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委会海纳百川,主动融合外国住户和小区居民)
近年来,青浦区以“群防群治”为目标,进一步加大了社会综合治理的力度,创新了方法,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制保障的社会治理模式创建中探索出了新的路子。2017年徐泾镇作为青浦区人员层次多、经济活力大的街镇,成为青浦区在建的三个群防群治守护网市级示范点之一。
一、创建概况
群防群治是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群众组织起来,预防违法犯罪活动,维护所在地区治安的一种活动。群防群治是基层社会治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建设平安辖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也是当前我国社会治安纷繁复杂的新形势下实现社会治安根本好转的有效途径。对维护社会稳定发挥积极作用。
徐径是上海市青浦区的一个经济强镇,坐落于西虹桥,有“万里国道第一镇”之称。随着徐径镇经济实力的壮大,流动人口数量变多,庞大的流动人口群体,给徐径镇提出了新的挑战。交通事故数、刑事案件立案数、民事案件发案数、犯罪人数总体随着外来人口增多呈上升趋势。这对徐泾社会治安总体状况造成了极大影响。作为青浦区的经济重镇,如何维护好徐泾镇的社会安全极为重要。徐泾镇立足本地区实际,积极开展群防群治守护网创建活动,力争社会治理全方位、无盲区。截止2017年7月,徐泾镇全镇25个村居全部参与了守护网创建活动,各村(居)委会在镇党委和镇政府领导下,根据社区居民的需要,开展了特色各异的群防群治守护网创建工作。
二、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各方责任
2017年,上海市正式下发《关于本市开展群防群治守护网示范点创建活动的通知》文件,同年,青浦区综治委印发《2017年青浦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重点工作安排的意见》,全区正式启动群防群治防护网试点工作,下发了《青浦区进一步加强群防群治守护网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了群防群治守护网建设工作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保障。徐泾镇根据本区域特色,制定了《徐泾镇进一步加强群防群治守护网建设的实施意见》,在区政法委的领导下,全镇上下形成了完善的群防群治守护网建设的组织体系,确保建设工作的有序进行。一是镇级层面成立领导小组,由党委副书记担任组长,下设副组长和联络员。二是职能部门层面,设置了网格化中心、城管、人口信息采集、治安巡逻、特保、交通管理、街面环卫、河道保洁、沿街店铺门责、企业安全十个群防群治建设专项组。三是基层社区层面,各村居根据自己的社区居民情况,设置居民小区楼组长和社区平安志愿者。建立起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制保障的群防群治守护网创建格局。
(二)做好宣传活动,使治安理念深入人心
第一,定时定点集中宣传:主要由两种方式,一种是镇级层面每周三固定进行政法宣传,形式诸如发放材料、律师讲堂等人民群众方便且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做到宣传有重点;二是通过LED、宣传栏等进行宣传;三是结合“文化三下乡”活动,自编自导自演“觉醒”、“拆违一家亲”等节目进行法制宣传;四是利用现有三处固定阵地(徐泾小学、徐泾东地铁站、房地产学校)针对学生、流动人员进行法制宣传。
第二,分散入户宣传:主要由人口办挨家挨户进行宣传,主要内容一是发放印有综治办二维码的小册子,畅通群众诉求渠道。二是在小册子上印发反恐、反邪、普法主题的内容,做到宣传全覆盖。
第三,各个社区根据自己的特色,进行宣传活动。比如,卫二居打造的“小巷微距”,以宣传渠道、文化载体、政策平台、信息中心等多重身份,发挥社区管理互联网+的优势,在社区居民中进行宣传,极大地缩短了业主之间、业主和居委之间的距离,使治安理念深入人心。尚泰路居委会开展的“1+N活动”(一个老年人群体+N项活动),在活动中渗透治安理念,共同建设平安徐泾。光联村打造的以“红网先锋”为主题的“多站合一”模式,利用来沪党员,积极参与社会治理。
(“小巷微距”拍摄现场)
(三)充分掌握本社区的居民情况,为群防群治工作搭建好平台
群防群治工作的目标,是社会的安定团结;核心的要素,是居民的自觉能动性。而要发挥居民的积极主动性,就要因地制宜,一要清楚居民的实际需求,比如环境方面的、安全方面的、衣食住行方面的、精神层面的,对症下药,搭建平台;二是要掌握居民参与志愿者的现实可能性,比如,在职人员的工作时间,退休人员的身体状况,社区人员的专长等,掌握这些信息,就有可能根据自己小区的特点,安排适合本区的志愿活动。
比如,尚泰路居委会,所辖社区是一个大型居住社区,住户中有2/3是流动租户,还有约1/3是常住人口,常住人口中人绝大多数来自市区的离退休人员,所以社区人口的显著特征是彼此陌生且老弱病残比较多,治安管理问题比较突出。鉴于这样的现实,居委会打破常规,创建了“四门工作法”:第一,“主动出击找到门”。居委会在晚上居民都在家的时间开始工作,通过主动上门拜访的方式拉近了居委会和居民之间的距离,确定了一个个的工作服务对象。第二,“规范服务能进门”:由于居民间、居委会和居民间彼此的陌生,进门沟通就成了问题,于是,居委会创建了第二个方法,这里的“规范”,就是工作人员“持证上岗”;同时将居委会工作人员、楼道负责人、物业经理、社区民警的姓名、照片、联系方式等在每个楼道上墙公布,防止外来人员冒充,也方便居民遇到紧急情况联系居委会;进门后,对入住居民进行信息采集,建立居民信息库,对日后工作开展打下基础。第三,“将心比心常上门”:居委会根据辖区实际,坚持做到“五必访”,即新入住户必访,对独居老人、残疾人、孤老必访,对免过组织生活的党员必访,对患大病、重病的党员必访,对发生突发事件的群众家庭必访。针对特殊群体开展菜单式服务,譬如针对老年人进行免费体检,提供免费理发、量血压、志愿者上门帮扶服务,每逢佳节、每到寒冬酷暑上门探望等。第四,“社区共治敞开门”:通过这些方式,做居民之所需,极大的凝聚了人心,也涌现了一批志愿者,在小区群防群治工作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走访大病困难户)
(四)加强队伍管理,壮大队伍规模
第一,组建以政府购买服务为主的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的治安队伍。为契合西虹桥地区的城市规划与发展,更深入、更全面地落实好西虹桥地区的社会管理,徐泾镇自2014年起启用了一支由20人组成的综合管理队伍,两年以来,这支队伍从无到有,不断积累经验、壮大队伍规模,已发展成为一支由80人组成的队伍,总体完成了西虹桥地区的各项保障任务。尽管新形势、新任务对综合管理队伍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但综合管理队伍将始终以“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为目标”,不断提高服务大局的能力与水平。
第二,本着“专群结合、以专带群”的原则,牢固树立依靠群众的观念,组建志愿者队伍,每个社区根据自己社区的实际情况,志愿者队伍情况有所不同。志愿者队伍目前全市面上的现象是积极性不高,徐泾镇以人的需求为目标,因地制宜,掌握每个小区居民的实际需求,立足需求,搭建平台,有效的激发了民众参与志愿者服务的积极性。配合社区党校、多形式宣传,使群防群治理念在人民群众中普遍形成,从而初步形成了邻里守望的良好社会风尚。
(五)健全规章制度,形成长效机制
第一,完善发现机制。一是网格化、特勤街面巡查,人口办入户调查和群众举报三维并举。对于群众举报,综治办、网格化有奖励机制,设有专项奖励,群众发现重点人员的住所,一人奖励1000元。二是房东责任制:一方面家家户户装监控,另一方面,住进什么人,房东要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备。对工作人员应用绩效考核结果执行奖勤罚懒的激励制度,让工作积极的队员有成就感、工作被动的队员有压力感、工作懒散的队员有危机感,充分激发综合管理队员的主观能动性。
第二,完善信息制度。建立工作会议制度、联络员制度,并培训专职信息员队伍,对信息宣传工作成效和绩效挂钩,纳入年底的量化考核。拓宽信息宣传渠道,报刊、微信、讲堂、宣传手册、宣传栏等,形式多样,做到治安宣传全覆盖。
第三,健全监督约束机制。由综合管理队伍指导员主要负责督导工作,联合西虹桥地区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对综合管理队伍任务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对重大部署及办理事项及时督办催办,及时发现工作落实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指导。
第四,建立沟通协调机制。通过实行例会制度,保持与西虹桥地区社会管理服务中心的紧密联系,做到信息互通、步调一致。
第五,完善培训机制。进一步完善综合管理队伍培训计划,结合当前形势,明确工作重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各类专业培训、技能培训和课题培训,在培训过程中加强综合管理队伍与主导讲师互动,促使队员主动吸收培训内容,提升业务水平。
第六,社区内建立“三级、四联、五互”机制。“三级”就是建立“居委会—楼组长—居民”三级责任制。居委会工作人员对楼栋实行“包干制”:“责任到人、包干到楼”,每人负责10多个楼道。楼组长作为下级责任人,接收来自居委会的工作任务,并对所属楼道内的居民负责。居民遇到任何难题,可直接向楼组长或楼道负责人汇报。“四联”就是由居委会牵头搭建“四方联席会议”平台,召集居民代表、物业经理、社区民警每月定期召开会议,共同商讨解决治安、环境卫生、配套设施等存在的问题,确保小区正常运转,居民安居乐业。“五互”就是在开展区域化党建中,与联建共建单位一起开展帮困敬老、微心愿赠送、慈善助学、文艺汇演等活动,从而有效整合资源,形成互联、互助、互补、互通、互享的合力。
三、建设成效
(一)全覆盖治安文化建设,使群防群治工作常态化
徐泾镇围绕社会治安这个中心工作,加大宣传力度,不仅充分运用了传统媒体的宣传作用,而且不断探索新媒体的作用,通过微信平台、视频宣讲、法治大讲堂等多种形式开展活动,使治安反恐、人人有责的理念深入人心,同时,开辟新的文化建设和宣传渠道,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普及群防群治理念,使群防群治工作常态化。
(二)注重体制机制建设,使群防群治工作制度化
为有序推进群防群治守护网建设,确保各项任务、项目的顺利实施,徐泾镇制定了《徐泾镇群防群治工作机制》,着力推进系列工作机制,一是整合力量和资源,完善发现机制,建立工作会议制度、联络员制度、信息报送制度等一系列协调推进制度;二是通过现场督查、会议督查、材料督查定期对群防群治重点工作进行督查;三是建立群防群治守护网的考核机制,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为群防群治工作的创建提供有效保障。
(三)坚持全面系统建设,使群防群治工作体系化
徐泾镇群防群治守护网创建工作已初步形成了系统的领导体系架构、职能明确的队伍和较为完善的规章制度,搭建起了平台和载体,使群防群治工作体系化。
四、下一步工作目标及对策措施
(一)继续以人的需求为起点,准确把握群防群治平衡点
根据不同社区居民的不同需求,搭建不同的平台,开展不同的活动。群防群治硬件建设和内涵建设同步进行。比如,硬件方面,区级层面进行的“雪亮工程”,各社区根据本社区需要搭建老年人活动中心、理发室、阅览室、体育运动室等,内涵建设下一步主要是建立健全法治大讲堂、进行净化网络空间专项整治行动、积极构建“党建+志愿服务”工作新格局。
(二)继续以制度创新为导向,不断健全群防群治监管机制
充分发挥网格化中心的作用,协调各方面力量,以探索群防群治的平衡点为基础,在实践中进行制度创新,加强指标建设和考核力度,加强监管和激励力度。
(三)继续以社区活动为载体,加强群防群治文化软实力
加强对社区群防群治工作的业务指导,形成有序的指导工作体系,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全覆盖群防群治文化建设。
五、经验体会
(一)党的领导是群防群治工作的有力组织保障
社会治安稳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当前党委政府对群防群治越来越重视,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从人力、财力、物力上对这项工作予以了大力支持。
(二)制度建设是群防群治的根本保证
在群防群治守护网创建工作的实践中,徐泾镇依据自己的实际,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为群防群治工作的规范化、长效性提供了根本保证。并形成长效机制。
(三)价值理念是群防群治的内在纽带
习近平总书记说,理想信念是精神上的“钙”,是行动的总开关。具有相同价值理念的群体,容易以文化为纽带,发挥集体的力量和作用。群防群治的出发点,是最广大民众平安靠大家的价值理念的形成。有了价值理念的高地,就可以有效抵制邪教入侵、抵制别有用心分子的分裂和破坏。
(四)以人为本是群防群治的本质需求
马斯洛认为,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从下往上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和被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在群防群治的建设工作中,不同居委会所面对的居民需求层次是不同的,只有充分把握本社区居民的需求,才能最大程度的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并自觉自愿的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来。比如,尚泰路居委会,她们所面对的居民群体最大的需求是有所依、有所养、有所乐。传统家庭模式中子女所要承担的对老人的赡养和关心,由于工作等客观原因而缺失,居委会围绕需求整合资源,实质上是重建了社会群体模式,在社区这个大家庭中,使小家的需求得以满足。卫二居委属于高端社区,居民更注重的是生活环境的安全、文明、有序和优美,更加适宜智慧社区的建设。以人为本,抓准需求,把握好平衡点,是群防群治工作的本质。
结语:
自提出群防群治守护网创建工作以来,徐泾镇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精神,通过宣传发动、建立机制、落实责任、凝聚民心,不断推进群防群治守护网创建工作。目前在镇党委镇政府的领导下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要实现全社会的平安稳定、要实现全民的群防群治,形成邻里守望的风尚,我们还有差距,平安是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础,群防群治是最有效的基层治理方式,在常态化、制度化、立体化的治安防控网络建设方面、在治安文化培育方面,我们需要进一步推进,为平安青浦的建设继续努力。
(作者为徐泾镇社会党委副书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专职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