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由中央网信办主办的第三届全国网络诚信宣传日活动于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共铸诚信、清朗网络”主题论坛,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网络诚信建设制度化重要指示精神,集中宣传网络诚信理念,进一步凝聚全网全社会共识,营造网站依法办网、网民诚信用网的浓厚氛围。
在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是大众“麦克风”。随着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的普及,网络给人们插上言论自由“翅膀”的同时也滋生了失信的“霉菌”。人民网曾发布了“你遭遇了哪些网络失信”调查报告,揭示了电商购物、搜索导航、互动社交、新闻媒体、生活服务等互联网领域网民经常遇到的失信问题。调查显示,84.0%的网民支持“建立失信网站黑名单制度”,75.3%的网民支持“相关部门定期发布网站失信黑名单”,69.9%的网民支持“对发生较重失信行为的网站,依法实施惩戒”。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诚信建立对于社会和个人意义深重。然而现实生活中,诚信并不是总与我们同行,比如网购“双11”,就是一场网络诚信的“大考场”。电商想方设法作弊耍“花样”,顾客小心翼翼“躲陷阱”;卖家在打“擦边球”、出“阴损招”、玩“捉迷藏”,买家在研究各种“攻略”、开展售后“保卫战”。诸如“以次充好,鱼目混珠”“先涨后降,虚假打折”“虚假促销,骗取信息”“预付定金,霸王条款”等等的“坑”,防不胜防。其实,这场博弈中,买家输了金钱,卖家赔了信誉,用网言网语来形容就是:且行且珍惜,只有以诚信为基础才能实现双赢。
“共铸诚信、清朗网络”,对网络诚信的呼唤与弘扬,在“互联网+”潮流澎湃的今天,格外具有现实意义。淘宝也好,滴滴打车也好,共享经济也罢,大数据时代,亟需编织互联互通诚信网,搭建诚实守信的连心桥,沟通越普遍,诚信就越重要。网络是一面“照妖镜”,照出了失信的光怪陆离,也折射了信誉至上的人性光辉。不管走多远,请不要忘了与诚信结伴。不管站位有多高,请珍惜下面诚信构筑的基石。
没有网络诚信就没有网络安全,网民的合法权益也难得到保障。清清朗朗的网络环境,必须用法律来保障。2015年6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初次审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草案)》。搭建完善的网络安全保护制度,明确政府企业和个体各方的权利和义务,我们的合法权益才能获得更好保护。法律既是“紧箍咒”也是“护身符”。我们要对违法犯罪行为加大打击力度,增加其违法成本,让广大网民坚守“底线”、远离“高压线”,安全上网、依法用网。
约·凯恩斯曾说过一句话,“思想引导行为;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用在诚信身上,同样合适。厚植诚信理念,才会有诚信的行为,才会内化为一个人的人格、一个国家的国格,留住诚信不能轻视任何一个环节,且行且珍惜,要扎实走好每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