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随着央视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落幕,很多人记住了武亦姝的名字,这位就读于复旦附中的16岁女孩斩获了这一期《中国诗词大会》的总冠军。
除武亦姝外,来自上海中学的姜闻页、文来中学的侯尤雯等好几位“上海小囡”,也以优异的表现诠释了何谓“英雄出少年”。另据了解,在此次大赛强手如林的“百人团”里,来自上海的选手占了10%的席位,其中青少年更是主力队员。
是怎样的“土壤”,培育出了一批热爱古诗文的实力“种子”? 翻开上海孩子的课本,答案隐约浮现。上海现行的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教材编写有结构化要求:文言课文(篇目)在四至六年级约占课文总量的20%;在七至九年级和高中基础型课程中约占40%。
扎根课堂“主战场”,推进古诗文进教材,在上海,很多中小学生在日积月累的学习、熏陶中,感悟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不断加深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自信。
古诗文进教材,各年级学段全覆盖
从人手一册的语文课教材,到各具特色的区本教材、拓展课校本教材以及各类阅读补充教材……对上海广大中小学生来说,古诗文是一剂重要的“精神养料”。各类各年段的教材,引导着学生充分领略中华经典诗文和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帮助学生不断积淀人文底蕴。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副主任谭轶斌举例,上海的初中语文教材中,专门设置有“唐诗精华(上)(下)”和“宋词集萃(上)(下)”四个单元。在六到九年级的八册教材中,均安排了“每周一诗”,以及其他散见于各个主题单元中的古诗词。到了高中阶段,语文教材每一册中,都有单列的古诗文单元。而上海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既呈现于纸质教材中,又呈现于音像教材《古诗诵读》中。
2004年颁布的《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就强调,课程内容应适度强化文言诗文的学习。而在上海中小学生目前使用的二期课改语文教材中,古诗文所占比例均符合课标要求。在长宁区,一名上海小学生通过朗读浅近的经典诗文,小学阶段可背诵优秀诗文150篇;到初中阶段,学生背诵的优秀诗文达到100篇(段),高中阶段背诵的优秀诗文达到1万字。
记者从市教委获悉,目前编写的一套8册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诵读》,已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选用。正在修订中的拓展型课程教材 《语文综合学习》,将同样注重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教材覆盖小学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
古诗文学习趣味多,课内外联动氛围浓
比起教材中这些显性的、相对量化的古诗文教学内容,在沪上很多中小学,学生们吟诵、学习古诗文的场景更为动人。
在浦东新区建平实验小学,孩子们除了吟诵、抄写诗歌,还会用为古诗词配画这种更具学习趣味的方式,加深对诗歌的理解。比如,在为“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句诗配插图时,不少学生既体会了平常景物的文化意蕴,又对诗词中的细腻情感有了直观了解。
在松江区中山小学,“古诗词+古琴”的弹唱,受到很多学生的喜爱。伴随着古琴的雅致音韵和深邃意境,学生们为《阳关三叠》《满江红》《高山流水》《秋风词》赋予新的涵义,体悟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据悉,该校的古琴弹唱节目已两次登上央视春晚的舞台,“古琴雅韵”也已成为校园文化品牌。
“增强学习的趣味性,会引导更多的孩子自觉喜欢、主动学习古诗词。”在市教委相关负责人看来,构筑课内外联动的良好氛围,“土壤”的培植尤为重要。
目前,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上海构建了以“进教材”“进课堂”“进课外”“进网络”“进队伍建设”“进评价体系”为主要内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六进”长效机制,有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
感悟为先,在赏析中感受传统文化之美
不少一线教师在接受采访时不约而同地提到,除了确保学习课时和师资力量,过去几年,上海很多学校正在用一种更先进的理念开展古诗文教育:比起背诵、理解、分析,更多教师主动带着学生们赏析诗歌,让学生在感受经典之美的情感共振中,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同,继而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
“不论什么年龄段的孩子,我们教学生读古诗,并不是一上来就要逐字逐句地解释含义,进行文本分析。比刻板赏析更重要的是感性体悟。先让学生感受到诗歌是美的,再逐层理解诗歌蕴含的文化意象。”武亦姝的老师、复旦附中语文教师王希明说,他在日常教学中,十分强调将古诗文置于东西方文化名著教学体系之中。“只有在接触异质文化的过程中,我们才能完成文化的自我认同,完成对本民族文化身份的体认。”
为什么古诗文教学可以承载起这样的功能?王希明以“草”举例说明。当一个外国人看到一棵草,他不会认为草和离别的情感之间有关系。但在中华民族的文化记忆中,“草”就勾连着“离别”的情绪,其中有很深的文化底蕴。因为,无论是白居易在《赋得古原草送别》中所写的“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还是范仲淹在《苏幕遮》中的“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由于文学的积淀,“草”之上凝聚的是古人的情思。因此,“草”这个意象已经不仅仅是植物学意义上的存在,同时还是承载着思乡怀人等情感的文学载体。
“古诗词的魅力和生命力在于能够穿越时间和空间的阻隔,直达我心,触动我们的灵魂,让我们有‘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之叹。”在王希明看来,只有当学生在生活中的某个场景中,突然心头涌上一句古人的诗句,感觉此情此景个中滋味竟然已被古人写尽,这时他才会真正明白古诗词的绝妙,由此产生强烈兴趣与共鸣。
文汇报首席记者 樊丽萍 见习记者 朱颖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