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舰店内陈列的怀旧系列机械表。背景图片是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在首都国际机场迎接出访归来的我国党政代表团时,两人相互对表的情景。1958年,第一批上海牌手表投产问世,周总理听到这一消息无比欣喜,赶紧让工作人员按市场价买了一块,要给第一款国产表做“广告”。这块表一直戴到他去世,现由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
▲摆轮是机械表的心脏,质量好坏决定了走时是否精确。图为工作人员在给摆轮称重分档。
▲组装过程中的各种表盘零配件。
▲未达标的表机被细致分类贴标,便于后期查找原因。
研发工作之外,张季尧还承担了带教徒弟的重任。
根据图纸对单历表盘进行“手术”,将其改造成双历表盘,如此精细的工作,张师傅做起来有条不紊。
根据图纸对单历表盘进行“手术”,将其改造成双历表盘,如此精细的工作,张师傅做起来有条不紊。
张季尧60岁开始自学CAD制图技术,设计研发如虎添翼。
上海牌手表60周年纪念系列陀飞轮腕表,展现了国产经典的精湛技艺。
摄影、撰文/袁婧
上世纪70年代,上海牌手表是年轻人的结婚标配,紧俏到要凭票购买。而随着产业的迅猛发展,手表不再是高不可攀的“奢侈品”,国外大牌成为市场拥趸。近年来,“上海牌”再次异军突起,不仅成为收藏的热门选择,更通过不断自我创新引领时尚潮流。一块“圆头白面”的上海牌手表,凝聚着中国人的集体回忆和情怀,也镌刻着上海工匠的智慧与荣耀。
解放前,上海没有像样的手表厂,只有修表的小作坊,达官显贵腕上的手表是清一色的“进口货”。新中国成立后,在“自力更生、奋发图强”时代精神感召和支撑下,由上海第二轻工业局牵头,58名手表匠人组成国产表试制小组,克服重重技术难关,终于在1955年9月手工制作出第一批18只国产细马机械手表样机。此后,一代代工匠锐意进取,精益求精,让中国手表制造业一步步走向世界。
75岁的张季尧是这些手表工匠中的代表。走进位于榆林路的上海表业有限公司,大病初愈的张师傅正专心致志在电脑前修改CAD设计图。外行眼里这一条条纵横交错色彩各异的线条,却是他潜心研究的最新产品。这时,有同事拿着一块半成品表盘急匆匆进来:“张师傅,客户说要把原来的单历改成双历,您给想想办法吧。”虽然时间紧迫,但张师傅却从容淡定。接过表盘,戴上放大镜,拿出原始图纸和工具,他开始对表盘进行“再造手术”———将立体的表盘拆成“点、线、面”几十个零件,再根据客户需求进行重组,一切都有条不紊,脑子里似乎存着一个巨大的设计库。
张季尧19岁进入上海轻工业专科学校学习,毕业后被分配到上海手表厂,几乎每个岗位都留下了他的足迹,称得上是上海钟表业发展的见证者。参加工作之初,上海钟表工业正处于起步阶段,关键的元器件仍依赖进口,为填补这一空白,支持手表元器件材料基地的形成和发展,上海市政府从文教、冶金、仪表、日用化学、日用五金、科研、财贸等15个系统中选择一批企业转产,并抽调一批工程技术人员专攻宝石钻眼、防震器、游丝、发条等元器件加工,再加上铜材、不锈钢材、易切削钢材、镍基合金材料、钟表仪器、模具、专用机床生产等专业工厂的协作,上海钟表工业很快形成较为完整配套的生产基地。
58岁时,由于企业转制,张师傅也不得不面临下岗,但他与手表相伴大半辈子,不甘心说走就走,于是提出下岗不离岗的要求,重新拿起画笔和尺,专心研究机芯设计。60岁时,张季尧开始自学CAD制图技术,把脑子里的图纸用鼠标一笔一画串联起来,上海牌手表的机芯在他手里不断推陈出新。十余年间,张季尧团队先后研发出37种计时码表系列,2010年到2016年市场上销售的上海牌手表,有差不多四分之一是张师傅设计的。
2008年,中国“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空,航天员翟志刚佩戴的航天表出舱时运转正常,引发世人关注。这块表的机芯就是由张季尧团队研发的,其技术难度可想而知。它必须在失重条件下,特别是在出舱后的外空环境中,润滑油在120℃和零下90℃的情况下不渗透、不凝固,才能确保手表正常工作。而一般手表到零下50℃就罢工了。这款机芯采用航天专用润滑油品,满足了苛刻的技术要求,可媲美瑞士同类产品。
在位于四川中路的上海牌手表旗舰店内,众多手表款式令人目不暇接,不时有各个年龄层次的顾客前来选购。如今的“上海牌”不仅有多功能机芯,还朝着首饰化、时尚化方向发展,开发出四大系列500多种款式,包括多针系列、露摆系列、计时码表系列和陀飞轮系列,技术上已赶上国际大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