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在年轻人中间火了。7月下旬,上海昆剧团在国家大剧院接连4天演出《临川四梦》,场场爆满,戏迷看完演出连连称赞:“正宗!”上海拍摄的京剧《霸王别姬》《萧何月下追韩信》则以3D戏曲电影的形式登陆香港,粉丝将前去介绍影片的演员团团围住,要求签名合影。这两年,京昆艺术逐渐成了高校学生和都市白领追捧的时尚。
如此受欢迎的背后,是上海京昆人的不懈求索。上海文艺院团推进“一团一策”改革一年来,上海京剧院以项目制激活团队活力,让演员担任制作人,并吸纳白领戏迷成为智囊团,探索将传统戏曲加上弹幕、3D等时尚包装推向年轻观众。上海昆剧团“学馆制”开学一年,90后演员成功演绎大戏 《长生殿》《夜奔》《盗库银》 等传统折子戏,并主演新创排的《南柯梦记》。
既尊重人才成长的规律,又懂得市场规律,年轻演员正和年轻观众一起成长,共同构架起一个充满活力的戏曲生态。
舞台上老带小,给青年演员更多机会
上月,上昆赴京参演在国家大剧院举行的“纪念汤显祖逝世400周年展演”,首次完整上演《临川四梦》。在《牡丹亭》中,老艺术家梁谷音出演《离魂》一折的杜丽娘,得到观众热烈叫好。一下台,老艺术家却有些闷闷不乐,换装拆头饰的当口和身后两个饰演花神的90后演员似是抱怨几句,然后就把自己关进了化妆间。
原来,梁谷音觉得自己这一次对人物的发挥并不完美,“上一次演出时声音不到位,这一次声音养好了,却没十分入戏。”两个小“花神”忍不住说:“没想到老师对自己的要求这样严格。”
戏曲舞台常说有货才有客,创新万变不离其宗,要的不仅是对传统程式的尊重,更是戏比天大的执着和坚守。在跑龙套中学戏是一种传统,都说千练不如一演,今天的花神就是明天的杜丽娘,老一辈对艺术的锱铢必较,得失寸心知的那股劲儿,无疑是生动的一课———这正是“学馆制”创办的初衷。
一年多前,这批90后演员刚进团,就被安排以“学馆制”的方式继续学戏。三年100出折子戏、6出大戏只是量化的教学目标,更多的功夫还在日常点滴之中。如果说戏校是本科生按部就班的上课方式,如今他们更像是在职研究生,忙碌的演出之余,得空就约老师“开小灶”。年逾古稀的老师们不止在排练房坐镇,更是演出的艺术指导,这次进京演出,几出戏才刚谢幕,岳美缇、张静娴等几位老艺术家,就趁热给80后、90后演员们纠正演出中的问题,这里的眼神不到位,那里唱的节奏不对,演与学互相补充,也难怪他们成长迅速,才“出道”两年,就有了各自的粉丝。
打开门,让戏迷成为创作营销“智囊团”
用更时尚的互动方式把传统艺术介绍给年轻人,这是上海许多院团正在尝试的新举措。
上京老生演员王珮瑜团队策划的“京剧清音会”已成为一个演出品牌,以清唱加导赏的形式带出骨子老戏,成为年轻人入门的方式。今年,王珮瑜还第一个尝试将视频网站的弹幕形式引入戏曲演出。演出前,屏幕一边直播后台演员上妆、服装师父熨衣服,一边滚动在场观众的即时反馈———“瑜老板好帅”“来一出搜孤救孤”,弹幕成了当代观众无声的叫好。
戏迷不仅能看戏,还能成为院团创作营销的“智囊团”。老生演员蓝天和傅希如的工作室里,有一支白领戏迷组成的志愿者团队,他们为两人今年的个人专场演出设计海报和演出主题。面对戏迷介入院团演员的包装营销,上海京剧院院长单跃进十分欢迎,“传统文化的传承,不仅需要台上技艺的继承,更需要台下观众与市场的不断开发与继承。”
这个成员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团队,去年底冠名“京继人”,与“经纪人”谐音,开始参与京剧院剧目策划和后期宣传。1个月前,上海京剧院新戏《浴火黎明》 的创作座谈会上,80后“京继人”徐渊的意见很专业:“希望演员保留更多京剧本体艺术,使这出戏避免成为一部‘像京剧的话剧’。”她的意见被主创采纳,最终 《浴火黎明》 的节奏推进更快,更符合当代观众的欣赏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