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WeWork办公点既有不受打扰的独立办公空间,也有大面积的公共区域。本报记者顾一琼摄
本报讯 (记者顾一琼)延平路、武定路,静安寺商圈附近其貌不扬的两条小马路。这两条小马路的交叉口,一个在常人看来稀松平常的地理位置,却被全球联合办公和众创空间的鼻祖——WeWork相中,其创始人说,他们相中的正是此处的交汇交融。今天,WeWork亚太区首站、延平路135号办公点正式开业。年底,它还将在静安区威海路、黄浦区云南路落子。
延平路135号,原先是一幢老旧的商务楼,如今其二层已成为WeWork的站点。乘电梯至二楼,推开大门,迎宾台时髦而复古的上海气息扑面而来。这里,有霓虹灯管拗出的“NongHao”(沪话“侬好”)造型,还有三排各处收集来的“红灯”牌台式收音机和老款黑白电视。
据WeWork亚太区负责人卢书成介绍,延平路办公点共3000多平方米,514个工位(即一张标准尺寸的办公桌)。整个空间既有满足会员保密及不受打扰等需求的独立办公、电话空间,也有大面积的公共区域,比如便于商务交流、休闲小憩的开放空间,也能提供用于其他小型活动的全能空间。而其他办公配套设施,诸如安保、前台、宽带、打印、公共厨房等服务均由WeWork统一提供。“会员来这里办公,只需带上一台自己的电脑。”
目前,延平路办公点的固定工位价格在每月3000元,非固定工位价格在2000元。非固定工位是全球会员共享的资源。比如国外的会员,临时出差到上海几天,人还没落地,这儿的办公桌已经给他准备好了。
据介绍,在试运营期间,这儿的工位已近满租,截至目前已入驻企业100余家,企业类型涵盖手机应用、旅游、食品、投资、服务、咨询等各领域。对此,WeWork喜闻乐见,“对我们来说,企业类型越丰富多元越好,这样才能产生更多的跨界创新和可能。”卢书成说。
在整个办公点兜一圈,最大的感受是亲切。这里,更像是一个社区、一个大家庭。撇去由中国象棋、七巧板图案装饰的墙面,随处可见的上世纪80年代方形铁皮饼干桶和大白兔奶糖等浓浓的上海元素外,你还能看到面对着巨大热带鱼缸发呆的思考者、窝在懒人沙发里洽谈生意的新商务客、躲在私密会议室里进行远程电话会议的白领、甚至牵着宠物带着娃进行头脑风暴的创客……生活的一切可能,在这里得到了释放。就像WeWork自己打出的标语:“这里不仅仅是谋生之地,更是创造美丽新生活的场所。”
相关链接
WeWork是全球联合办公和众创空间的鼻祖,于2010年在美国纽约成立,旨在向创新创业人群及希望联合办公的初创企业、小公司及个人提供服务。WeWork通过提供灵活便利的创新创业场所及专业服务,已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的联合办公及众创空间品牌,迄今已在全球23座城市拥有80多个联合办公场所,分布在美国纽约、波士顿,英国伦敦,荷兰阿姆斯特丹,以色列特拉维夫等城市。今年3月,WeWork获得弘毅资本及其母公司联想控股领投4.3亿元融资,市场估值达到160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具价值的创业公司之一。
让“大咖”加速众创空间洗牌
本报记者 顾一琼
WeWork来了!这句话在沪上众创空间圈内已叫嚷了近一年。
去年以来,WeWork创始人在上海兜兜转转了好久,与很多区接触过,最终他们还是选在了距离静安寺一公里路程的静安区延平路,作为WeWork亚太区首个大本营。
对此,WeWork给出了这样一个理论:有研究表明,越是富裕的社区,人们交往的可能性越大,越是人口混杂度高的社区,人们创新的可能性越大。
有着“金五星”及多栋“亿元楼”的静安寺商圈,有着浓浓腔调的梧桐绿荫和咖啡香,以及带来海量人流交汇的多条轨交线路……种种特质,个个戳中WeWork的心头好。
但事实上,接纳WeWork还是需要勇气的。
近年来,由于政府的大力推动、较低的准入门槛和资本的涌入,使得各地众创空间规模迅速扩张。有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有各类众创空间1.5万家。但伴随众创空间遍地开花的是,不少空间严重同质化,缺乏核心竞争优势。
而WeWork的入驻,对已有的国内联合办公模式将带来某种颠覆,加速众创空间洗牌。对于外界惊呼的“狼来了”,静安区倒乐见其成:正是要借“大咖”之力,加速行业洗牌,提升“静字号”众创空间的能级和魅力。
“大咖”加盟推动行业分化
商务、人才、资金、信息流交汇的静安区,是国内最早的众创空间诞生地。早在2010年,联合创业办公社(P2)在静安寺附近建立了旗下第一个众创空间“静安之源”。这里诞生了大名鼎鼎的“足记”“周末去哪儿”等创新创业团队。截至目前,P2服务的创业团队超过300支,总融资金额超过3.5亿美元,其中超过10支团队得到了A轮融资。
P2只是一个范例,整个静安区现有众创空间20余家,其中国家级众创空间2家、市级众创空间5家,空间面积超过6万平方米,聚集了大量创业项目及团队。
根据不同的区域环境、产业生态,在市场之手的挥舞下,一些众创空间已逐渐显露出差异化特质。比如:“WE+·大宁空间”毗邻多媒体文化产业园及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定位于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主题;“复客中国·江宁空间”周边文化创意产业发达,定位于泛娱乐主题;“出类创空间”依托出类媒体优势,定位于传媒主题。此次WeWork的入驻,或将加速这样的行业分化和细化。
“出类创空间”相关负责人很坦然:“WeWork就好比众创空间的先锋,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但我们完全可以差异化竞争,比如说,针对房租承受能力更有限的微小型团队和企业,在成长过程中重在提供投融资对接等服务。”
“傲娇”又热情的科委主任
林晓珏,静安区科委主任。“傲娇”和热情,这一对有着相反意思的形容词,却能在她身上融合得天衣无缝———但凡有众创空间前来“讨补贴”,都会得到相同的答案:“政府补贴可能会有,但也只是‘毛毛雨’”;而当这些空间要对接、要服务时,林晓珏又会“冲在第一线”,成为“政府资源集散点”,忙碌到微信屡屡被“刷爆”。
对于自己身上的“矛盾”,林晓珏解释:静安区综合优势明显,各类投资和运营主体来此开设众创空间的意愿强烈,区域内众创空间市场化水平高。“只有经历过市场残酷竞争、淘汰后站稳脚跟的,才有向上发展的可能。政府所要做的是引导少一点、监管慢半拍、服务跟得上,让创新创业活力自然迸发。”
就像此次WeWork入驻静安区,政府并没有给出异于他区的优惠政策或补贴,只做了一件事:以区科委为“桥头堡”,协助该项目与区各委办局对接,尽量减少“大咖”入驻的各类“摩擦系数”。
打造“大社群”应对市场洗牌
针对即将到来的众创空间“洗牌年”,静安区已筹谋在先。
据透露,下一步,静安区将重在打造创新生态系统,抓好企业主体、服务功能和协同机制,按照“政府服务空间,空间服务企业”的思路,多方位强化对区内众创空间运营主体的服务,鼓励和支持各类众创空间向创新创业企业及团队提供一揽子服务,解决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比如,为入驻的创新创业团队及企业开展注册、税务、法律、财务、人力资源等信息咨询及服务;举办创业沙龙、创业大讲堂、创业训练营、培训辅导、投融资对接等活动。
区科委也将支持各众创主体之间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合作,促进资源关联共享,将静安区打造成为创新创业的生态社区———一个有着宽泛概念的创新创业大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