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祝越 见习记者 王嘉旖)统一的制服,干净敞亮的厨房……杨浦区国学路上的“黄山菜饭”通过餐饮备案之后正式开门迎客。店长坦言,做生意安心了不少。昨天,市人大常委会赴杨浦区新江湾城街道检查小型餐饮服务提供者备案制推进情况。市食药监局介绍,截至7月16日,全市已有319家小型餐饮服务提供者实施备案纳管,备案纳管工作正在全市稳步推进。
今年年初召开的上海“两会”上,《上海市食品安全条例》正式表决通过,其中创设性的将“小餐饮店备案管理”写入法条。7月1日,《上海市小型餐饮服务提供者临时备案监督管理办法(试行)》(简称《备案管理办法》) 试行,除了对违法建筑、无证无照坚决取缔外,对于因房屋产权性质原因而无法取得营业执照,但环保、消防、卫生等均达标,且不扰乱居民正常生活的小型餐饮店,食药监等部门研究“疏堵结合”办法,让“草根美食”有一席之地。
国学路上的“黄山菜饭”就是在通过食药监部门整改之后,正式成为新江湾城街道办事处认可的便民饮食临时备案餐馆。
走进餐馆,可以明显看到便民饮食公示栏,其中备案公示卡、食品安全监督检查的“笑脸”图、餐厅从业人员的健康合格证一应俱全。老板吴钱云说,在备案制实施以前,由于房屋产权的因素,店里的营业执照一直申请不下来,时常担心由于突击检查而要停业。纳入备案之后,他终于可以安心经营自家的小餐饮店,“整改以后增加了专门用来消毒的水池,改进了排油烟的管道,就连进货台账登记簿也统一由杨浦区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制定,每天都记录进货来源。”
新江湾街道表示,已经对区域内24家小餐饮实施备案。同时,在小餐饮店备案制下也将实行进货原料索证索票的要求,力争在源头上为市民食品安全再上一层保险。
市食药监局介绍,自7月1日实施《备案管理办法》以来,完成备案的“街边小店”焕然一新。但社会上也有不同的解读:是不是无证无照都变成合法了?
市食药监局局长杨劲松表示,备案不是简单的变无证为有证,而是在纳管过程中,通过培训指导、正确引导,逐步开展疏堵结合的备案。备案制并不代表“一劳永逸”,后期食药监局还将加强对备案小型餐饮服务提供者的事中事后监管,将经临时备案的小型餐饮服务提供者的管理纳入城市网格化管理体系中,与社区共治和住宅小区综合治理相结合。
参与执法检查的市人大代表们也纷纷表示,要处理好临时性备案制以及长久性食品安全的关系。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副主任委员张辰表示,备案制实际上是一个临时性的救济性措施,以后要让这些小餐饮服务的提供者慢慢合法化,现在仅仅是一个过渡阶段。根据《备案管理办法》,小型餐饮服务提供者临时备案的有效期为一年,可以申请办理延续,且次数一般不超过两次。也就是说,政府给予了小型餐饮服务提供者三年的缓冲期来办理营业执照,达到最终完全合法化的目的。
三年之后怎么办? 张辰建议市政府出台相关政策,以处理好临时与长期之间的关系。对于临时救济政策有严格控制,而备案之后的政府管理应该是全面的。
纳入了备案的小型餐饮店也并非“高枕无忧”,常态化的监督管理依然督促着这些已经达标的小型餐饮店继续保持符合消防、环保规范的餐饮服务。市人大财经委专职副主任委员吴祖强提出,可以通过加强信息化的管理手段,通过App或者手机终端直接将已纳入备案的小型餐饮店的备案情况、检查情况和整改投诉等情况调出来,以减轻基层执法人员的工作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