所、理论物理所、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兰州近代物理所等高水平研究机构。
然而,随着世事变迁,这幢老楼逐渐荒废,从去年10月起就开始停水停电。前天,承载着中国科学开创历史记忆的“共和国科学第一楼”被拆。
拆除引来社会诸多关注目光
原子能楼的拆除,引来了社会诸多关注的目光,也引来了不少质疑:为何不能作为历史文物保护起来? 为何不能改建成博物馆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在新中国科学史上具有如此重要意义的一幢大楼,为何就不能保留?
上海文物博物馆系统一位资深人士告诉记者,一幢建筑因为其一定的价值要获得保护,主体责任还在政府的文物保护职能部门。国家《文物保护法》第13条规定,各级政府必须调查保护辖区内的不可移动文物(包括建筑物),将其分为国家级、省区直辖市级、市县区级三个级别的文物保护单位,落实各项保护措施;对于未列入文保单位但确有意义的
建筑,也要列出名单加以保护。当然另一方面,保护文物是全社会的责任,建筑的使用单位或个人,也应主动向文物保护部门提供信息。
他说,文物保护单位的认定有规范的程序。目前的难点是怎样理解看待建筑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该怎样保护、利用,有时各界难以达成共识,城建与保护之间的确会存在矛盾。其实,即使没有获得文物认定、甚至已被损毁的那些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依然可以保护原址,并改建为博物馆、教育科研基地,通过其他文物展示,还原历史原貌。
这从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网站上发布的一份通知公告中可得到一些印证。这份公告名为“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园区规划建设及‘高能楼’(又称原子能楼)保护相关问题的说明”,公开时间显示为6月 21日。
这份公告表示,拆除在现有园区内的部分旧建筑,是为了建设“纳米集成技术与纳米制造综合研究平台”,在项目报批和推进的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和北京市有关规定申请和办理诸如立项、市政规划等多项审批手续,于2015年底即达到了进入施工阶段。
在考虑原子能楼的保护问题上,纳米中心积极与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和汇报,争取理解和支持,修改完善了原设计方案,确定了“将‘高能楼’的南墙按原貌复制在新建实验楼南墙,同时在旧址设立纪念标志物,以达到保护和传承‘高能楼’历史价值的效果;在新建楼内设立一展室,以展示老科学家的科学精神和事迹”的方案。
公告称,在传承历史方面,重要的是要继承科学精神和大师风范,可以采用适当方式加以保护,并非一定要原封不动地保留原有建筑———“共和国科学第一楼”虽然只留下一面墙,可载入史册的两弹一星精神,永远不会被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