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唐玮婕) 既有浦东山歌、上海说唱这些传统音乐、曲艺带来的听觉享受,也有海派盆景技艺、古船模型制作呈现出的视觉美感,还少不了下沙烧卖来唤醒小时候的味觉———6月10日是我国首个文化与自然遗产日,浦东新区昨天举行“文化与自然遗产日”主题活动,让众多非遗项目走进老百姓的生活,焕发出全新的生命力。
据介绍,浦东是全市最早启动非遗保护试点工作的地区之一,非遗保护项目种类多,体量大,形式多样。目前,全区共有56个非遗项目,其中国家级8个、上海市级29个、区级19个。而第六批浦东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包括新入选项目13个,扩展项目2项) 正在公示。
在昨天的活动现场,来自浦东各个街镇的“技艺浦东”项目,包括上海绒绣、三林刺绣、三林瓷刻、微型明清家具制作技艺、古船模型制作技艺、石雕、传统杆秤制作技艺等,通过展现“技艺浦东”的独特魅力,让市民大饱眼福之余,还能从中学习到不少优秀的非遗知识和制作技艺。
“大家都吃过苏式、粤式月饼,但很多人却不知道,浦东也有传承下来的老味道。”南汇老桥头酥式月饼是这次新列入的区级非遗项目,第四代传承人樊亮是个80后的小伙子,他告诉记者,月饼的配方是祖传的,百果、豆沙、鲜肉这三大品种吃起来会格外有怀旧感,“被列入非遗后,希望有更多人尝到原汁原味的浦东月饼”。
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专业运作”为保护传承模式,浦东正积极动员各种力量参与,构建全社会非遗保护的系统化、常态化格局,在遵循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规律的前提下,实现现代科技与传统精湛技艺的有机结合,打造品牌,走向市场。同时,通过开展更多的交流展示、互动体验活动,为非遗项目提供展示平台,为市民百姓提供互动体验空间,让非遗走进生活。
此外,联合了浦东、奉贤、金山、宝山和崇明五个区域的上海沿海非遗边防传习走廊昨天正式启动,将建立18个上海沿海边防非遗传习所,构建非遗区域联动、军地传承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