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还是外企?
“几年前,我校每年毕业生中去外企的比例最高达35%以上;这两年这个数据是20%左右,去国企就业的人数比例成了‘大头’,约占30%,”同济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徐迅给出对比鲜明的数据。
随着近年来国企不断发展,在人员培训、发展空间、薪酬体系等原本相较于外企的“短板”领域,均迎头赶上;同时,“国企更稳定”的人群普遍心理认知,也让其更有吸引力。这只“市场之手”决定和推动着学生就业选择时理念的变化。
就业去一线还是去二三线?
一周前在上海理工大学举行的大型秋季招聘会现场,两位应届毕业生的回答颇具代表性。上海海事大学英语专业的阳彩丽认为,一线城市发展空间大、工作机会多,能让自己开拓眼界、快速成长。
与小阳不同,上海理工大学金融专业的小刘同学认为,一线城市固然有其优势,但是相对较高的生活成本也不能忽视。现在很多二线城市同样发展迅猛,比起一线城市还没有那么大的生活压力。小刘说:“不纠结于几线,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她理想中的就业地点是离家比较近的城市。
同样的问题,经晓峰通过纵向比较这样回答:应届生将上海等一线城市作为就业首选地的比例正在下降。一方面,国家西部计划等一系列政策激励,促进更多大学生奔赴基层建功立业;另一方面,长三角、中西部等地区的二三线城市发展很快,出台人才计划和方案也颇具吸引力。
业内专家表示,随着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竞争成本增高,人才溢出不可避免,如果其他城市可以发现自身优势,为青年发展提供优质环境品质,溢出的人才就会向那些脱颖而出的二三线城市自然转移。“从就业大势看,人才在所谓本地、外地之间的流动性才是健康和科学的就业形势。”经晓峰表示,随着我国产业梯度结构、人才培养结构、地域分布结构的转变,大学生也更加学会了选择,“理性择业、务实从业”才能实现“高质量的充分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