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李静)“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这句话对建筑垃圾尤其适用。明年元旦正式实施的 《上海市建筑垃圾处理管理规定》(沪府令57号),除了从法律制度层面落实本市建筑垃圾分类处理、全程管控等要求外,重点强调实现建筑垃圾源头减量减排和资源化利用。
记者从昨天举行的本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交流暨57号令宣贯会上获悉,“十三五”时期,本市将建立12处大型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厂,预计每年可资源化利用750万吨建筑垃圾;同时,本市也将实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产品的强制使用制度,明确产品使用范围、比例和质量等。
去年7月开始,上海全面停止建筑垃圾外运处置,对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利用提出更高要求。按照市政府去年颁布的 《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垃圾综合治理的实施方案》 要求,到2020年,本市装修垃圾、拆房垃圾集中资源化利用能力要达到750万吨/年,工程垃圾资源化能力达到400万吨/年。截至目前,本市已建立56处区级或街镇级装修垃圾分拣设施,另有18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设施投入运转。
据市绿化市容局环卫处负责人陈一军透露,目前,全市18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点均属于临时场地,还面临土地性质和规划等方面的瓶颈;“十三五”期间要建立的12处大型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厂中,浦东新区老港、闵行区马桥镇和嘉定区安亭镇等三处已通过用地审批程序,其中,老港资源化处理厂的规划方案已出炉,年处理能力将达到100万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处理厂总体布局,将按照‘中心城区设立分拣点,郊区设立资源化处理厂’的原则推进,处理厂将尽力远离居民区。”陈一军说。
在徐汇区建筑垃圾分拣中心,一套新投入的设备正在分拣建筑垃圾,分拣出塑料、沙石、砖块等几类物料,然后分别输出,不同物料在各自输出口被运往不同的处理点,进行资源化循环利用。据工作人员介绍,分拣处理后的材料可以制成各种功能的砖块、垃圾袋、塑料花盆、木塑板等,资源化利用率可以达到85%,目前这套设备已处理30多万吨居民小区的装修垃圾。在安亭建筑资源再生利用中心,日前投运的垃圾资源化处理系统,对装修垃圾分拣处理后再利用率达到85%以上,拆房垃圾利用率达95%以上。
目前,上海每年产生的建筑垃圾约有700万吨,资源化利用的潜力还有待发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