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实施减产行动已近三个月,国际油价却未如预期般一路高歌,反而在最近两周跌宕下滑。3月11日,市场对于油价前景的担忧在累积多日后集中爆发———美国西得克萨斯轻质原油(WTI)和布伦特原油创出了一年多来的最大跌幅,WTI更是单周累计暴跌9.09%。尽管此后油价多次尝试反弹,但涨势均是稍纵即逝。22日凌晨受美国原油库存增加的消息影响,WTI的4月原油期货报47.34美元/桶,创下了2016年11月以来的新低。
时下正值OPEC减产时限过半,油价又一轮下跌让人不得不怀疑,在石油新秩序下通过减产提振油价的举措是否还能够奏效。但梳理近期原油市场各方消息,笔者认为本轮油价下跌是由多因素连续打击造成的,让OPEC减产行动的成效打了折扣。
去年底,OPEC联合非OPEC产油国达成减产协议的消息公布初期,国际油价曾一度飙升,但在布伦特原油升至55美元/桶左右后,油价就徘徊于此,这表明外界仍对减产协议的执行力及可持续性存在疑虑。据14日OPEC公布的月报,除利比亚和尼日利亚以外,按照减产协议设定产量目标的11个OPEC成员国 日均产量2月份下降到了2968.1万桶,意味着OPEC减产计划的执行率超过100%,这样的高执行率理应对油价起到一定作用。但其中最大的减产国沙特上报的日产量较1月份增加了26.3万桶,达到1001.1万桶,令外界一片错愕,从而打击了刚刚重建的市场信心。
同时,由于中东产油国正在转型,其出 口也从原油向成品油转变,OPEC两大巨头沙特和阿联酋2月份成品油出口相比1月份出现了超过50万桶/日的暴增,甚至有媒体评论,所谓减产也只是左手换右手的行动。因此,尽管OPEC减产仍在奋力进行,但为了保全市场份额,不让减产红利转手他人,OPEC成员仍时刻保持警惕———沙特不仅下调了4月份对亚洲客户的出口价格,上周还与中国发表联合声明,愿意提升两国在石油领域的合作水平,尽早建立中国-海湾合作委员会自由贸易区。此外,根据媒体报道,OPEC委员会代表本月称,2月份非OPEC国家减产执行率为64%,远低于OPEC成员国的执行率。承担减产份额最多的俄罗斯前两个月的原油减产速度慢于市场预期,尽管其能源部长诺瓦克表示将会进一步遵守减产协议,加速减产进程,但这一承诺仍需时间检验。
导致本轮油价下跌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则是来自于美国原油库存连续增加以及产量的不断提升,尤其是页岩油产量的大幅上升。截至3月17日当周,美国原油库存增加495.4万桶,高于市场预期。与此同时,17日当周美国的石油钻井总数也增加了14口至631口,为2015年9月以来的最高水平。此钻井数可在1-3个月内形成约43.5万桶/日的产能。因此,EIA 自去年底OPEC达成减产协议以来就一直上调美国国内原油产量的预期,而连续五周增加且维持在900万桶/日的产量表现,也加重了减产国对美国原油产量回升的担忧情绪。有分析认为,如果美油回升持续加速,不仅OPEC减产行动对油价的提振效果受限,同时为了不让美国等非OPEC产油国搭了“便车”,不排除出现减产各方分歧加大甚至协议走向破裂的结果。
尽管减产进程过半,但实际效果没达到OPEC通过减产对全球原油实际供求平衡调节的预期。加之美国页岩油生产商的介入,高企的美油产量不断填补OPEC减产幅度,国际市场仍处于供应充分区间,油价上涨空间未来一段时间仍会十分有限。越来越多的OPEC官员认为可能需要延长减产协议以继续降低库存,甚至7月以后还可以加大减产力度,但这需要众多非OPEC国家共同参与完成。然而面对马力全开、源源不断的美国原油,又有哪些非OPEC国家愿意抛却抢夺市场份额的难得机会,义无反顾地跟定OPEC呢?
文/由婷(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学国际能源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