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中秋接受记者采访提出,对传统节日而言,若古代与今朝既有呼应,又符合当时与当下的语境,那么穿梭千百年的优秀民俗也就有了新生,可以成为老少咸宜、雅俗共赏的鲜活文化。
■文汇报首席记者 王彦
北宋文豪苏东坡应该不曾想过,他的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会在千百年后化作上海京剧院一台创意京剧演出;而原中科院上海天文台台长赵君亮也几乎是第一次在中秋时节一边讲吴刚折桂的故事,一边展开天文望远镜拍摄的月球表面照片。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认为,对传统节日而言,若古代与今朝既有呼应,又符合当时与当下的语境,那么穿梭千百年的优秀民俗也就有了新生,成为老少咸宜、雅俗共赏的鲜活文化。
这个中秋小长假,多项关于中秋文化的活动在本市的公园、社区和剧场举行。虽少了月光相伴,但桂树茂密的古典园林中,人头攒动的社区广场上,朴素柔和的剧场灯光下,市民吟诗作对,非遗传承人抚琴剪纸。身处现代化的当下,我们如何承续中华优秀的传统民俗文化,成了颇为应景的话题。
当时的月亮下为何催生过如此多文艺瑰宝
天公不作美,“赏月”变为“品月”。一品美食,市民们在本市一个公园的活动现场由非遗传承人袁金娣带领,一尝苏式月饼与光启饼;二品美诗,按照民俗,游客在该公园内的中秋习俗文化展示长廊里走一走,吟诵几句历代文人留下的赏月诗词。“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杜甫以象征团圆的十五明月反衬自己漂泊异乡的羁旅愁思;“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则是苏轼欢饮达旦大醉而作,借月之圆缺喻人之离合。江南丝竹声里,有市民不禁发问:为什么中秋时节催生过如此多传诵至今的文艺瑰宝,当时的月亮下发生过怎样的故事?
葛剑雄提醒大家注意,为什么历来的诗词歌赋对中秋月的描写多以赞美景致、歌颂团圆为主,而苏轼与杜甫却偏偏一反常规思路,于醉时醒时、梦里词里,吟唱悲欢离合之痛?
“实际上,杜甫的 《八月十五夜月》 和苏轼的 《水调歌头》 恰能证明,中国古代许多民俗节日都与人们的内心生活期求休戚相关。”他说,“而且缺什么求什么,越是社会稀缺的,乞求的情感越强烈。”
就像 《苕溪渔隐丛话》 中说:“中秋词,自东坡 《水调歌头》 一出,余词尽废。”之所以“尽废”,皆因“千里共婵娟”凝聚了当时无数离人的共同心愿。葛剑雄在研究中发现,中国古代真正完整的家族并不如想象中多。由于自秦汉时期就开始实行官员“回避制度”,古人多数官员必须离开原籍任职,且并非人人都能携带家眷。“比如清朝宰相张英,家人只能留在故乡桐城,邻居家造房占用张家地基,张英也只能‘一纸书来只为墙’。”他认为,山重水阻、通讯不便,种种阻碍使得古人的团圆更为刻骨铭心,“于是,月满中秋之日,便为这股情绪的宣泄提供了恰当时机。”不仅文人以诗词抒发人月两团圆的企望,更多相似处境的世人也因共鸣而不断传诵这些语句,令其穿越千百年月光,直抵今日。
赋传统佳节一个新生之道
古人的中秋,相聚欢,别离悲。现如今,这些问题不复存在了。现代科技的发展,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物理距离,“天涯若比邻”再也不是浪漫的想象,而是一张飞机票、一条光纤的现实。那么灯火璀璨的夜晚,来去匆匆的都市人,还要不要留一份心境去拥明月入怀?
在民俗专家眼中,“人工照明早就亮过了天上圆月,但传统节日从未失去过魅力,关键是现代人要有月印人心的能力,一方面要懂得民俗佳节的精神内涵,一方面要根据今天的生活对它进行新的阐释。”
在一个活动现场,灯谜大师胡安义当场出题,“明月照我还”猜一明代人名,“今夜月明人尽望”打两个电脑用语。前者答案归有光,暗合古今民心里从未消解的情感诉求;后一题答案光盘、共享,则是时代的新鲜命题。在胡安义看来,时代固然不停更替,但如今为了实现个人理想或为报效祖国,分离仍是生活的旋律之一,所以“思念、团圆、盼归,家庭观念是亘古不变的主题”;与此同时,科学技术打开了人们的视角,传统节日不仅仅局限在吃某种食物、欣赏某种表演的单一仪式,更应符合新时代的背景,如此才可与生活随行、一路保存。
葛剑雄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明月常有,情怀亦不变。只是,如今阖家赏月时,不妨了解一下国家的航空航天新规划;讲述嫦娥美丽传说的同时,也可告诉孩子‘天宫二号’的伟大征程。如果我们既注重精神的层面,又注重实际的需求,我们的传统节日一定可以世世代代延续,吸引更多的年轻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