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0年,你多大了?
2040年,东方明珠46岁,上海中心和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24岁,年轻气盛。
2040年,曹杨新村89岁,步高里110岁,和平饭店134岁,风华依旧。
2040年,上海开埠200年、浦东开发开放50年,城市性格在历史沧桑与文明激荡中,淬炼升华。
若把城市比作独立的生命,她有喜怒和哀乐,有拒绝和接受,有性格和风度,长久以来形成一种无以名状但独一无二的气质。
规划的主旨,是让各个年龄段的居民都能够在上海享受生活,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从昨天起向社会公示的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6-2040)》 (草案),凸显“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注重服务人的全面发展。
总规提出了“人文之城”的理念:以社区为基础单元,推动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塑造多样化的舒适住宅、创造更多的就近就业机会,保障低碳安全的出行,提供类型丰富、便捷可达的社区服务和绿色开放、活力宜人的公共空间,保护城市宝贵和厚重的历史文化遗产,充分彰显城市历史文化底蕴和地域文化特色,使上海成为更富魅力的幸福人文城市。
未来的上海,建筑是可以阅读的,街道是可以漫步的,公园是可以品味的,天际是可以眺望的,上海的城市表情是大气而谦和、优雅而温馨、令人愉悦的。
本报记者史博臻
最新鲜的提法:中央活动区
亮点:突出小陆家嘴、外滩、人民广场、南京路、淮海中路等中央活动区的全球城市核心功能
世博园曾是上海人气最旺的区域,人头攒动、摩肩接踵。去年,正式成为上海自贸试验区的一部分之后,作为上海中心城区内不多的“黄金开发地”,世博地区再次蜕变,迎来第二春。
今后的世博地区将拥有繁荣的商业、繁忙的交通,可以想象这样一幅画面:高楼大厦间,树木茂盛,天蓝水净,帆船点点,江鸟浮掠。有整洁的建筑立面和干净的路面,快速行走的商务精英与悠闲自得的旅游人群即便共处一个画面,也不会觉得突兀。这里还有国际人士参与的充满“新、奇、特”的文化、艺术、学术等展览和论坛不断,路边江边的驻场音乐秀此起彼伏。
翻看新总规,会发现一个最新鲜的提法,也正是世博园发力的目标:中央活动区,并突出中央活动区的全球城市核心功能。
中央活动区由中央商务区演化而来,涵义较后者更为丰富,重点发展金融服务、总部经济、商务办公、文化娱乐、创新创意、旅游观光等功能。
在上海,中央活动区是全球城市核心功能的重要承载区,也是服务整个市域的城市中心,包括小陆家嘴、外滩、人民广场、南京路、淮海中路、西藏中路、四川北路、豫园商城、上海不夜城、世博-前滩-徐汇滨江地区、徐家汇、衡山路-复兴路地区、中山公园、苏河湾、北外滩、杨浦滨江(内环以内)、张杨路等区域。
上海将致力于提升中央活动区的品质与活力,形成城市最具标志性的区域,每一处都各有特色、包罗万象、异彩纷呈。
———重点打造外滩-陆家嘴以金融市场为主的决策中枢,进一步集聚国际贸易、航运和总部商务等全球城市功能。
———重点打造世博-前滩-徐汇滨江的文化功能核心区,引领文化功能集聚,承载创新、创意、文化等全球城市功能。
———沿骨干河道两侧20米构筑连续开放的公共空间,改善滨水生态环境,建设形成以黄浦江、苏州河为骨架的13条滨水廊道,打造世界级滨水区。
———引入个性化、艺术性的公共设施,彰显文化魅力。
———倡导公共交通出行,改善街道空间品质,优化慢行交通环境,通过停车泊位调控等措施,使中央活动区率先成为“低碳出行实践区”。
借助“领头羊”中央活动区的魅力,提升和带动中心城能级活力。
———功能布局方面。在五角场、真如、花木3个副中心的基础上,在浦东新区新增金桥、张江2个主城副中心。推进张江、金桥、外高桥、市北、漕河泾等产业功能板块的转型升级发展,集聚生产性服务业,允许少量高技术、高附加值、无污染的制造业,配置高品质、定制型的公共服务设施。
——交通方面。强化中心城公共交通在机动车出行中的主导地位,至2040年公共交通占全方式出行的比重达到50%以上,绿色交通出行比重达到85%。在中环附近预留城市轨道环线,确保张江、金桥等城市副中心均有至少2条轨道交通线路直接服务。充分发挥中心城货运铁路参与城市客运的作用,研究新增线路预留宽通道、越行站的可行性,成为联系重要交通枢纽、市级中心、重点功能区之间的轨道快线。至2040年,中心城轨道交通线网密度提高到1.1千米/平方千米以上,轨道交通站点600米覆盖面积、人口、岗位比例分别达到60%、70%、75%以上。
———改善居住和公共服务品质方面。有序推进存量住房更新改造,完成所有住宅的适老化改造,并提供国际社区、创新人才公寓等类型,提高中心城新增中小套型和租赁房住房比例。对于就业岗位集聚的地区,鼓励存量住房改造、企业投资建设、政府回购等多种方式,进一步提高租赁住房比例。
———生态方面。新增吴淞江以及吴淞工业区等两片楔形绿地。完善公园绿地体系,增加若干个面积达1平方公里的大型公园。推进建设地区公园 (不小于4公顷)、社区公园 (不小于0.3公顷),服务半径分别为2公里、500米。针灸式新增微型公园,建设完善5-10分钟步行可达的绿地系统。至2040年,中心城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从3.8平方米/人提高到7.6平方米/人。
最切实的构想:每个新城至少一所大学
亮点:将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设立公共艺术百分比制度
我们从未在时空上如此接近世界一流大学的梦想———新总规提出,以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提升城市文化原创能力,将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依托高校和科研机构集聚优势,形成一批世界一流学科。鼓励金融商务、文化艺术、科技创新等类型的高校或开放型大学与新城、城市副中心联动发展,每个新城至少有一所大学。吸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或者分支机构来上海设立总部,打造国际文化机构总部集聚区。
多元包容的城市文化,离不开多元的文化建设主体。上海将以市场化手段引导文化品牌壮大,建设一批细分市场的全球文化产品和服务平台,集聚文化人才,成为全球设计和时尚产业中心、创意设计中心和职业教育中心。至2040年,文化产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口的比重达到15%。为了吸引文化机构和文化从业者在上海创新创业,上海未来将文化艺术从业者纳入相关创新人才认定体系,并给予落户、公租房等优先保证,给予文化艺术界个体创作人员在医保、社保等方面的特殊保障,并结合城市更新项目,保留一定的艺术空间,鼓励业主直接向文化社团和工作者提供闲置建筑空间。
上海未来将设立公共艺术百分比制度,推动公共艺术投入,在公共文化领域引入更多社会力量、市场力量;将发现和培植一批策划与传播新“海派时尚”的新媒体,鼓励新媒体领域文化企业充分竞争,深化文化国企改革,创新运营机制;将更加支持非盈利性文化机构和社团的发展,委托专业机构开展人员培训,提升非盈利文化机构与社团运营能力;将安排专项文化基金,设计开发面向特殊需求人群的文化项目。
城市魅力离不开一流的高品质文化设施,老百姓耳熟能详的地标性场所再将绽露新颜。
———黄浦江两岸地区重点发展创意设计、博物博览、传媒等功能,成为世界级滨水文化功能带。
———苏州河沿线地区重点发展公共文化服务、艺术、休闲等功能。
———延伸延安路-世纪大道文化交流走廊,引导会展、娱乐、演艺类文化设施集聚,提升文化传播和交流水平。
———佘山国际旅游度假区形成具备休闲旅游、文化娱乐、会议服务等综合功能的市郊型旅游度假地。
———环淀山湖地区在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同时,推动水乡古镇文化休闲和旅游资源的整体开发利用。
———整合人民广场等传统文化集聚区的资源,加快世博会文化博览区、徐汇滨江、环上大国际影视区、虹桥国际舞蹈中心等重点文化集聚区建设。
最时髦的身份:“圈里人”
亮点:乡村社区生活圈的概念初露面
15分钟,能听3首歌,下半盘棋,看6页书,一眨眼就过去了,实在太短。但在越来越多的上海社区,越来越多的居民可以在15分钟里做越来越多的事,由此衍生出来的“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概念,便是让居民真真切切地得到实惠。精巧如家,细密似网,人们在生活圈里解决日常生活所需,也在这里搭建自己的生活方式。
面向2040年的上海,“出门七件事”更有新意,也有规可依。100%———这是新总规提出,至2040年社区公共服务设施15分钟步行可达的覆盖率,让所有市民都能在有助于健康活力生活的社区居住、工作、学习和锻炼,给人无限憧憬。
城镇社区生活圈平均规模约3-5平方公里,服务常住人口约5万-10万人。以500米步行范围为基准,划分包含一个或多个街坊的空间组团,配置满足弱势群体日常基本保障性公共服务设施和公共活动场所。如果条件允许,建议在每500米服务半径布局一处不小于3000平方米的社区公园,包括社区公园、小广场、街角绿地等,实现人均4平方米社区公共空间的规划目标。主城区生态生活岸线占比不低于95%,至2040年,全市形成通江达海、城乡一体、区域联动的城市绿道体系,建成2000公里以上的绿道。
乡村地区是未来大都市空间和国际化大都市功能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将凸显乡村人与自然和谐的宜居功能,乡村社区生活圈的概念尚属首次正式露面。总规提出,按照慢行可达的空间范围,以行政村为单位,集中配置基本保障性公共服务设施、基础性生产服务设施和公共活动场所;以自然村为单位,配置满足弱势群体日常基本保障性公共服务设施和公共活动场所。建议在500-1000米服务半径,布局一处50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站,每个行政村设置一处600平方米的综合服务用房。同时,依托生产方式的转变带动农民生活方式的转变,有序迁并环境差、规模小的村庄,迁并受环境影响严重、居民点规模小、分布散以及位于集建区内和毗邻集建区的村庄,优先安排受环境影响严重的村庄居民的迁移,包括位于生态敏感区、水源保护地内以及受高压线、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严重影响的村庄。
新总规指出,上海将加强基本公共服务向现状公共服务水平较薄弱地区倾斜的力度,逐步消除不同地区、不同人群公共服务供给的差异性,提升基本公共服务的便利性与覆盖度。比如,新增住房重点向新城、核心镇和中心镇倾斜,住房建设将实现与轨道交通建设、就业岗位分布、公共设施配套的联动发展,使居民出行、生活、就业更加方便。
此外,将完善购租并举的住房供应体系,规划策略包括:加大新建住宅中租赁性房的配建比重;鼓励开发企业持有一定比例商品住房用于社会租赁;鼓励科研院所、医院、产业园区、大型国有企业等单位利用自有土地建设公共租赁房,用于本单位的人才安置;鼓励社会各类机构代理经租闲置住房,回收利用中小套型存量住宅,形成稳定房源用于出租;将多余的工厂、仓库、办公楼、酒店式公寓改为住宅,用作公共租赁房。
上海还将打造高品质国际化的健康休闲、医疗服务和医学科创中心,加快建设虹桥国际医学园区和浦东上海国际医学园区。加强医疗设施对新城发展的支撑,每个新城至少有一处三甲综合医院、一处三级专科医院。
每10万人拥有5-10个演出场馆、8-10个美术馆和画廊、2个以上各类博物馆和5个以上大中型图书馆———这样的描述看着就让人眼馋。新总规提出,至2040年,拥有数量众多、多样发达的文化艺术场馆和展示平台。同时,完善市级综合性体育中心的布局和功能,至2040年全市拥有专业足球场数5-10个。预留高等级专项体育场馆和训练基地,满足举办国际大型体育赛事的需要。
最负责的坚守:三条保护线不让步
亮点:适时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上海城市文化经历了三次大融合,具有独特的历史底蕴。第一次是从1000多年前以来,在中国南北文化交流基础上形成了江南文化;第二次是在1840年开埠之后,与欧美文明的融合而形成“海派文化”;第三次是在改革开放以来,形成了“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
三次文化大融合积淀形成了广为市民所接受的“开放、规则、精致、时尚”城市文化内涵,并留存了中共一大会址、外滩、老城厢、人民广场等等丰富的历史文化空间和包括戏曲、民谣、民间传说、手工技艺、节庆庙会等形态繁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向2040年,上海将进一步挖掘海派文化内涵,保护城市宝贵和厚重的历史文化遗产,实施“文化+”发展战略,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提升城市对各类人才和全体市民的吸引力。
为保护文化战略资源、保障文化发展,针对历史文化遗产、自然文化景观和重大文化体育设施集聚区,上海将逐级分类划定文化保护控制线。
———历史文化保护线,是历史城区、历史城镇、历史村落、历史文化风貌区与历史文化街区、文物与优秀历史建筑、风貌保护道路 (街巷) 与风貌保护河道等各类历史文化要素保护控制线的集合,重点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与环境,科学引导、积极推动历史遗产的更新与活化利用。
———自然文化景观保护线,涵盖各类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历史公园、古树名木保护范围等承载上海城乡文化发展、体现城乡历史变迁、与历史文化遗存紧密关联的自然环境要素,重点保护自然地形地貌、景观环境、生态系统与文化遗存,保护承载历史信息的环境的临场感和体验感。
———公共文化服务保护线,涵盖城市中公共文化体育设施较为集聚、对城市文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区域及战略留白空间,确保以公共文化服务为主导功能,不得擅自改变用地性质,严格控制文体功能空间规模占比下限。
面向2040年,上海将加强对历史城区的整体保护,积极保护历史城镇与历史村落,在旧区改造和城中村改造过程中采取多种手段开展抢救性保护工作,并塑造城市景观风貌、保护自然山水格局。
———更加注重对城市遗产的整体性保护,加强对历史城区空间与风貌的整体管控,完善历史城镇与村落的规划控制与引导,完整展现不同历史时期发展积淀形成的城市空间脉络。按照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要求,加强江南水乡古镇、外滩建筑群、里弄住宅、工业遗产保护,适时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历史城镇、历史村落核心保护范围内应重点保护历史建筑的高度、体量、外观及色彩,保护历史街巷的走向、尺度、地面铺装及沿线建筑风貌。除必要的公共设施和市政设施外不得进行新建、扩建活动。建设控制地带内的新建建筑应当与镇 (村) 的整体风貌相协调,新建建筑高度原则上控制在4层以下。
———结合机场、港口、铁路客站等交通枢纽地区的空间环境建设,打造具有全球城市都会感的门户形象。结合杭州湾、南汇嘴、吴淞口等地区生态环境建设,构建襟海临江的大尺度开放空间。形成陆家嘴、北外滩、南外滩、世博-前滩-徐汇滨江等地区主要的城市标志性景观节点。
———在黄浦江、苏州河等主要景观河道两岸以及公园、湖泊等大型开敞空间周边,严格控制建筑高退比和展开面,形成优美的天际线。丰富和提升高架道路、铁路、重要河道等线性路径两侧的界面景观。打造南北高架和延安高架作为城市的主要空间轴线,严格控制两侧的建筑和环境元素,加强快速交通的视觉感知体验。
未来,上海将加强传统街坊格局和空间肌理延续,营造小尺度城市公共空间,倡导开放式围合街区。强化对城市街坊尺度与规模的控制,通过加密路网将街坊尺度控制在适宜的步行距离之内。以城市形象及公共空间的公共利益为出发点,对城市不同地区的空间尺度发展进行控制引导,合理控制标志性建筑高度,维持街坊基准高度,塑造和谐有序的城市空间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