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轨交2号线张江高科站大约500米的一个科技园区,目前正成为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的重要根据地。昨天下午,一场来去匆匆的大雨过后,园区的草地上重新架起5G(第五代移动通信)手机的原型机,开始测试其与百米外5G原型基站的通讯情况。记者看到,现场屏幕上显示的实时下载速率,达每秒3.6吉比特(1吉=1千兆),也就是百兆光纤的36倍。
这里是国内第一个5G高频段的外场试验场,昨天是它第一次正式运行。在国家工信部的主导下,我国正在全球率先开展5G大规模技术试验。从现在起到2018年,试验主要是验证技术、方案和系统;而从2018年到2020年,随着5G技术趋势和标准走向逐渐明朗,试验将从技术转向产品。在这张环环相扣的研发路线图上,张江高频试验场占据着重要位置。
5G是目前全球通信研发的重中之重。和4G相比,5G的下载速度将提升10倍到100倍,单个基站容量提升1000倍,通讯时延缩短1/10。这些特质,将使5G成为第一个能真正支撑超高清视频、物联网、虚拟现实等应用的基础设施。就拿人们常忽视的“时延”指标来说,在自动驾驶时代,前车若能将自己的动作(比如猛踩刹车)及时“告诉”后车,可以更好地规避事故。借助5G,从刹车信号发出到接收,后车最多只会行驶几十厘米;如果采用其他通信手段,后车可能会多移动1米,安全性的差别可想而知。
业界普遍认为,2020年将是5G成熟之年。但目前,它仍要面对各种困难,其中就包括无线电频率资源稀缺。事实上,张江的5G高频试验场,其最突出的价值就是要化解这一频谱瓶颈。
在无线电领域,所谓“高频”与“低频”,分水岭是6吉赫兹(GHz)。上海市无线电管理局相关负责人昨天告诉记者,低频无线电集中了大家耳熟能详的各种通信方式,包括对讲机、2G/3G/4G、Wi-Fi、蓝牙等,目前几乎爆满。据统计,目前国家已划分、但未明确使用方(包括未被有效利用)的频段,绝大部分位于6吉赫以上。
但高频频谱的空闲,恰恰是因为它一直是通信业务的“荒漠区域”。在张江现场主持5G试验的中兴通讯无线产品部总工程师朱伏生告诉记者,高频的电波信号很容易被干扰,只有在少数场合被当成“看不见的光纤”、支持两个固定点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此外似乎没多大用处。但随着低频资源逐渐枯竭,“盐碱地”的价值逐渐上升。几周前,美国在全球率先将24吉赫兹以上频段开放给5G,分析人士认为示,此举意在保持美国在无线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而在国内,5G技术要有所突破,也必然要在高频通信方面形成技术突破;而张江的5G试验,重点就是这个方面。
据了解,自主的5G高频通信关键技术目前正在快速走向成熟。据朱伏生介绍,他们研发的5G高频基站不再会朝四面八方漫无目的地发射电波,而是会瞄准、跟踪手机用户的方位,对电波波束进行聚焦式投射,从而显著提高通信质量:“某种意义上,它就像舞台上的追光灯。”
昨天,张江外场测试第一天的结果证明,这种技术可以排除植物枝叶透射、遮挡物衍射、建筑物反射等干扰。哪怕时速超过50公里,网络下载速率依然可达数百兆。
张江5G试验场的运行,也是上海首次为高频段无线电颁发通信许可。为支持5G研发,市无管局在接到频率使用申请后,仅用了3天就完成了通常长达几周的审批流程。可以说,为支撑上海的科创中心建设,本市的行政效率也正在与技术一道快速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