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上周7天漫长的工作日,两天的周末显得格外的珍贵。但是美好的时光总是过得飞快,一睁眼的功夫,周末只剩下一天啦!很多小伙伴在心里抱怨不想上班,工作无趣……但生活安逸天天叫嚷无聊的你也许没有体验过真正的苦和累。今天,小编就来讲讲我们的祖父辈“洋插队”的故事,他们所经受的奋斗和辛酸,一定能够触动到你。
点击播放 GIF/420K
“土插队”
上山下乡曾经在中华大地卷起过一次巨大的‘波浪’。那个年代把知识青年去农村叫做插队。知识青年曾在豆蔻年华的时候上山下乡,到农村,到工厂,到矿山去接受劳动锻炼。这叫“土插队”。
“洋插队”
改革开放后,掀起了一股出国浪潮,大批学子去国外开始他(她)们的留学、打工生活。对于这些人,人们贴切得称之为“洋插队”。还有很多曾经“土插队”的知青,他们在人过中年之后,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养家糊口,很多人选择留学或移民,漂洋过海打工挣钱,开启另一番“洋插队”的人生。
“洋插队”的辛酸往事
朋友是上海人,她的身边就有很多“洋插队”的故事。
弄堂里有一家人,出身不够“红”。爸爸在改革开放之后,倾其所有去了美国发展。当时小孩才刚上小学,整整八年只见寄钱不见人。终于某天,功成名就风光回国,把妻儿都办了移民。去到美国才知道,原来他为了拿绿卡,已经与一个美国女人谈婚论嫁,恳请妻子为了孩子的未来,跟他离婚。
如今一家人都在美国,孩子早已成年自立,各过各的生活。这些故事听来让人心寒,不禁骂这些男人真是渣,但是在那个年代,“出身不好”的印记让他在国内难有上升空间,在国外机会可能更多一些。所以为了拿到美国绿卡,为了孩子,甚至连尊严也可以不要吧!
还有个女邻居为了儿女在日本打工十几年,等到儿女长大成人都有了出息,她才回国。但是由于在国外高强度的工作,过度劳累被查出了癌症晚期,没有享受一天天伦之乐,她就去了。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可以看出,
辛酸的“洋插队”都是为了家人和孩子
一首大桥卓弥的《ありがとう》
送给爱我们的爸爸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