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图:从去年开始,上海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史依弘牵头发起了“星星点戏”展演,面向年轻观众推出传统老戏,把穆桂英、王宝钏、白娘子等性格鲜明的人物生动展现。言布摄
这五年来,戏曲、非遗、古籍等传统文化的有形与无形的载体被有效激活,唤醒的是人们深藏于血脉深处的文化记忆,勾连的是中华民族的过去与未来
■本报记者 邵岭
田山歌是起源并流传于上海青浦田间的一种艺术形式。随着村民结伴下地耕种的习俗逐渐远去,田山歌一度陷入无人传唱的窘境。然而在如今的青浦,两年一度的“水乡音花”长三角地区展演活动成为这一非遗项目的固定展示舞台;每一周,传承人都会走进当地小学的兴趣班,将田山歌教给孩子们。人们都说,田山歌又活了。
小小一个案例,却是近五年来传统文化复苏与繁荣的缩影。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传统文化的生态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让上下五千年的华夏文明继续成为今天丰厚的精神滋养,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在上海,顶层设计、机制创新、政策鼓励,一系列组合拳频频出击,使得戏曲、非遗、古籍等传统文化的有形与无形的载体被有效激活,唤醒的是人们深藏于血脉深处的文化记忆,勾连的是中华民族的过去与未来。
重点保障,实现传统文化基因的保护传承
泛黄的古籍与戏本里,隐藏着多少传统文化的基因? 它们沉睡至今,要想激活,离不开一系列保护与传承。这也是近年来上海诸多资金支持与政策保障的重点。
以上海在古籍保护与发掘、出版方面取得的一系列成绩为例。古籍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上海古籍出版社社长高克勤告诉记者,近年来,国家古籍出版整理基金和上海文化发展基金对于古籍整理出版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古籍已经成为当下的出版热点,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获得了长足进展。作为国内历史最悠久的专业古籍出版社之一,上海古籍出版社一方面持续致力于古籍的整理与出版,其出版的 《诗经译注》 和 《十三经注疏》 丛书等传统古籍的译注,已成为图书市场上的常销书;另一方面则关注当下学术趋势,整理出版了一批散落在海外的文献以及有重大传承和学术价值的文献,比如敦煌西域文献、新出土的竹简甲骨文等。
而上海图书馆则在古代文献的保护传承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该馆目前拥有古籍170万册,年代上溯北魏、下迄辛亥革命;还藏有碑帖25万件、名人尺牍12万通、盛宣怀档案17万件、家谱3万种30万册。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与传承这些珍贵文献,上海图书馆近年来开展了系统性的梳理与数字化工作。目前,该馆所藏历史文献中的国家一、二级文物已经全部实现数字化,总计达2500多万拍。
多管齐下,推动传统文化与当下有效对接
保护与传承,最终是为了激活传统,温润当下,从而真正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文化支撑。近年来,上海多管齐下,推动传统文化与当代生活有效对接。
首先是搭建多种展示平台,为大众创造亲近传统文化的机会。不断走向深入的非遗进校园活动,打通了非遗勾连年轻一代的渠道。据统计,近年来,非遗“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和“上海非遗学子展馆行”等品牌活动已累计吸引青少年观众逾40万人次,目前上海已有近百所大中小学开设了京昆课程和地方戏曲课。
与此同时,在相关政策的扶持与机制的鼓励下,许多机构和文化界人士都在积极探索为传统文化赋予多元化的呈现形式,使之更好地与今天大众的审美与情感发生勾连。今年上海书展期间,上海古籍出版社推出了图文并茂的 《思无邪———诗经名物图解》,用适合现代人的语言来解读诗经,展现生活中的诗与远方,受到读者的普遍欢迎。从2016年起,市文广局与专业制作团队联手,制作了国内首部非遗主题的系列动漫短片,并于今年投放公共空间及电视和网络媒体,以故事形式介绍生活中的非遗。以此为开端,不少动漫公司也介入到非遗题材的开发中,以更加时尚现代的样式展现非遗。同样是从去年开始,上海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史依弘牵头发起了“星星点戏”展演,面向年轻观众,借用在当下年轻人中非常流行的概念,把穆桂英、王宝钏、白娘子这些传统剧目里性格鲜明的人物栩栩如生表现出来,展演的全部都是传统老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