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卢浮宫之后,又一世界一流博物馆珍藏做客中国国家博物馆——备受瞩目的“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展览1日开幕。
“‘大英展’从大英博物馆800多万件藏品中精选出100件(组),从奥杜威峡谷出土的石质砍砸器,到2005年中国深圳生产的太阳能充电电灯,纵横200万年、横跨五大洲,向世界观众讲述人类文明的历程。”国博党委书记兼副馆长黄振春介绍说。
作为国际博物馆界的重要展览之一,“大英展”在国博的展期将持续至5月31日,下一站将移师上海博物馆。
步入展厅,序言部分唯一的一件展品是公元前600年的古埃及女贵族佘盆梅海特的木棺。这件木棺有何特殊?英方策展人贝琳达·克里勒向记者揭开谜底:它的全部材料都来自埃及以外的地区,木料来自黎巴嫩、黄金来自努比亚、青金石来自阿富汗、沥青来自两河流域。她表示:“在早期文明时代,世界范围内的交流合作已经成为普遍现象。”
连同序言在内,展览共分9个单元。打破以物说史的常见“套路”,“大英展”并不突出某种文明本身的独特性,而是将文明间的资源、技术、思想的传播与融合,以及不同文明所面临的共同问题作为展览的两条线索,带领观众通过解读每一件作品感受真实的世界历史。比如公元4世纪左右的霍克森胡椒瓶,贝琳达介绍说,“来自东方的香料开始出现在西方人的餐桌上,珍贵的材质和奢华的装饰成为了权贵身份的象征,对东方奢侈品的需求持续高涨,丝绸之路上的贸易活动也在这一时期达到鼎盛”。
按照惯例,各地主办方都将为这一展览增添一件代表性展品,以第101件作品来展现当地的社会发展历程。国博方面选定的101件展品是2001年宣布中国重返世贸组织的木槌和签字笔。中方策展人闫志告诉记者,之所以选择它们,是因为世贸组织致力于经济全球化,消除贸易壁垒。“中国历经重重困难,终于在2001年重返世贸组织,这对中国的改革开放和世界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文物视角遨游世界历史,并启迪人们思考自身、人类造物以及文明进程中的起承转合,是“大英展”最为独特的内涵,也是其在世界各地深受欢迎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