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70年的本报《笔会》副刊,是业内公认的华语文学散文写作的重要平台。《笔会》在保持诚恳敦厚的传统同时,如何发出新鲜活泼的时代之音?集结《笔会》近十年精选文章的文集《歌以言志》不久前出版,昨天的思南读书会,近200名市民把“歌以言志———文汇笔会70年纪念分享”活动现场挤得满满当当,他们中的许多人正是《笔会》的忠实读者。两个小时的分享互动中,《笔会》 编辑团队和作者嘉宾,一起回应了读者对《笔会》的好奇与期许。
从报纸副刊,到精选的文萃出版物,再到拥有近九万关注者的笔会公众号,一条隐显在中国散文之中的文脉,从不同传播渠道延伸。一代代编辑,维系了读者与一代代名家的情谊,而《笔会》淳厚耐读的底色,正如一位作家形容:如山河在,草木长,息壤生,不断催发着神理气味、格律声色兼备的好文章。
聚拢名家新锐,涵养正能量文化水土
活动的特邀主持汪涌豪是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也是《笔会》“东邻浮绘”“唱断欧罗巴”专栏作者。在他看来,《笔会》“不为世风裹挟,安静地做着自己的事情,用心守护自己的品位。能鼓励众人将方寸中的每一段佳意娓娓道来,让读者获得属于自己的宝贵片刻”。如是观点引发了读者的共鸣,作家孙郁曾评价,《笔会》文章继承了一种“多学识、有趣味”的传统,与流俗有一种距离,但又关照现实社会。
作为国内历史最悠久的副刊之一,《笔会》创刊于1946年7月。这里云集了老中青三代作家:宗璞、王蒙、冯骥才、迟子建、郜元宝、谈瀛洲、毛尖、张定浩、李娟等等。著名作家杨绛生前曾在《笔会》独家刊发了多篇文章,黄永玉的 《清流绝响》、王安忆的《父亲和母亲的写作》等名家名作在这里荟萃,黄德海《受耻》、路明《我家弄堂》等文章引发文坛关注。
上海作家协会党组书记王伟说,报纸的文学副刊对于文学的助推力量举足轻重,许多作家都是从文学副刊起步的,而文汇报的《笔会》则以精准独到的眼光汇文天下,塑造了大众传媒上的一扇人文窗口,凸显出人文大报的气质与个性所在。
信息汹涌的新媒体时代,保持更大定力
在活动现场,有读者提出:面对信息汹涌的新媒体时代,《笔会》 如何保持定力?著名作家、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孙甘露引用意大利作家翁贝托·埃科的一句话:“有些东西发明出来就是永恒的,它的形态固定,甚至不需要更新。”比如书籍,比如人们对高品质文学的需求。因此,在文字几无门槛的传播环境中,副刊如何留住精粹,守住标准,延展传统,辨明是非,彰显并传播正确的价值导向,就显得分外重要。
有读者评价,《笔会》的“与时俱进”在于,它承继文脉,但也回应当下,既有名士的闲慢,又足够开放新锐,保持着格调和活力,如同一池活水,荡开新鲜的涟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