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族女孩小欣,在公益活动中结识小粉丝(右图)
10月5日,国庆假期出游和探亲者开始返程,高速路堵车是常态。19点40分,哈尼族女孩马成欣坐在盐城开往上海的客运大巴上。虽然太晚到达可能使她无法进入宿舍,次日还要5点前起床上早班,但她的表情依然舒畅,闭上眼睛,就回到了近两日刚刚游览过的国家珍禽自然保护区。风中摇曳望不到边际的芦苇丛、翩然起舞仪态高雅的丹顶鹤、安然栖息的各种鸟虫鱼兽……回味这刚结束的有趣旅程,能使她心神开阔暂时不在意眼前琐碎的烦扰。
▲小欣和婵娟在盐城国家珍禽保护区的湿地
坐在小欣前排的,是她的同乡、彝族女孩李婵娟和我。她们应我多年的良师益友、著名鸟类学家吕士成老师的邀约,进行了一次湿地环保之旅。我们深入湿地核心区、寻鸟、观鸟、学习鸟类和湿地生态学知识,行程短暂却获益良多。小欣接听父亲的来电,讲述起此行的感受,语气中满溢的喜悦冲淡了蔓延在车内的烦躁与抱怨。她很少抱怨,因为她听说抱怨会让幸运厌烦溜走,回想自己一路走来的经历,她相信自己是幸运的。
▲跟着吕士成老师深入湿地野外考察
▲清晨在丹顶鹤保护区观鸟
目前22岁的小欣,是上海健康医学院护理系的大三学生,从今年三月开始在市六人民医院实习,将来可能成为一名护士。十年前,她是云南省红河州元阳县黄茅岭乡中心小学的学生。当地有哈尼族、彝族、苗族、傣族等七种少数民族世代聚居,自然风光优美、民风淳朴却因为交通不便等原因十分贫困和闭塞。
跟其他住校生一样,小欣每个周末回家,返校时背回一袋米作为下周的口粮交给食堂负责后勤的老师,老师称过米的份量发饭票给她,她每天凭饭票来食堂吃中餐和晚餐。怕她吃不饱,阿妈每回都多给她带些米,又怕她背得重走四五个小时的山路太累,其实跟同学们一起,说着话唱着歌摘着野花野果玩耍着也就到了。米带得多饭就吃得饱,可食堂的菜永远只有煮得烂乎乎的白菜或者洋芋,清汤寡水、不放很多辣子下不了饭。有些家里口粮不够吃的同学,两人合吃一份饭,再不行就每天只吃一餐。周日中午或者晚上的菜里会有一点肉星,吃了反而叫人更馋,所以大家都盼着过“六一”儿童节,那天有糖果吃,学校还会杀一头猪给学生过节,每个人碗里都能分到几块肉。
▲故乡黄茅岭山上的村小
当年乡中心四周环绕的大山上还设有不少校点,但办学和生活条件恶劣,且大多只设有一到四年级,最终全乡在读生都会聚集到中心校。学生多宿舍不够住,上下床拼在一起,大家横着挤在一起睡。家境好的在床下有旅行袋或者纸箱放衣服,最贫困没人管的连张垫在身下的草席都没有,直接睡在光床板上。
▲黄茅岭乡最偏远村寨的马鹿塘小学
不过那时对于小欣来说,最烦恼的不是生活上的艰苦,而是担心升入中学后生活开销的增加会让父母承担不起。她的妈妈是农妇,爸爸是村小的代课教师,当年尚未转正,每个月只有几百元收入,年幼的弟弟又多病,家里日子过得捉襟见肘。
▲村小的老师在给孩子上课
就在那一年,在公益组织做志愿者的我,受一位曾在当地支教的师长的指引,自费前去支教和采风。在彝族女教师马素英、也就是婵娟妈妈的陪伴下,走访了许多山上的校点和贫困学生的家。返回上海后,在黄茅岭乡的种种体悟使我久久不能安宁,决定尽力做些实事帮助那里的孩子。我先是与一名自幼失怙、随时可能辍学的苗族女孩结对,决定长期资助她读书直到她完成学业,并与她保持情感上的沟通和交流。之后我和马素英老师搭档,发起了“一对一物质资助加情感怀”的结对助学模式,小欣是经过我们牵线搭桥最早收益的学生之一。
▲马老师给幼儿班的孩子们穿爱心捐助的衣服
小欣受到上海孙叔叔一家的结对资助后,本就重视教育的父亲对她学习上的督促更加严厉,甚至周末不许她回家,叫她把花费在路上的时间用来学习。宿舍里只剩她自己,夜里害怕不敢睡觉,跑去婵娟家借住。白天独自坐在空荡荡的教室里复习,听见窗外集市的喧闹,看见别的孩子跟阿妈赶集,委屈地眼泪直掉,然后擦干泪继续做习题。小升初的时候,她以全校第一的成绩考入县里最好的学校元阳一中。从此后,她一直勤奋刻苦,保持着不错的成绩,是典型的优等生。
▲小欣受邀来上海参观世博会住在爱心资助人孙先生家中(左图),中学时小欣一家与专程去看望她的资助人孙先生夫妇合影(右图)
中学期间,孙叔叔夫妇和他们的女儿先后利用假期来元阳看望过小欣,世博会期间还曾请她来上海参观、游览。与资助人一家的亲密往来和情谊的加深,以及上海之行的见闻,都给予她极大的鼓舞,也使她立下到上海读大学的目标。然而高考的时候,她却发挥失常,无法进入理想的学校。想要复读,又怕给资助人增添一年的负担。幸好孙叔叔不曾有半点责备之意,愿意支持她的决定。复读的日子不好过,她头一回只身去一个全陌生的环境,学习累不算什么,苦的是内心也总有驱散不了的屈辱感和负疚感。读孙叔叔的来信能让她感到慰藉和温暖,信里的一些话她至今难忘。前几日去参加公益活动、分享自己的故事,她还说起其中的一句:一个人只有经历过在黑暗中跌倒,才能学会重新站起来。第二年参加高考,她的分数提高了不少,终于如愿以偿来到上海读大学。
▲头一回进剧院看演出心中十分激动
可是来上海后的一切都与她从前的想象有很多不同,环境的差别远比地理距离的跨度更大,全新广阔的世界里有太多规则和技能需要学习和适应。学校里,天南海北的同学聚在一起、各种口音、习惯和观念,让她感知到巨大的碰撞与融合。大学教育强调的自主性,都市生活的快节奏、高压力,独立生活中自由与自律间的平衡等等,都需要历练才能适应。使她观念转变最大、接受起来最艰难的,是如何在人际交往中保持适当的空间和界限,给她上这一课的,恰好是资助她多年的孙叔叔一家。
在哈尼族的观念里,恩人就是亲人,亲人就要不分彼此、亲密无间。来到上海后,她满腔热情地想要与孙叔叔家像亲人一般来往,尽自己所能回报他们,岂料却得到越来越冷淡、甚至像是有意疏远的回应。她反复去反思自己是否做错了什么,很长一段时日郁郁难安。有一回寒假结束返回上海,她特地带回了父母精心准备的腊肉。孙叔叔出差在外,她跟阿姨联系,想问何时方便她将腊肉送去。阿姨先是不接电话,后来接听说心意领了,不用专门送去,以后也不必再麻烦了。她不知自己当时是如何挂断了电话,伤心很久不能自己。后来孙叔叔告诉她,自己一家对她的关心和帮助不会改变,只因她已经长大来到了上海,希望她能更加独立、尽快融入这座城市,彼此保留一定的空间和界限对双方都好。当初帮助她就不求回报,若她有感恩之心,更希望她回报社会、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人。小欣说现在对于孙叔叔那番话和他的用意终于能真正地理解和释怀,成长不是变得圆滑和麻木,而是对世事人情有深刻地认识和强大的包容心。
▲拍摄公益纪录片时本文作者(中)与受助学生们在一起
按照家乡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她和婵娟来上海读书的性质近似于上海的孩子去国外留学。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也为了积累社会实践经验,她们都曾利用业余时间勤工俭学。饭店里端盘子、面包店里收银、还有各种短期零工,辛苦和委屈在所难免,也使她们切实体会到外地人生活在上海将要面临的压力和困境。
▲作者(后排左一)带父母回元阳过年去小欣(前排中)家做客时的合影
父亲每次来电,总会对小欣说希望她毕业以后回故乡工作,起初说回乡里,见她当成玩笑,再说回县里,她不愿意,又说去州上城里的医院也不错,她还是不应声。虽然留在上海不容易,但她还是想趁年轻拼搏一番。为了照顾父母的心情,她希望从事假期充裕的工作,以便能多回乡探亲,做护士显然无法满足这个需求,她常为此而烦恼。可眼下她能做的,是尽最大的努力面对每一门课程和每一次操作。在ICU病房实习时,遇上因病痛和与家人分离而恐慌焦虑的老人,她轻抚对方的手背柔声安慰。看见自己的几句话就能帮助危重患者舒缓情绪,她意识到作为护士,很多时候同情心和耐心比娴熟的操作技术更重要。在急诊科实习时,每天都要面对大量紧急病例。病患和家属因焦躁和恐惧而将各种怨气倾泄出来,甚至常有肢体暴力的行为,她告诉自己要学会坦然承受和应对,并且能从容地处理各种突发状况。
▲在医院病房实习的小欣
上个月的一天,小欣眼睁睁看着一个同乡的女孩突发不明原因的重病被送进急诊,医疗人员全力施救,却最终没能阻挡死神把这年轻的生命带走。在专程从云南赶来却痛失爱女的父母撕心裂肺的嚎哭声中,她竭力忍住夺眶欲出的泪水,指甲深深嵌进掌心的肉里,默默对自己说,要好好地过每一天,不辜负自己,不辜负爱自己的和自己所爱的每一个人。
十月中旬,第六人民医院有面对实习人员的专场招聘。是去参加竞聘争取留下,还是去进修提升学历后再就业,无论作何选择都各有利弊。下一步往何方走,未来会怎样?就像大多数人二十出头的年龄一样,小欣和婵娟现下也处于对将来满心期待又充满迷茫的状态。也许这正是青春的特征,也正因如此青春才有无限的可能。然而有一件事她们从未迟疑,那就是接力公益、从受助者转变为志愿者。因为她们明白,没有公益行动的支持和滋养,就没有她们命运被改写的今日。在她们的家乡,适龄学生的失学率依旧居高不下,女孩早婚早育现象普遍。因此而造成的种种问题令人心痛,也为乡村的发展种下隐患。小欣说:“每次回家,看见以前早早结婚同学已经生了好几个孩子,过得不好看着像比我老十多岁,那些老人,浑身是病没钱去医,只能叫贝玛(哈尼语巫师之意)来念经,还有那些常年见不到在外打工的父母的小娃,我心里就好难受,真想为他们做点什么。”
▲回故乡为孤儿梳头
去年春节期间,回乡探亲的小欣和婵娟与受助学生们相聚,将自身成长的经历和在上海求学、生活的见闻感受与弟弟妹妹们分享。站在讲台上,看着台下那一双双充满渴求和羡慕的纯真的眼睛,她们想起往昔的自己,很想将一切有用的、有趣的、美好的经验都告诉他们,可是开口后又发觉,自己能表达和讲述的太有限了。不过也是从那次开始,她们真正感受到自己价值的体现和角色的转换,从此对于公益更加投入。
▲在长宁区图书馆的公益讲座现场教大家跳故乡庆祝丰收的乐作舞
参演公益微电影、接受记者的采访、与张江高科技园区30个家庭的家长和孩子分享公益故事、在长宁区图书馆为长宁区志愿者代表和读者做公益讲座……近期来,她们作为公益天使参与和承担的工作逐渐增加,从这当中她们收获了快乐和满足,同时也越来越觉察到自己的不足。她们特殊的身份和淳朴健康的形象,也博得了更多关注和爱护。著名作曲家吕其明曾特邀她们出席他的专场音乐会,两位姑娘第一次踏进音乐殿堂,穿着民族服装盛装与大师亲密合影。上海歌剧院和上海爱乐乐团也把她们当作嘉宾,请她们到上海大剧院和上海交响音乐厅欣赏歌剧和交响乐。近几年有句话很流行,叫做“越努力,越幸运”,但从她们和自己身上,我看到的是越有爱,越幸运,拥有爱的能力本身就是最大的幸运。
▲参演王国平导演的公益微电影《遇见郁金香天使》
“过年回家,我先去看受助的孩子们,好好陪陪父母,学几首哈尼族民歌,如果能省下钱再和朋友去旅行几天……”暑假没能回家的小欣兴奋地为期盼已久的最后一个寒假精心打算,说到高兴处咧嘴对我笑。我想起十年前初见她的样子,那时候她和山里其他孩子没什么不同,好奇的眼神热切地望着我,想说话却又胆怯,羞涩时深深埋下头,而那不染尘埃的笑容却从未改变。
▲头一回赏湿地日落,小欣和婵娟开心地跳起来
*本文系文汇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图片由王萌萌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