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寒武纪信息科技公司建立院士工作站,聘请神经科学家共同开拓世界类脑智能研究前沿
本报讯 (首席记者许琦敏) 领跑世界,怎能只靠科学家或企业家“单打独斗”,他们更需要携手共进。昨天,著名神经科学家、中科院上海分院副院长张旭院士从寒武纪科技创始人陈天石手中接过“院士工作站专家”聘书,标志着我国神经科学的前沿探索力量,将与人工智能芯片的产业化力量深度融合,共同开拓世界类脑智能研究前沿。而这种科学家与企业的合作模式以往并不多见。
将高端科技智慧引入企业,上海的院士工作站已有近300个,但绝大多数属于“企业碰到科技难题,请院士专家帮助解决”的合作模式。而这一次却是企业家希望与科学家共同“创业”。
作为世界第一的人工智能芯片初创公司,寒武纪科技因为研制出了超低能耗、超高效率的深度学习神经网络芯片,而受到业界的瞩目,最近刚完成1亿美元A轮融资。一年多前,寒武纪科技在浦东临港注册成立上海寒武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一方面,陈天石看中上海在集成电路制造领域的深厚积累,但更具战略意图的是,加入落地在临港的“上海脑-智工程”所营造起的类脑智能产业化生态圈。而张旭院士正是该工程的项目负责人。
由中科院上海分院牵头的“上海脑-智工程”自去年2月启动至今,一手牵起中国神经科学最前沿的科学家,一手携着科大讯飞、寒武纪、爱观视觉等人工智能科技企业,共同探索类脑智能的产业化之路。“谁说基础研究只会烧钱? 其实,实验室里的每一点开创,都有可能带来产业的大变化。”张旭说,如果让企业家及时看到这些变化,或许就能及时应用到产业中。
脑功能联接图谱会给神经网络芯片带来怎样的启迪? 这可能是陈天石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张旭是院士工作站引入的第一位院士专家,陈天石希望后续还有更多专家来到寒武纪,“与我们深度融合,一起开拓类脑智能的未来。”他一直记得,三年多前,他第一次见到张旭,就被张旭热情地拉进办公室,畅谈神经科学与人工智能的融合———早在1949年,神经科学曾经与人工智能共同发展,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才分道扬镳,如今又到了再度融合的阶段。
人脑中神经元的数量多达千亿,与银河系中的恒星数量级相当,而其耗能又极其微小,大自然究竟是如何设计这个“超级芯片”的? 陈天石说,人工智能需要神经科学的哺育,不断从人脑研究中获得启发。张旭则觉得,人工智能将为神经科学的前沿探索,找到一个新的产业出口,“正在筹建中的张江国家实验室脑与智能科技研究院、国家脑科学与类脑研究南方科学中心,都需要大量人工智能科技人员和企业参与。”他说,当这个平台搭建起来,将会吸引更多该领域的优秀创业者参与,与寒武纪的合作探索,将具有样板意义。
“这个领域太新,能让科学家与企业家尽早携手,在一开始就打通基础研究与产业的‘最后一公里’,是一种很好的尝试。”临港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为了给类脑智能领域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临港管委会让相关企业入驻在同一个科技园区中,并提供大量资金支持。这种崭新的科技创新模式,究竟需要怎样的政府管理作为支撑?这或许又将是一个崭新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