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东方公共文化配送中心推出“戏曲乡村行”专题配送,将戏曲资源向浦东、宝山、闵行、嘉定、金山、松江、青浦、奉贤、崇明9个近远郊区倾斜,配送根据上海农村地区居民的作息方式、生活习惯合理安排演出时间,错开农忙、当地举办重大活动等时段
■今年,东方公共文化配送中心计划向本市150个偏远农村提供戏曲配送服务,为全面推进本市公共文化配送向四级延伸探新路、做示范。明年,该中心将总结推广试点经验,在更大范围推动戏曲进乡村工作蓬勃开展;争取到2019年,建立完善四级公共文化配送网络
清晨,天还没亮,上海紫华沪剧团的团长王彩珍便忙开了。当天,她要带着团里的演员前往金山区金山卫镇塔港村演出。九点半的演出,六点三刻前必须出发。村居的演出条件有限,音响、乐队、布景都要自带。为了不给当地居民添麻烦,中饭也都自己做好带去。
而演出地———塔港村社区服务中心,九点不到,活动室内原有的百余个座位已被坐满,中间的过道补了两排座位,仍有不少村民站着。人们热火朝天地聊着天,翘首期盼着市区来的沪剧团。
近日,沪上在完善市、区、街镇三级公共文化配送的基础上,进一步将重心下移,向四级延伸,把公共文化送进居村活动室和田间地头,打通公共文化服务的每一根“毛细血管”。
越是远郊,老龄化居民越多,越需要就近就便的文化活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过程中,上海市东方公共文化配送中心副主任朱静波深有感触。她告诉记者,在上海,以居民“点菜”、政府“买单”的形式配送公共文化服务和产品,已经开展多年。在工作中,他们发现,越是远郊,居民更加老龄化,更需要就近就便的文化活动,对文化配送的需求也越迫切。以塔港村为例,村子里2300余口人,60%以上是老年人。他们中的多数喜爱戏曲,但以往的配送大多只到镇上,得坐半个小时公交才能到,年龄大、腿脚不便的老人去不了现场,只能在电视和收音机上过过瘾。
针对这一需求,上海市东方公共文化配送中心推出了“戏曲乡村行”专题配送,将戏曲资源向浦东、宝山、闵行、嘉定、金山、松江、青浦、奉贤、崇明9个近远郊区倾斜。配送根据上海农村地区居民的作息方式、生活习惯合理安排演出时间,错开农忙、自然灾害和当地举办其他重大活动的时段。“戏曲艺术表演的配送与戏曲艺术普及结合在一起,让农村地区居民在观赏戏剧的同时普及艺术知识,培育、提升农村戏曲团队,让百姓以后能‘自给自足’。”朱静波透露,今年,上海东方配送中心计划向本市150个偏远农村提供戏曲配送服务,为全面推进本市公共文化配送向四级延伸探新路、做示范。明年,该中心将总结推广试点经验,在更大范围推动戏曲进乡村工作蓬勃开展,争取到2019年,建立、完善四级公共文化配送网络。
有了文化配送,早上四五点农民就可以边喝早茶边看电影
除了市级层面,各个区也积极行动,把文化送到最需要的地方。比如,徐汇区启动了“三室艺厅”项目,即在居委建成数字电影室、自助图书室、艺术辅导室和文艺展示厅。“客堂间”原本是闵行区村民们举办红白喜事、聚会的场所,在推进文化建设的大背景下,它们被注入文化内涵,越剧、沪剧、文化讲坛、乡情故事说书团、杂技、达人秀等节目轮番上演,居委、村委书记也常常在此“摆摊设点”倾听居民诉求,帮助化解难题。金山区则整合本地区乡土特色文化、非遗保护项目、区域历史事件、榜样人物等资源,打造出了一个独具特色、内容丰富的四级配送资源库,村民可按照自己的喜好来选节目,不再是送什么就看什么。目前,资源库有145种文化活动可供配送,可供放映的电影有260多部。
在采访中,金山区文化资源配送管理中心主任陶幼琴向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个有趣的细节:根据网络监控平台监测,有的村(居)委会的配送点早上四五点钟就在放映数字电影了,本以为是这个放映点为增加场次在弄虚作假。后来一了解,原来金山农村还有许多茶馆,农民有吃早茶的习惯。由于联络员就在身边,能随时为大家服务,大家边喝着热腾腾的早茶,边看电影,其乐融融。“在没有建立四级配送网络的情况下,这是不可想象的,如今却成了金山文化配送中的一个独特风景。”陶幼琴笑着说。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顾问蒯大申指出,文化配送向四级延伸,是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应有之义。公共文化服务的视野不能只在城区,不能只为一部分人服务,而要因地制宜,通过分类设计、多主体参与、多种技术手段,让公共文化服务网络遍及全部的人群和城乡,使广大的基层群众、各个社会阶层享受同等水平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