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席记者 许琦敏 记者 沈湫莎
刚从北京回到上海,党的十九大代表、中央候补委员,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院长、张江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曦按捺不住激动、振奋的心情,昨天他正忙于准备今天、明天、后天的三场十九大精神传达报告会。“十九大报告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作为一线的科技工作者,我愈加感到肩头的责任重大。接下来,我们要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锐意进取,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进军
就在十九大召开前不久,浦东张江的创新生力军再添新阵容:张江实验室揭牌。“国家实验室将是我国建设科技强国的战略力量,张江实验室的筹建,就是为晋级国家实验室做准备。”王曦说。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张江实验室就是通过中科院与上海市的院市合作,将中科院的学科基础优势和人才团队优势,与上海突出的改革优势、创新优势和国际化优势相结合,使上海成为国家实验室成长“沃土”和“家园”的一项重大举措。
数月前,中国科学院党组决定,将在上海的大科学装置全部划归上海高等研究院,以支持张江实验室建设。“大科学装置是张江实验室的基石,除现有的同步辐射光源,超强、超短激光装置外,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已获国家发展改革委立项,预研工作也即将启动。建成后,它将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光子科学大装置。”王曦说,体现国家意志、实现国家使命、代表国家水平,是国家实验室的宗旨。十九大报告提出,从2020年到2035年,“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张江实验室的目标是到2030年努力跻身世界一流国家实验室行列。
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创新正成为上海城市发展的不竭动力。接到记者电话时,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副所长丁雷正在认真研读十九大报告。新时代要有新要求,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深化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作为风云四号卫星重要载荷的负责人,习惯于不断挑战技术巅峰的他,接下来将带领团队仔细考虑如何将尖端技术更系统地转化成为民用产品,更好地惠及国计民生。
埋头苦干,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上海力量”
新征程要有新气象。市科技党委书记刘岩说:“我们要按照中央和市委的要求,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紧紧瞄准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奋楫争先,砥砺前行。”
十九大报告提出,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当下,上海正在打造一座覆盖全球科技领域前5%至10%顶尖人才的数据库,目前已经囊括10万名专家,目标是建成百万名规模的科学家数据库。
市科委主任寿子琪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上海科技工作者的初心与使命,就是聚焦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这一核心目标,为我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贡献“上海力量”。
当下,张江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科技创新中心集聚区建设不断推进,创新创业氛围愈加浓厚。接下来,上海将继续坚持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着力夯实“四梁八柱”,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加快集聚、培育高峰人才等各类人才,以关键环节、关键领域、关键体制突破,带动科技创新能力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