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网讯 (记者李静)7月7日,上海市民政局、上海市社团局、上海东广新闻台联合团市委联合培养的“公益小记者”们,来到上海市妇联,采访妇联和女性社会组织,了解相关公益项目的开展情况,并挖掘感人至深的公益故事和典型。6名公益小记者不仅自身加深了对“公益”的理解,还把自己采访到的内容写成报道,把正能量传递给更多人。
公益小记者们可是有备而来,他们准备了详细的问题,深入专访市妇联家庭与儿童部部长顾秀娟。有小记者问“平时,家庭与儿童工作部的工作重点是什么?”顾秀娟回答说,“顾名思义”,这个部平时主要是为了促进家庭和儿童事业的发展,比如,在全市选树“最美家庭”,倡导优良家风家训,提倡科学家教;传递科学育儿知识,举办科学育儿讲座和课程等;承办政府实事项目,在全市筹建20多家社区幼儿托管点;通过上海市儿基会的平台,筹集善款和爱心力量扶持帮助全社会的残疾、贫困和重病等特殊儿童,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总的说来,就是促进家庭和谐美满,同时,对孩子们进行助学、助医、助成长。”顾秀娟说,全市有1000多万妇女儿童,1000名孤儿,1500名留守儿童,几十万流动儿童,2万名残疾、单亲家庭、经济困难、重病等特殊儿童,这些都是妇联及家庭儿童部关注的重点。
有一年,有位企业家捐了20万元善款,支持顾秀娟和同事组织全市148名残疾、患病或贫困家庭的孩子到湖南开展红色之旅。那次旅途中,一名侏儒症的孩子背的书包比他自己还大,里面的衣物对他来说是个不小的负担,但他感谢同行者的好意后,坚持自己一路背着包艰难行走,从不给别人添麻烦;一个盲人孩子,在同伴带着她“摸”了一遍车厢的构造后,吃饭、睡觉、喝水、上厕所,全部自己摸索着完成;一个坐轮椅的残疾孩子,晚上兴奋地睡不着觉,原来他迷上了火车“哐当哐当哐当”的声音,他从来没出过远门,不知道火车可以发出这样的声音,他一直念叨“真好听!”一个脑瘫坐轮椅的孩子,经过一个纪念馆时,因为轮椅不方便进去,便在门外等,没想到他在读门口的英文简介时,还辨识出一个错误,里面一个单词的“l”应该是“i”……当公益小记者们听到这些和自己同龄的孩子,虽然身处艰难之境,却能如此自强不息时,甚是感动。
公益小记者、上海小学五年级学生周晨奕说,“我以前较少关注公益,以为只是捐些钱的事情,现在,我觉得举手间就可以做公益,不仅仅只是用钱,我们还可以投入更多时间、感情和爱心。”徐教院附小的王韵怡说,“从这些公益项目中,我们看到了爱心的力量,也看到了受助人自强的精神,我要把这些正能量用报道的形式传递出去,让更多人读到这些感人的故事。”
在采访上海市女性社会组织发展中心和白玉兰开心家园旗舰园时,公益小记者们了解到,本市有很多女性筹建的社会组织在社会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她们用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整合合适的社会资源,辅助政府部门把服务和产品配送给需要帮助的群体,实现了资源的高效配置。公益小记者、龙苑中学初二学生梁欣月说,“这次采访让我对公益有了更深更全面的了解,也理解了社会公益对有需要的妇女儿童的必要性,很开心看到有那么多人用专业的力量和爱心在帮助他人,使他们的人生和成长有所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