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敬一直记得父母的教诲:“小孩子以后要有出息,一定要读书。”(资料照片)
■文汇报首席记者 樊丽萍
出生在上海,工作在上海,而从华东师范大学退休后,方敬老人却做出了和普通人不一样的选择:1991年,他告别安逸的城市生活,只身回到祖籍地连云港赣榆区宋庄镇,在这片父母曾经长期居住的地方,方敬带来了崇文兴教的火种:他教这里的孩子读书、写字,改变这个小渔村长期以来“上学不如上船、读书不如赚钱”的观念。
今年88岁的方敬,在过去26年中,先后资助当地260多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额度超过200万元。这位上海退休老人,也给宋庄镇带来了一段佳话:因为他,这个只有1800多人的小渔村,先后走出一百四五十名大学生,包括十多位硕士、四位博士,全村尊师重教氛围日益浓郁。
多年资助贫困学生,以恩师名字冠名助学奖学金
宋庄镇任庄村,是方敬的祖籍地。这个曾经破落的小渔村,一直牵动着方敬的乡愁,但身为教育工作者的他,还有更担忧的事情:“1986年前,村里没有出过一位大学生。”剖析个中原因,方敬觉得,最主要的还是村民的观念。“靠海吃海,村民们靠着捕捞鱼蟹就可维持生计。他们并不关心孩子的读书。”
一些村民介绍,方敬早年在华东师大工作,有时出差路过家乡,也会在这里歇脚稍作停留。那时他便走访乡邻,见到乡亲子弟在读书,就主动上前寒暄,询问孩子的学习情况。彼时,很多村民告诉他家里穷,与其让孩子求学,不如早点上船打渔赚钱,为家里增收。
“当时我就下了决心,要供孩子们上学读书。”1998年,已经退休的方敬说服家人,把自己“搬”回到任庄村,开启全新的从教生活。
“最开始,方先生在我们村子里住的地方离镇政府大概只有50米。他给孩子们和乡镇公务员免费上课,指导大家读书、写字。”在宋庄镇政府工作的李宝勇,结识方敬已十六个年头,尊称方敬为“先生”。这个国庆节,他专程去看望方敬,“因为方先生给我们这里带来了很多,老百姓都感谢他”。
方敬在任庄村的家,名曰“景清书苑”。景清二字取自方敬读书时遇到的恩师胡景清先生。实际上,方敬多年如一日资助贫困学生,乐心从教,与他自己的成长经历密不可分。
“如果没遇到我的老师胡景清先生,我早就辍学了。”很多学生和村民都听方敬说起过他自己的故事:他读高中时家里贫困,每天中午只能靠偷喝自来水充饥。他的老师胡景清发现后,让他每天陪自己吃中饭,还为方敬提供全套文具用品。高中生涯,他几乎是靠老师接济度过的。为了感念师恩,方敬后来在宋庄中学设立的助学奖学金,特意冠名为“景清奖学基金”。
家风潜移默化,信奉“孩子要有出息,一定要读书”
“教育可以救国,把教育搞上去了,整个国民的素质也就上去了。”方敬多年坚持教化育人,和他的家风不无关系。他说,小时候,父母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小孩子以后要有出息,一定要读书。”家庭尊师重教的氛围深深影响着方敬,而方敬坚持这么多年在小渔村无私助学,他两个儿子也都默默地支持着他。
最初定居任庄村,劝说村民支持孩子求学深造,方敬可没少吃“闭门羹”。但他没有放弃,而是慢慢地做乡亲们的思想工作,还帮助一些孩子交付学费。村里哪家孩子考上大学,就会收到方敬送来的“贺礼”;哪家孩子面临因贫失学的困境,也总能得到他的热情援助。
“二十多年前,助学贷款的资助力度还没有现在这么大,对很多村民来说,送孩子上大学,就意味着一大笔支出,是沉重的经济负担。当时,方先生便拿出自己的积蓄资助学生,对村民家庭的帮助是很大的,由此改变了全村很多孩子的命运。”李宝勇说。
方敬“景清书苑”门厅的墙面上悬挂着一排老照片,其中除了胡景清,还有赵有权、沈尹默等人。“我喜欢写字。”方敬曾跟随沈尹默研习书法,前后大约四年时间。“沈先生有个规矩,跟他练字可以,但是不能称自己是他的学生。向沈先生求教,他也非常耐心,对学生很好。”如今,方敬也这样对待自己的“学生”。村里不管是哪家的孩子,前来求教,他都耐心指教,但从不接受任何礼物。因为写得一手好字,方敬也曾义务开办书法培训班,村里中小学教师及一些书法爱好者都跟随他练习书法,弘扬传统文化。
“我从小就是苦出身,一直吃的清茶淡饭。”方敬告诉记者,在小渔村生活,他不仅不觉得苦,而且感到日子过得很滋润。对他来说,最大的欣慰就是看到村里越来越多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成就更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