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百年剧社易俗社发展历史的同名秦腔剧目,于11月1日和2日亮相本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易俗社人才培养理念先进,在为演员传授秦腔艺术的同时,也为他们设置文化课。而图中匾额上“古调独弹”四字则是当年鲁迅为剧社所题写。(主办方供图)
本报讯(记者黄启哲)提到秦腔剧社西安易俗社,或许很多人并不熟悉,而经田汉考证,它不但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艺术团体,而且还与莫斯科大剧院、法国芭蕾舞团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剧社”。易俗社的百年故事于11月1日和2日亮相本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将“易俗社”搬上舞台的正是易俗社的三代秦腔演员,他们通过一出现代戏 《易俗社》,讲述了一个以戏化民、不忘艺术初心的故事。
是怎样的一个剧社,有自信把自己的故事搬上舞台?“只要钟楼的钟声响着,易俗社的琴声不绝,西安人的心里就踏实!”这是 《易俗社》 总编导卢昂,有感于易俗社百年来始终与国家命运、百姓生活紧紧相连而写下的台词。1912年,在辛亥革命的感召下,李桐轩、孙仁玉、高培支、范紫东等一批陕西仁人志士,创办了这个新型艺术团体———易俗伶学社 (后更名西安易俗社)。与一般戏曲团体不同,在创社之初,易俗社就定下“移风易俗、启迪民智、辅助社会教育”的宗旨。
百年来,中国大地上的戏曲团体组织几经兴衰,易俗社却始终坚守在西安钟楼旁。即便是战火纷飞的年代,他们依旧用戏曲人的方式为国家和民族出力。“七七事变”前夜,易俗社在北京演出 《山河破碎》 《还我河山》,用激昂高亢的秦腔为奔赴战场的官兵鼓舞士气;抗战时期,日军轰炸西安,易俗社剧场被毁、五人丧生。易俗人没有退缩,而是在老社长的带领下,白天在树林中排戏、学文化,晚上返回西安城为百姓演出。就这样每天往返20多里的山路,整整五年不曾间断。这些点点滴滴都被当代易俗人写进戏里,向前辈致意。卢昂说:“这部戏里不仅有台上的生、旦、净、丑,也有台下的编剧导演。我们试图把易俗人都放进一部两个小时的戏里,因为易俗社是一个整体,是几代易俗人以戏化民、不忘初心的凝聚。”
易俗社坚持自主创作排演,以范紫东为代表的几代编剧,在百年间为剧社创作剧目800余部。即便是改编传统戏,因时代不同、文化追求提升,他们都要重新编写。由此,剧社诞生了 《三滴血》 《蝴蝶杯》 《双锦衣》 《西安事变》 等一系列经典作品,其中不少还被河北梆子、晋剧、豫剧等众多剧种移植上演。而讽刺腐朽封建社会的 《三滴血》 更是成为剧团看家戏,并被拍成首部秦腔电影。易俗社崇高的演剧理念,同样也在不同时代得到文艺界人士的关注:鲁迅在西安讲学期间专门去易俗社看戏,不到20天的时间里不仅五次踏入易俗社,还把西北大学讲学所得悉数捐给剧社。
为了集中呈现易俗社历史,《易俗社》 截取剧社从初创到解放初期,近40年的岁月,呈现易俗人物群像。中国戏剧梅花奖、文华表演奖获得者惠敏莉在剧中饰演易俗社的第一位女演员林梦芸。该剧的作曲、作曲家姜云芳,在接到这个邀约时,老人身体虚弱已不能下楼。就在生命的最后日子,姜云芳戴着呼吸机,在病床上坚持创作,终于熬到 《易俗社》 首场彩排结束,老人才放下心事安然离世。戏里戏外,这个百年剧社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国家人民紧紧相连的文化担当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