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驾驶员”乔志勇:我的履带战车快过轮式战车
“我的‘兄弟’———05式两栖装甲步战车决不能输给俄制82A轮式步兵战车。”赛前,一期士官乔志勇便下定了决心。他身后,五星红旗在波罗的海的海风中迎风飘扬。
1994年出生于河南商丘的他,用颇具90后特色的语言介绍了自己:“17岁时,成绩不好,成天压马路。我们那里退伍的武警比较多,看到他们一下子就能踢弯钢筋,觉得‘酷毙了’。就想着报名当武警,练一身本领,退伍后回家能不被人欺负,让镇上的年轻人‘崇拜’,这太酷了。”
可没想到,乔志勇却分进了海军。刚进海军陆战队新兵连,他被子老叠不好、引体向上5个都做不了,班长总让他“补课”,这让他很苦闷,“这海军陆战队,真不像美国大片里的超级英雄那么爽啊”。
新兵连的训练终于结束了,分手时,他突然看见班长泪流满面。“班长平时对我们非常严格,经常板着脸训我,我对他没啥好印象。可没想到他内心这么不舍得我们。”这“铁汉柔情”,让乔志勇后悔了,让他重新思考军旅人生,“要是什么都没学到就退伍,一个‘吊车尾’回家哪有脸见人?我想经受更多的历练,让自己的军旅人生更加辉煌。”
成为装甲兵的他,从今年3月起,就和其他参赛队员开始了“魔鬼训练”。集训的队员从300多人,到150人,再到最后只剩31人。乔志勇每天早上5点起床,晚上11点睡觉,在舱内温度超过50℃的环境下一待就是数小时。一天训练结束后,常常作训服已经和皮肤“粘”在一起。甚至,为了研究出装甲车的最佳越障方案,在测试通过车辙桥的最佳车速与档位时,他屡次在训练场上演出“飞车”的惊险一幕。
“今年,俄方制定的新的竞赛规则将海上赛场大大压缩,整个赛程12.6公里仅设置0.6公里的海上赛段。这对海上航渡速度明显高于俄方,而陆上行驶速度则低于俄方轮式战车的我履带式装甲车,是个不小的考验。”乔志勇说,“但我只知道,我们的战车决不能输。”
面对严苛的比赛条件,乔志勇驾驶着01号战车,没有受到其他国家“装备熄火、战车侧翻和违规射击”的影响,凭着过硬的技能和顽强的意志,在仅600米的海上赛段就超越对手近2分钟时间,最终以30分07秒的成绩,成为全场速度最快的战车。“我们跑出了履带装甲装备的最高速度,”乔志勇说,“在陆地上,我们的履带式步战车竟然将俄军轮式步战车甩在后面,观看比赛的当地民众都为我们的‘冲刺’鼓掌!”
“海上登陆”项目主考官、俄罗斯海军陆战队司令员科尔帕琴科中将都喜欢上了乔志勇的战车。他说:“你们的两栖装甲战车不但有良好的海上机动性能,在陆地上的速度也非常快。我们很希望引进你们的技术,进一步提高和完善俄制战车的海上机动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