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航天日”科普周活动展厅里模拟火星环境搭设的火星车和着陆器模型。本报驻陕记者韩宏摄
本报西安4月25日专电 (驻陕记者韩宏) 国防科工局总工程师、国家航天局秘书长田玉龙24日在西安举行的“航天会客厅”访谈时表示,“以月球为起点奔向火星,这是当今世界各国热点开展的火星探测,经中央批准,我们2020年将启动中国的火星探测工程,火星探测一步实现‘绕’‘落’探测,我们将加速探测过程,并初步制订了在2030年前实现火星探测取样返回的计划”。
专家普遍认为,目前人类对月球的探测还远远不够,关于月球仍有许多值得探索的资源和未解之谜。“空间探测,特别是深空探测,是中国航天新的发展方向。”田玉龙说,今年年底我国将发射嫦娥五号,实现奔向月球取样并返回的重大使命。“2018年,我国将实现人类第一次在月球背面登陆,探测月球背面的天文物理以及矿藏环境。”我国将用嫦娥六号进一步进行深空探测,特别制定了月球南北极探测、在月球南北极建设月球科研站的计划。此外,我国正与其他国家特别是欧空局等探讨合作开展月球国际村建设。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国防科工局、国家航天局等正在西北工业大学举行的2017年“中国航天日”科普周活动宣传展板显示:2017年年底,嫦娥五号将由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在新建的海南发射场发射,这是长征五号第一次执行正式任务,将实现中国航天器首次月面采样返回。嫦娥五号探测器系统由轨道器、着陆器、上升器、返回器等组成,发射重量约7.8吨,将通过表取和钻取两种方式,采集月球地质样品并返回地球。
去年12月2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 《2016中国的航天》 白皮书显示,我国将实施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突破火星环绕、着陆、巡视探测等关键技术;于2020年发射首颗火星探测器,实施环绕和巡视联合探测,开展火星采样返回。
田玉龙表示,下一步中国航天发展将打造更安全、可靠、经济的新型飞行器,让人类更方便快捷地进入太空。
谈到航天创造美好生活话题,田玉龙说,“航天创造美好生活”是今年“中国航天日”的主题,“创造”意味着改变,“航天能够改变人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品质,增加生活乐趣,它对人的影响是无穷的,也是巨大的”。
田玉龙认为,航天作为一个高科技领域,技术的覆盖面、影响力、应用的广度和深度超乎人们想象。我们的卫星技术、载人航天技术、空间科学,方方面面都影响到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