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近落成的上海国际舞蹈中心为城市再添文化新地标。文汇报记者 叶辰亮 摄
文汇报首席记者 王彦
如果你新到上海,与渐次亮灯的一处处文化场馆相逢,为时刻闪耀的一个个文化创意喝彩,感受满城书香,感慨时时处处可见的文化痕迹时,你会发现,这座城市的市民已经拥有15分钟内的公共文化服务圈。
如果你生长于上海,见证儿时的一座座老剧院、一条条风貌街区再度鲜活,大量的历史遗存变身文化设施,你会发现,历史正以自己的方式与当下形成人文互动时,城市的文脉和人文底蕴愈发清晰。
这些切身感受的背后,是一座城市的全局观和使命感。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文化是核心资源。而文化的本意,指向“以文化人”;衡量一座城市在文化发展上的标杆,对广大百姓和文艺工作者,都可以归结为一个词:获得感!
这些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获得感”,始终牵记着广大人民群众能否共享文化体制改革的成果。上海在努力回应这一命题,奋发有为。
经过5年的建设,市、区、街道、村(居委会)的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基本形成,规划建设和在建的重大文化设施项目共30个,完全覆盖了全市16个区———城市再无文化死角;仅2016年,上海的年观影人次列全国单列市第一;走进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的市民累计超过6000万人次。当城市文化氛围与日新月异的空间新格局相得益彰时,上海海纳百川的城市精神再次散发出独特的聚合力:影视、设计类名家纷纷把工作室安在上海,一大批新书首发、剧目首演选择了上海,中国原创3A游戏的全球同步发售也启动在上海———人才、精品、创意彼此呼应、相生相伴地来到黄浦江畔。
城市空间、人,有形的、无形的,这些文化资产已渐成独有的聚集样貌和辐射功能,使得文化获得感深入城市肌理。
以实实在在的文化惠民,赢得归属感
获得感可以是一种归属。上海市委书记韩正曾指出,上海的文化发展要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相适应。生活在大气谦和的上海,随时能感知城市与人的文化互动、会心交融。
本月初,国内第一座国际性博物馆世博会博物馆免费对外开放;今年2月,上海芭蕾舞团在新春首堂公开课上,把50位普通市民请进新落成的上海国际舞蹈中心排练厅,体验这座国际一流、国内第一的专业舞蹈中心;就在不远处,刘海粟美术馆新馆除了美术馆、博物馆、纪念馆的功能,还有教育研究、公众导赏等平台,所求也是为民;2014年10月,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建成使用,广邀世界名家名团前来;也是2014年秋天,保利大剧院在嘉定区开门迎客,市郊居民家门口也可以看歌剧听交响乐;2013年6月,上海儿童艺术剧场全新启幕,黄浦江畔有了孩子们的艺术天空。此外,上海图书馆东馆预计年内开工,计划在人与书交流的基础上再打造人与人交流、共享的“第三代图书馆”;同样定址在浦东花木地区的上海博物馆东馆,也把用户体验前置到了设计阶段……
在上海,如雨后春笋般拔起的文化功能性设施,不仅满足全市全覆盖的地理均衡,它们还是一流场馆与普通市民互动的生动案例。若单独看,未必知其深意,但连成时间线,一座城市对文化发展的顶层设计清晰明了。
行棋当善弈,落子谋全局。
2012年11月,市人大通过了《上海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规定》,这是全国首部面向基层的公共文化地方性法规。
2013年起,上海连续实施两轮“营造城市文化氛围三年行动计划”。
2014年,上海启动国产网络游戏属地管理试点,开全国先河。此举大大缩短了原创网游的审批时间,为游戏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抢占了高速跑道,也让本土游戏迷提前尝鲜。
2015年,市委、市政府发布相关指导意见和“上海市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2016-2020)”,明确提出到2020年上海要率先建成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2016年,“文化上海云”App正式上线,成为全国第一个实现省级区域全覆盖的文化数字化服务平台,每月发布惠民活动超万场。同时,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强基层综合性文化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旨在打通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截至2016年底,上海已有剧场135个,其中近5年新建改建或拓展功能后投入使用的专业剧场有近20个;图书馆238个,总面积52万平方米,比2010年增加10.4%,且全部纳入异地借还“一卡通”服务体系;全市125家博物馆有96家免费开放;76家美术馆,年举办展览数从2012年的260场,上升到2016年的近500场;全市共有电影院275家、银幕1562块,比“十二五”初期有了大幅增长。此外,开放运营的标准化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有216个、农家书屋有1514个、居村综合文化活动室有5245个。所有这些深扎进市民百姓生活中的场馆,都以实实在在的文化惠民、文化民生,让百姓感受到真切的文化获得。
以追求卓越的文化精气神,赢得人心共鸣
获得感是一种共鸣。
“观照人民的生活、命运、情感,表达人民的心愿、心情、心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希望,既是文艺工作者的根本遵循,也是文化民生的具体要求。让人民不但能“看到电影”还能“看好电影”,不但能“欣赏演出”还能“欣赏高水准演出”,不但能“爱上阅读”还能“爱上品质阅读”。
在上海,当文艺工作者自觉地以追求卓越的城市精神,以艺术创作中的精品意识“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他们创作的艺术内容,越发走心。
2015年春天,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韩正同志对18家市级国有文艺院团进行集中调研,提出了“深化改革、多措并举,激励创作、鼓励演出,多出精品、多出人才,扎扎实实把上海文艺工作提高到新水平”的要求。《关于推进上海文艺院团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 随之出台,围绕体制机制创新、人才培养引进等多个方面推出多项举措,并在充分尊重艺术规律和各艺术院团个性的基础上,鼓励院团采取“一团一策”,出人出戏。改革两年来,一团有一策,各有喜人成绩。昆剧 《临川四梦》 巡演全国的订单多得接不过来,上芭出品的豪华版 《天鹅湖》 世界巡演已经订到了2019年。
如果说,舞台精品惠及的是一批观众。那么,从2016年初,上海启动的“开天辟地———中华创世神话”文艺创作与文化传播工程,则可惠及几代人。该工程从美术起笔,力邀全国大家名家,用画笔讲述中华文明的起源,为中华民族塑魂铸魂。目前,这个大型文化传播工程正在逐步进展到各个艺术门类。前不久,该工程的连环画绘本出版。
上海打造文化精品的意识还贯穿到了影视创作中。3D全景声京剧电影《霸王别姬》 获得了“金卢米埃尔”奖;上海出品的影视剧 《平凡的世界》 《西藏天空》 《彭德怀元帅》,以及曾在创作阶段获得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电影剧本资助的 《七月与安生》 等,无一不是观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
这些作品已然用事实证明,一批文化惠民精品的涌现与政策的鼓励、扶持密不可分。
同样地,为营造浓厚阅读氛围,上海在阅读文化上所做的设计也已扎实反映在生活中。2012年,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在全国率先出台扶持实体书店发展配套政策,优化发行网点布局。2012年至2016年,共划拨新闻出版专项资金6000余万元,通过资助和补贴、贷款贴息、奖励等方式,扶持百余家各类实体书店。如今,喧闹如豫园,清远如金山、青浦,城市各角落都有独具特色的实体书店,亲近阅读,成为市民的常态化活动。
以海纳百川的文化态度,赢得感召力
获得感还可以化为一种感召力。促进文化繁荣发展、提升城市软实力,已成为上海面向未来发展的根本战略。
五年来,上海的文化事业影响力与文化产业竞争力日渐凸显。
上海文化圈多年来有种说法,“一年四季有四节”。春天的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初夏的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夏秋之际的上海书展;秋冬时分的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这些艺术的盛宴是人民的节日,也是优秀文艺作品走向世界舞台的平台。
而在电影方面,2016年,上海出品完成电影80部,比2012年多出54部;2015年全市的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3028亿元,占全市 GDP 比重12.1%,比“十一五”期间占比5.5%有了大幅增长。
全国乃至世界的优秀文化资源受到平台的感召,被吸收在海纳百川的上海,融汇于此,发展于此。而这些优秀的文化资源,又反过来提升市民的文化获得感,激发市民的参与意识,整座城市的文化活力被点燃了!
腹有诗书气自华。人如此,城市亦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